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imeigu.com/a/1326847595283.html
在凡客誠品、京東商城等大型網商自建物流的同時,物流企業卻悄然開始逆向延伸,瞄上了網商的地盤。昨日有消息稱,國內快遞領軍品牌順豐速運已經拿到《支付業務許可證》,正在佈局支付業務。在業界看來,拿到支付牌照只是順豐加速觸網的開始。
首獲支付許可
剛剛涉足便利店業務的順豐速運,再次跨界。
據一位知情人透露,順豐速運已經獲得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目前,其構建的名稱為「順豐寶」的支付工具,已開始在內部運營。甚至有互聯網人士猜測,順豐速運今後若將支付、便利店、快遞和電子商務進行融合,將形成前所未有的電子商務體驗。
不過,這一消息並未得到官方證實,順豐速運北京分區方面也在昨日表示,對此事並不知情。
記 者昨日多方瞭解發現,這一消息並非空穴來風。記者查詢發現,在去年12月31日獲得《支付業務許可證》的企業中,「深圳市泰海網絡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的經 營場所與「深圳順豐航空貨代有限公司」相同,其通過批准的業務類型為「互聯網支付」。同時,該公司控股方「深圳市泰海投資有限公司」99%的股權屬於順豐 速運董事長王衛。
意在借網生財
在業界看來,順豐速運拿到第三方支付牌照,實際上是在為日後加速觸網生財「未雨綢繆」。某知情人稱,順豐速運對電子商務相關領域的佈局「超過大家想像」。
業 界一位負責人也認為,順豐速運準備先把傳統商業客戶的支付轉到「順豐寶」,而不是直接從電商平台介入。這是因為物流業也涉及大量支付問題,而順豐速運的現 有客戶大多是實體商業用戶,其線上用戶的佔比不大。其認為,順豐速運會先將這部分業務整合到自己的第三方支付中。當實體商業資源整合基本完成後,順豐速運 即會大力度介入電商業務,並將其打造為自己電商平台的默認支付工具,帶動自身的物流業務,形成聯動,從而在經營上實現突破。
在不少商業專家看來,物流企業向上游零售延伸,不僅能夠拓寬業務範圍,還能帶動企業服務升級。目前,物流一直是電子商務渠道鏈條中相對薄弱的環節,快遞爆倉、物流公司私吞保價費、貨品簽收及退換貨難一直被消費者詬病。物流與電商平台通過融合和滲透,將有效破解這些難題。
或遇「跨界」門檻
目前,包括順豐速運在內,國內多家主流物流企業均已切入上游零售市場。據記者瞭解,此前,圓通、申通、中通和韻達等物流企業,都陸續建立了電子商務平台。如「E購宅急送」、「申通購物商城」、「順豐E商圈」及圓通「全聯網」等。
不過,與這些物流企業主營業務的規模相比,其網上商城的規模大多較小。
記 者發現,「全聯網」目前是一家「互動科技信息平台」,並未從事B2C銷售業務;「E購宅急送」在支付方面與支付寶合作,除NIKE品牌商品外,均不支持貨 到付款;申通快遞出資創立的「久久票務公司」現已更名為「鐵友網」,專門從事火車票銷售業務。記者瞭解到,該網站已於去年被攜程網收購。
業 內人士認為,電子商務與物流雖然屬於同一個產業鏈,但仍然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業態。某小型快遞公司負責人坦言:「電子商務不僅需要大量專業化的人員,更需要 大量資金投入去『燒錢』,這都是多數民營快遞公司不能提供的。」此前,中國快遞諮詢網首席顧問徐勇也曾公開表示,除了人才方面的制約,這些快遞巨頭還要跨 越專業化程度和資金兩大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