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創業板新股統計突顯散戶劣勢 盧志威

1 : GS(14)@2017-02-11 23:57:25

2017-02-02 HJ   

披露易的通告,很多投資者都會望實,一旦出現供股、合股、收購合併等消息,資金通常會有行動,但比較少人講到證監會的網頁,尤其是新聞稿一欄,其實亦蘊藏有用的訊息。上月20日發出的「有關創業板股份股價波動的聯合聲明」,便提供了具參考性的資料。

2015年上市的創業板股份首日升幅平均為743%,2016年上半年的升幅為454%,同期主板股份升幅只有5%和15%;而創業板股份的首日成交額比率(在首日買賣的股份/配售股份)為13%和15%,主板股份則為42%和61%;許多創業板上市的股份都出現股權高度集中及股東基礎狹窄的情況,在2015年至2016年上半年期間,IPO首25名承配人合共取得提呈配售股份的96%,而整體發行的平均承配人數目為135。

至於大家最關心的回報,在2015年首日升幅最大的10隻創業板新股,有50%在一個月內從最高位急跌90%,平均來說,亦會在一個月內從最高位下跌47%。看完證監會的資料後,筆者大致明白,即是說如果有能力拿配售,大約有13%至15%注碼可以在首日沽出,假設1蚊買,升幅為700%,在7蚊沽出13%至15%的貨,收回1.03至1.05,已經收回成本,餘下的注碼無論0.1或10蚊沽出,都是利潤,可以說是必贏。

用期權得宜可突圍

作為散戶,如果拿不到配售,勉強衝入去想低買高賣,勝算處於極不利的位置,分分鐘變了水魚而不自知。筆者對於啤殼本身並無意見,身邊有朋友幫人做創業板股份上市,過去幾年賺了幾層樓;又有朋友任職的公司,突然有內地富豪開天價收購,就算只佔細股,並非大股東,事成所得足以提早退休,筆者都會戥人開心。

但是,作為商業策略,永遠都是「印股票好過炒股票」,假如有一門好生意,申請上市集資嘗試做大,如果不成則賣殼,以現在的市價幾乎是穩賺,但散戶要從群鱷口中賺錢,便是另一種玩法,最後可能只有少於一成技術高而又幸運的散戶有錢賺。

散戶炒股票處劣勢,想突圍而出可以嘗試用期權。如前文所述,多得高頻交易商,美股期權的市場深度、差價遠勝港股,由於期權可作長短倉,變化大且有槓桿,用得適宜其實爆炸性不差於細價股。

I.T成功實來之不易

雖然炒股甚艱難,但也可以選好公司買。炒新股除了第一日即市有水位,之後要在大跌九成的過程博中反彈,實在難如登天。自己在假期中反思2016年的失誤,其中一個是I.T(00999)的「走雞」,公司成功將A Bathing Ape起死回生,由不賺錢的生意變成金蛋,在日本大賣,從半年報可看到日本分部做3.48億元生意,溢利達到1.44億元,利潤率高達41.5%,所賺的錢足夠填補香港的虧損,而中國分部亦取得成功,如果公司把香港分店收縮、減低虧損,相信盈利會再升一截。在香港要找到公司,同時在中國和外地取得成功實在是太難,I.T算是少有做出成績的公司。

#盧志威 #港股分析 #鴻鵠財誌 - 創業板新股統計突顯散戶劣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4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