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思維助養成儲蓄習慣 設立短期目標 逐步達成置業退休計劃
1 :
GS(14)@2017-02-09 23:36:45【明報專訊】人人都知儲蓄重要,卻往往未能養成好的儲蓄習慣,那如何才可以好好儲錢?富衞保險表示,根據消費行為學者Leona Tam與Utpal M. Dholakia的儲蓄理論,「管好你的腦袋,就可以管好你的錢。」一般人對時間的觀念都是線性的,就像一條永遠向前的直線。原來這種想法會令你在不知不覺間,對未來過分樂觀,以為將來還有很多時間,甚至相信自己遲些可能會有更高人工、支出會減少等,因而減少儲蓄的動力與金額。例如5年後想要30萬元進修,以線性思考時,很可能會拖到最後3年才開始儲錢,結果變得吃力。
上述研究旨在鼓勵人儲更多錢,於是兩位學者提出儲蓄應該要用周期思維,即是把時間定義為一個循環。像1年就是由12個月循環組成,如果每個月儲5000元,1年有6萬元,5年後剛好是30萬元。人腦對短期目標的專注度較高,太長遠的時間及目標,令人忽略迫切性,又會過於樂觀。在調查中以周期思維儲錢的人,比傳統線性思維儲蓄金額多出78%。所以適宜把一個長遠及比較大的目標金額,例如置業、進修、退休,分割成多個小型目標,例如如果想儲100萬元,就把它策劃成儲100次1萬元,而且這樣感覺上沒那麼遙不可及。
儲100萬元目標 分成儲100次1萬元
如果讀者在日常理財戶口之外另開儲蓄戶口,或能使儲蓄變得較為容易。不妨考慮在月初出糧時,把一筆定額資金從支薪戶口轉入儲蓄戶口。大家也可考慮參加銀行的儲蓄計劃,每月自動從自己的戶口中扣取供款。要開始儲蓄,最好先從交學費或度假等較小的目標入手,下一步才考慮置業或退休計劃等較大的目標。訂立的儲蓄目標應力求清晰和切實可行,當有一個明確的儲蓄目標,便會有動力實行儲蓄計劃。另外,不妨從短期儲蓄目標開始,如先清還信用卡欠款或債務。
另外,巿面也有不同的儲蓄產品可以考慮,且可因應進入加息周期而「度身訂做」。永明金融新近推出2年短期供款的「翱翔儲蓄計劃」,投保人繳付兩年的保費,可享5年的儲蓄保障。於保單期滿時,可享每年2.6厘的保證回報。
善用儲蓄產品完成計劃
永明金融分銷與市務總經理區張明儀表示:「環球政治因素令2017年全球經濟前景更難預測,因此永明金融推出可以提供短期儲蓄及穩定回報增長的 『翱翔儲蓄計劃』,是特別為有短期儲蓄需要的顧客而設。」「翱翔儲蓄計劃」是以美元結算的非分紅儲蓄計劃,除了在保障期內為顧客提供人壽保障外,受保人可選擇於投保時預先繳付第二年的保費,以獲取於首個保單年度每年2.6厘的預繳保費保證息率。
此外,「翱翔儲蓄計劃」的最高投保年齡為75歲,申請手續簡易並毋須驗身或回答任何醫療問題。計劃亦特設免費24小時國際緊急支援服務,能獲得緊急醫療支援,包括醫療運送及遺體運返、預繳入院訂金、運送必需之藥物及醫療器材等服務。而中國人壽香港也有類似儲蓄保險計劃,只需供款3年,可享6年保障期;6年後保證期滿金額最少達已繳總保費之114%。而宏利中宏裕美元保險計劃繳付兩年保費,期滿利益保證相等於繳付保費總額(以美元計算)的112%。
儲蓄保險到期才可取本利
以上屬短期儲蓄產品,其實市面上有多種儲蓄保險產品,保費為美元、港元及人民幣,保費繳付期由一筆過、3年、5年至20年不等,不同選擇的繳付期為保險增加了更多儲蓄成分,使投資人可隨自己收入增加逐漸「存」入資金。買儲蓄型保險,須知道屬長線投資,待到期時才可取出本金及利息養老,若不幸在未到期時緊急用錢,則達不到收益效果,甚至會蝕錢。不同產品中途可取回的資金均有差異,但通常回本時間均較繳費期限長,若提前取出或面臨大比例虧損。
明報記者
[龍彩霞 理財專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466&issue=2017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