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Facebook上市 國內SNS將迎來爆發期?

http://www.21cbh.com/HTML/2012-2-11/wMMDcyXzQwMDkwMA.html

LinkedIn與Facebook的相繼上市,讓國內的SNS興奮不已。

尤其在互聯網領域,美國的今天似乎就等同於中國的明天。 何況「中國概念」總是和高增長、大市場緊密關聯,沒道理不讓人眼前一亮。一個數據就可資證明,北美2億7200萬的互聯網用戶已經佔到其總數的 78.32%;反觀中國,儘管只占人口總數的35.62%,但中國的網民數量高達4億7700萬。理論上類推,中國沒理由不產生比LinkedIn、 Facebook個頭更大的SNS巨無霸。

但也有對此持反對意見,「LinkedIn、Facebook的上市,並不會直接促進SNS在中國的發展。」立方網創始人熊萬里說,只是又一輪輿論的熱炒。

「在 Facebook的概念出來以前,騰訊在中國就扮演著這種角色。」誰還能挑戰騰訊的江湖地位?即使MSN、Skype也沒能完成這種挑戰。 Facebook能夠做到和騰訊在IM(instant messager,簡稱IM)同樣的熱度、能否實現同樣的價值?這還有待觀察。但凡有中西方交流習慣的人都能理解其中的不同:西方人更愛郵件、資訊,而中 國人對手機短信的偏好也是有目共睹的。

樂觀方則認為,這種觀點並不能說明問題,人人就是最好的案例:誰說中國不能產生自己的Facebook?

「但 東西方的文化差異,確實會使得中國職業社交SNS在網站架構、服務設計上要有別於LinkedIn」,這也是天際網創始人林廷翰認為,LinkedIn模 式會在中國水土不服的原因:美國用戶會在LinkedIn上通過搜索去尋找對自己有幫助的人,然後直接談合作;但在中國,「只有做了朋友才能談生意」。所 以初期BSNS網站上的搜索功能幾乎只有獵頭在用,用戶甚至不願意填寫自己的真實姓名、現任公司職務等信息,因為怕被領導、HR乃至朋友們看到,「很難 堪」。

在SNS領域,中美之間缺乏傳導的原因,熊萬里認為是這個行業各自的發展順序不盡相同。「中國是從IM開始,逐步發展到Web端; 而Facebook的核心戰場迄今仍在PC機上」。Facebook去年8月份的數據顯示,其全球8億用戶中移動用戶為3.5億,PC端用戶仍是主題。他 因此得出的結論是:惟有那些能在手機端交互上實現突破性創新的中國公司,才有可能挑戰Facebook。

在這一點上,業界或許有共識,「100%是朝著這個方向發展的」。去年10月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肖春泉就透露,截至當年9月中國3G用戶已經達到1.02億戶,3年猛增10倍。

據悉,天際網也正醞釀自己手機端的應用,據其內部產品介紹,「絕不是簡單地和WAP關聯,還是有很多創新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