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放水」之說,甚囂塵上。上月人民銀行輕微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市場已一陣亢奮,假如真的減息,情況又如何?讓我告訴你們,得益的不會是普 羅大眾,皆因貸款都跑到債務纏身的企業手上,他們需要不斷撲水「吊命」。最壞的結果並非製造業收縮或樓價下跌那麼簡單,而是經濟硬着陸!
恐商品價格颷升
市
場借「放水」消息亂炒一通,想獨善其身,最好買入現價合理、有往績可尋的公司,其債務處於可控制水平之餘,收入亦要穩定、透明。但話說回來,何必太過操心
中央是否減息、壓抑樓市、又或增加財政開支?一來,這不是你我能控制的事;二來,作為長線投資者,這其實不太重要。要抗通脹,賺取合理回報,投資股票是必
然之選,道理簡單如字母abc。
對於投機者,他們只想用最短時間賺取最多金錢,所作所為往往與小股民和中國作對。他們沾手黃金、石油、金屬、債券及高息貨幣,搏中國「放水」,引致資產價
格「雞犬皆升」,乘機圖利,損害實體經濟。對中國而言,最壞的結果是,商品及石油價格颷升,企業毛利被蠶食。過去五年,中國股市表現,證明了這點,商品價
格上漲,股市卻下挫七成。
投機者大概意識到,現時歐洲亂作一團,美國又自顧不暇,中國已成為救世主。不過,中國要救的是自己,而不是貪婪的投機者。當初,中國一心打算跟蘇格蘭皇家
銀行、高盛、美銀等建立長期伙伴關係,於是以極低廉的招股價吸引他們入股中國的銀行,作為策略性股東,怎知人家一下子把手上的權益賣掉,這名救世主一定百
般滋味在心頭。諷刺的是,這些銀行及他們的客戶,正是今天的炒家。
高息防濫借貸
如果美國蠢到未來三年繼續執行零息政策,導致甚至誘發新一輪資產泡沫的話,中國應該維持利息高企,令那些妄想透過不斷借錢還債,苟延殘喘的企業死心,讓真正有借有還的公司能夠融資,為中國和自己的未來打拼。
與此同時,就算製造業及房地產疲弱,中國必須繼續出招,刺激個人消費開支,並「剎停」多餘的固定資產投資及基建項目,把重心移向服務業及消費者身上,因為後者較製造業及其他無謂的開支,創造多三成的就業。
假如中國過早「放水」,我會把農行賣掉。別人或者以為這是買入的好時機,因為銀行多了生意,但我認為,更多貸款意味着更多壞賬撥備;不要忘記,農行的撥備本來就不足!
祝君好運!
艾 薩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