📖 ZKIZ Archives


胡孟青:對抗老千股最強武器

1 : GS(14)@2017-05-18 00:58:23

【明報專訊】好幾年前,評級機構穆迪就61家中資民企的企業管治、會計風險發出紅旗警示。這份「名噪一時」的穆迪紅旗報告,牽連甚廣,先引發民企洗倉,繼而是證監會指控穆迪在發表報告時欠缺足夠理據,以致對被「品評」的公司不公平、欠清晰及存在誤導。最後,穆迪被證監會公開譴責,擾攘多年,穆迪最後仍然需要繳交罰款。

這幾年以來,獨立沽空機構向本港中小型股份不斷開刀,部分一擊即中,部分被牽連上市公司經一番詳細解釋後,最後安然無恙。近日,情况更有所改變,包括連藍籌大市值股份亦被狙擊。同時有別於近乎隱形的獨立沽空機構,作為內地首席投資銀行之一的中金亦都加入戰團,一份拆解本港老千股,附加66家公司名單,結果整個投資界也爭相傳閱。

股價上升 老千股也成好股

穆迪的先例,個別行內人士認為,中金報告雖出於好意,但點名疑似老千股,實有踩鋼線之嫌,其中最具爭議的並非公司名單,而是「疑似」兩個字,到底是純粹溫馨提示,以作為例子,抑或是為了免責的防禦措施。

的確,中金以股價、供股或集資,以至公司改名次數,作為一套定義「老千股」的框架,大致上沒有太多人會有異議。但諷刺的是,在現實投資世界及股票市場中,投資者從來是以股價定輸贏,並以此為公司定位;股價升就是愛股、股價下跌就是妖股,根深柢固的思想背後,其實最容易墮入股價走勢陷阱;那就是只要股價上升,即使明知是「老千股」,也可暫且視而不見。

妖股成交低 反映投資者警覺

中金認為,老千股危害小股東利益,完全沒有人會反對。但中金認為,老千股是導致本港中小市值公司流通差,估值低迷的原因,並列舉2007年牛市,仍然有三成本港上市公司估值是低於1倍帳面值以下作為支持理據,這就有值得商榷之處。

如果將老千股充斥,作為本港中小股估值及流動量低的立論基礎的話,套用同樣邏輯,是否代表中小股流動性高並且擁有估值高的市場,就沒有老千?內地不說,就算美國市場恐怕亦不是。老千股、妖股,總是存在的,流通量低某程度上其實反映投資者的警覺性高。

靠監管嚴律難杜絕老千股

有死刑的地方都會有犯罪,任何監管及更嚴厲的上市審批,都不可能杜絕老千股的存在。但進一步而言,老千股的實質存在,其實是對等問題,有供應,但無需求,它們猶如植物人般活在市場,意義不大,有名義上的存在,但實質上形同沒有存在過。說到底,能抗老千股,不是監管者、中介機構,而是投資者盡快敬而遠之。

著名獨立股評人

[胡孟青 青出於婪]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584&issue=201705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0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