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李曉佳﹕資金沒着落 國企不務正業

1 : GS(14)@2017-01-05 08:11:51

【明報專訊】中國神華(1088)昨日股價收報15.12元,升3.3%,為表現最佳藍籌,但帶動神華上揚的原因並非公司業務盈喜或行業傳出利好消息,而是公司前日宣布,在上月與多家銀行訂立理財協議,共斥352.5億元(人民幣‧下同)購買了一批保本型委託理財產品。

再簡單翻查一下紀錄,過去半年,包括中國中車(1766)、熊貓電子(0553)、廈門港務(3378)、紫金礦業(2899)等多家上市公司亦有類似的投資動作,其中紫金礦業撥出用作購買理財產品的閒置資金達到30億元,佔其市值4%。

A股情况則更誇張,據內地統計,截至去年12月8日,共有711家A股上市公司以閒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累計金額達到6326.88億元,而2015年同期,只有599家上市公司共斥4930.88億元進行相關投資,兩項數據按年分別增長19%及28%。

去年711家A股6326億購理財產品

上市公司用「閒錢」買理財產品過去幾年均有出現,部分公司更出現理財收益高於正常業務的情况,被批評不務正業,但去年上市公司買理財產品有上升趨勢,反映的問題已非不務正業,更多是內地供給側改革之下出現的資源錯配現象。

首先,融資難問題去年繼續困擾着內地企業,尤其民企仍然面對融資成本高昂,雖然中央三申五令金融機構要給予中小企經濟支持,借貸要向實體經濟傾斜,但考慮到整體經濟層面、銀行自身壞帳風險等因素,銀行仍然傾向於給予國企融資支持,結果形成民企無錢可借,資金緊張,像中車及神華等國企反而資金滿溢,甚至有「閒錢」買理財產品。

另一方面,多數上市公司對於用「閒錢」買理財產品的原因都很單一,就是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獲得更多投資回報。逆轉思考,即是企業就算有「閒錢」都不願投放到與主業相關的投資,就連國企都對生產意欲低迷,這一方面反映企業對內地經濟增長信心有限,另一方面在中央力促去產能改革之下,例如神華,就算有意擴產也受限,何况煤價低迷,在愈生產愈虧損之下,難免企業寧願將資金買理財產品,也好過投入實務之中。

中小企借錢難 國企荷包滿瀉

再者,即使內部欠投資機會,過去內地企業也能於海外尋找具投資回報價值的項目,惟人民幣去年受壓,外儲流失嚴重,外管局對企業海外投資的匯兌行為有所收緊,就連國企海外投資也受到更嚴格外匯管制。當連海外投資也受限,企業要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能考慮的選擇便更少。

部分國企理財收入更勝本業

但愈多企業有閒錢買理財產品,對銀行而言其實愈受惠。在盈利空間收縮,表外業務受更嚴監管之下,銀行業務發展面對一定的困難,去年初內地樓市爆升,貸款向地產傾斜,但年中之後中央再度調控樓市,房貸再度受壓;此外,企業經營困難及去產能任務,也令銀行呆壞帳風險增加,但同時受中央提出「脫虛還實」要求,銀行不得不將貸款集中在實體經濟之上,形成了矛盾。然而,當貸款投向國企,國企因此增加了「閒錢」,並將「閒錢」用來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等於資金轉了一圈還是回到銀行手上,且合法合規地可以用作金融投資。

[李曉佳 財經澡堂]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230&issue=201701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4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