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港交所聯手打擊「供乾」 已拒絕兩申請 分析:響應打「老千股」
1 :
GS(14)@2016-12-10 12:40:58【明報專訊】證監會及港交所(0388)昨日突然罕有發表聯合新聞稿,表示正密切監察在供股及公開發售中,放棄認購的少數股東權益遭大幅攤薄的事宜,即俗稱「供乾」的做法。港交所更披露近期拒絕兩宗供股或拆細股份個案的申請。分析認為此舉與內地投資者近期關注香港「老千股」有關,但認為有助避免小股東受損。
明報記者 廖毅然、邱曉欣
兩大監管機構過往少有就監管事宜發聯合公告,但證監會及港交所昨日表示,關注到在某些具高度攤薄效應的要約案中,企業沒有讓所有股東得到公平對待,亦欠缺明顯的商業理據,令人質疑公司董事是否已遵從須本着股東的最佳利益行事的規定。
本港上市公司經常出現大折讓供股的個案,深港通開通前夕,由於將涵蓋港股部分小型股,有內地投資者便關注「老千股」的情况,指港股不少公司不專注在業務發展上,反而大耍財技,透過供股、合股等方式損害小股東利益。「老千股」的討論相當熱烈,甚至連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亦在早前撰寫網誌表示關注。
香港投資學會主席譚紹興認為,內地當局關注港股「老千股」問題,促使證監會及港交所之所以如此高調。另一方面, 亦與證監會一直關注的「啤殼」問題有關,因供股本身是賣殼、轉手的其中一個方法。
兩拒絕個案均涉攤薄股東利益
證監會及港交所昨日強調,兩者一直有緊密合作,以監察供股等交易。港交所在審批有關公告草稿時,會採取嚴格的方針,查詢會否損害股東權益。證監會企業融資部執行董事何賢通表示,上市公司應全面遵從它們在《上市規則》的責任,他們亦將繼續密切監察這些交易,以保障股東利益及維持市場質素。
港交所更公布了兩份上市決策,披露了最近兩宗供股或合股個案被拒絕的理據(見表),其中一宗是有上市公司在供股後不久,再度申請大折讓供股,港交所認為會對小股東造成很大的攤薄效應,且相信該公司沒有急切的資金需要,所以拒絕其申請;另一宗是在供股及合股後數個月,又申請拆細股份,港交所認為在合股後又拆細,有違此前合股原意,且會增加碎股,對股東造成負面影響,因此予以拒絕。
潘啟才:應同時關注「向下炒」
對股市財技有研究的資深投資者潘啟才認為,供股有「向下炒」及「向上炒」兩種做法,由於「供乾」會造成貨源歸邊,有機會令股價大升,屬「向上炒」的做法,所以對小股東而言,損失較少。因此他建議監管當局除了關注攤薄效應外,亦關注上市公司大折讓供股「向下炒」的做法,因為這是「以印製不值錢的股票,換取小股東真金白銀投資」的不合理做法。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678&issue=2016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