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當媒體遭遇社交

http://www.p5w.net/newfortune/qianyan/201201/t4042552.htm

傳統媒體遭遇社交新貴,碰撞無可避免。社交網站的走俏以及「自媒體」的崛起,使得媒體產業鏈的嬗變與創新緊隨其後。

  不管情願與否,Facebook的首次公開招股或許都近在咫尺。
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規定,一旦公司擁有超過500 位股東,即便是非上市公司也必須公開財務信息。基於Facebook的股東人數將在2011年底前踰越500人這一界限的事實,估值已逾千億美元的社交網 站鼻祖或將在2012年4月被迫公佈財務信息或進行IPO。
雖然上市與否仍未有定論,但對一家成立至今不過7年有餘的公司來說,已經披露的信 息足以證明其輝煌:全球活躍用戶逾8億人,僅美國一地就有約2億人,佔國家總人口的2/3;每天評論或點擊「like」鍵20多億次,上傳照片超過2.5 億張;據估算每個月用戶發佈的各類信息約有300億條。
同樣提供如此海量信息的並非Facebook一家,Twitter、YouTube等 一批形形色色的社交網站,成功擔當起內容聚合、分銷和傳播的平台,成為網民新的互聯網入口。在中國,儘管微博的 「社交屬性」和「媒體屬性」一直在博弈,但並不妨礙新浪微博在近兩年半的時間內拉攏了2.5億註冊用戶,每天發佈微博超過9000萬條,還有近50000 家企業開設了微博賬號。
當這些網站以即時、互動、大信息量等特點擄獲大批受眾時,它們所改變的已不僅僅是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同時還有信息被傳遞的方式。傳統媒體遭遇社交新貴,兩者的碰撞在無可避免地給傳統媒體帶來衝擊的同時,也帶來了嬗變與創新。

  「自媒體」:新聞DIY
  從日本大地震到動車追尾事故,再到利比亞局勢,借助多種社交平台,原本 處於新聞製造邊緣的受眾日益扮演起新聞源的角色,人人都可以發佈消息、表達立場、成為一個媒體渠道。有國內學者將此描述為「全民DIY」:「簡單來 說,DIY就是自己動手製作,沒有專業的限制,想做就做,每個人都可以利用DIY做出一份表達自我的『產品』來。」託了社交網站如日中天的福,彰顯私人化 和平民化的「自媒體」,憑藉低門檻、強交互性和快速傳播,近兩年發出了越來越大的聲響。
在2011年初日本強震的災難報導中,日本東海大學的 教授葉千榮頻頻在微博直播震區各類重要新聞,從街頭親眼目睹到日本官員的講話,從官方發佈會到相關數據通報,並且不斷回答網友的各種提問。利用身處一線的 優勢,葉千榮這個「自媒體」,走在了許多電視台、報紙和網站的前面,成為網友眼中的震區新聞發言人。
新浪CEO兼總裁曹國偉曾在出席第二屆中國數字媒體峰會時指出,以前,對新聞事件和新聞人物的報導都是由傳統媒體或專業媒體來完成,有一些網絡媒體也會進行實時的報導。但是到了「自媒體」時代,新聞的報導往往更多由事件參與者和目擊者來完成。
事實上,即便並非身處新聞發生地,「自媒體」的出現也讓普通大眾可以打破時間和地域的侷限,成為新聞的採集者和傳播者。在埃及騷亂和利比亞軍事行動中, 帶有「榕通社快訊」字樣的消息無數次被轉載,12月初的莫斯科遊行,老榕和他的「榕通社」再度表現活躍,迄今已經擁有了超過26萬受眾,而其背後僅僅是一 個人、一台電腦、一張3G上網卡和一口用來收看半島電視台的「鍋」。
對於「自媒體」的力量,有人這樣概括:當粉絲超過100,你就像一本內 刊;超過1000,你就是個佈告欄;超過1萬,你就是一本雜誌;超過10萬,你就成了一份都市報;如果超過1億,那你就是中央電視台了。而微博正是這一力 量的主戰場,這在中國尤為明顯,新浪微博設置的「微話題」、「微訪談」和「微直播」等功能,都是其媒體屬性的突出體現。在曹國偉看來,微博的聚合和傳播效 應,會從根本上改變整個媒體的產業鏈。

  Storify:聚合+篩選
  社交網站的日益走俏以及「自媒體」勢力的日漸強盛,改變的不僅是傳統受眾在新聞採寫與消費過程中的角色,同時也讓媒體記者的採寫方式發生了變化。
全美公共廣播電台(NPR)的高級社交策略師安迪·卡文(Andy Carvin)在報導埃及和利比亞事件時,便充分挖掘了Twitter的潛力。儘管身處萬里之外的華盛頓辦公室,但作為Twitter狂熱分子的卡文通過 收聽身臨現場或知情人的消息,驗證、篩選並重新組織了數百個Twitter消息發佈者的內容,將它們打造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以方便用戶瞭解事件的來龍去脈 和最新進展。
這種頗有幾分類似「道聽途說」的報導方式不僅讓卡文一舉成名,甚至還催生了一個全新的網站:Storify.com—利用其所提 供的工具,媒體記者甚至普通民眾,可以快速搜索和拉取特定主題的內容,把Twitter的隻言片語、Facebook的更新消息、Flickr的照片貼圖 以及 YouTube上的視頻短片等諸多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而連貫的故事,用戶隨即可以把「創作」完成的故事分享到私人博客或任何想要發佈的平台。
Storify由原美聯社記者伯特·赫爾曼(Burt Herman)參與創立,其出發點即是為了幫助媒體記者更多地利用社交網絡來進行新聞採寫。網站還在測試期時,就與包括《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在內的多家媒體機構展開了合作。2011年4月下旬,Storify.com正式上線運行,最初4個月有近10萬篇內容借助該平台而「創作」完 成,據赫爾曼透露,這些通過各個渠道傳播出去的作品訪問量高達1300萬次。而在對公眾開放前,Storify就已經收穫了2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
除此以外,作為一項免費工具,Storify目前並沒有任何的收入來源,但已經吸引了三星和Levi's等企業用戶來進行品牌推廣活動。按照規劃,廣告 收入以及向企業收費將成為未來支撐日常運作的兩條「輸血管」。2011年11月,Storify.com順利實現了改版。如今打開其主頁,NBA、佔領華 爾街、2012年總統選舉、經濟危機以及全球極端天氣等熱門話題赫然在列。雖然實質未變,仍是為用戶提供聚合和篩選消息的工具,但外觀上卻更向門戶網站靠 攏,這為其日後大規模吸引廣告客戶的加入做實了鋪墊。
  誰是「信息把關人」?
  Storify並非孤軍奮戰,Storyful、Tumblr、Color等一批新興的網站儘管呈現方式各有不同,但其本質功能都是為了方便包括媒體記者在內的所有人更有效地過濾、篩選網絡上的海量信息,從而整理出與事件相關的信息流。
雖然這種採寫方式遠非主流,但已經有一些傳統媒體開始了「嘗鮮」之旅。路透社的一名記者在倫敦騷亂時,通過Storify來追蹤報導整個事件的進程。而 一向大膽的半島電視台則更為「激進」,其英語頻道推出了一檔全新的脫口秀節目The Stream,有點類似現在電視上的「讀報」節目,集合各家的熱點事件和精彩觀點,所不同的是,這檔新的節目「讀」的是使用Storify蒐集來的社交媒 體上的不同觀點,這等於在某種程度上把Storify變成了節目實時更新的台詞本。
即便不是通過Storify及與其類似的服務,事實上也 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傳統媒體開始利用社交網站來獲得新聞素材和新聞內容。《華盛頓郵報》在近期刊登了一篇根據Facebook上的個人更新而編寫的新聞故事 —當事人由於患有妊娠綜合症而死於難產,她在Facebook記錄了自己的整個懷孕過程和各種症狀。另一個例子來自《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1年9月初,颶風艾琳襲擊了美國東部的大西洋沿岸,該報利用社交位置服務網站四方(Foursquare,詳見本刊2010年8月號《夢想照進位 置》),在頭版頭條羅列出了紐約所有疏散中心的詳細信息。而在日本地震之後,一本由Twitter上的消息彙集而成的地震回憶錄Quakebook也在率 先推出電子版後付梓印刷。
社交網絡時代,信息的氾濫讓內容篩選和過濾的重要性凸現。與此同時,傳統媒體「信息把關人」的作用卻在進一步弱化, 話語權也在一定程度上遭受了衝擊—無論他是否受過正統的傳統教育,是否服務於專業的媒體機構,甚至是否意識到自己是在編寫新聞,類似Storify等服務 的出現,幾乎讓每個自然人都擁有了這樣的機會與權利。無怪乎有媒體人士反應激烈,宣稱媒體生態系統和盈利模式受到了雙重威脅。即使真有那麼一天,那也還有 漫長的道路要走。起碼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傳統媒體仍將會是新聞事件的主要呈現者,但社交網絡的盛行注定將改變他們的某些行事作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