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萬華賣殼不賣肉 戴孤劃

1 : GS(14)@2016-08-09 07:45:36

2016-08-05 HJ

在日本,藝伎是一類獨特的女性表演藝術工作者,其工作除了為客人服侍餐飲外,主要是在宴席中以舞蹈、演唱、演奏等方式助興,故此有「賣藝不賣身」的說法。

在股票市場之中,上市公司也有「藝伎」,僅出售上市地位而不出售業務。戴Sir相信,世界華文媒體(00685)擬出售萬華媒體(00426)控股權交易,有可能是這種「賣殼不賣肉」的典型示範。

「鐵哥們」可能會對世界華文媒體了解不深,但如果說其是香港報章《明報》的母公司,相信就會恍然大悟。世界華文媒體是由明報企業、星洲媒體集團和南洋報業合併組成,是首家於港交所(00388)及馬來西亞證交所兩地同時上市的公司,大股東是「拿督」主席張曉卿。

業務重疊必整頓

世界華文媒體主要於香港、北美、中國內地、馬來西亞及東南亞出版、印刷及發行中文報章(包括《明報》,以及馬來西亞4份華文報章《星洲日報》、《中國報》、《光明日報》及《南洋商報》),並提供旅遊及旅遊相關服務。集團亦是馬來西亞的華文雜誌出版商生活出版的擁有者,以及是在本港從事雜誌出版及數碼媒體業務的萬華媒體主要股東。

戴Sir以大股東角度去看,即發覺上述股權架構存在問題,就是大股東擁有兩間本港上市公司,兩間上市公司卻從事相同或類似業務,意味着珍貴的「殼資源」(上市公司的上市交易資格,擁有「殼資源」的上市公司被稱為殼公司)沒有好好地利用。「拿督」又怎會不知道呢?

世界華文媒體日前宣布,以總代價4.98億元悉數出售所持有萬華媒體73.01%股權予國企青島西海岸發展(集團)旗下青島西海岸控股(國際),每股作價相當於1.7016元,較萬華媒體停牌前收市價1.4元,溢價21.5%。

世界華文媒體對萬華媒體投資逾10年,在萬華媒體股本的原始投資成本僅約1358萬元,但以代價減銷售股份於今年3月底的應佔賬面淨值,以及扣除交易涉及的開支及相關會計調整,估計仍可以確認約3.63億元收益。世界華文媒體預期,在償還約2.5億元銀行及其他借貸後,每年將可節省利息約1145萬元,部分套現款項將撥作營運資金及投資用途,包括擴展數碼媒體業務。

借勢甩掉「蝕錢貨」

更厲害之處是,萬華媒體除了保留出版《明周》及其相關數碼業務外,其餘業務將由世界華文媒體悉數回購,包括雜誌《TopGear極速誌》和《明錶雜誌》等;「hi!好酷」數碼娛樂新聞平台、藝人及活動管理業務,以及少數股權投資形式參與的媒體相關業務, 例如毛記電視及《100毛》母公司「黑紙」10%股權。

戴Sir覺得,這次萬華媒體的「賣殼不賣肉」交易, 與高仁早前的〈環保「殼」與循環「肉」財技〉,確實有異曲同工之妙。萬華媒體僅保留《明周》雜誌而售回毛記電視及《100毛》等業務,反映世界華文媒體可以賣殼套現之餘,又避免毛記電視及《100毛》可能「染紅」的揣測。

另一方面,萬華媒體近幾年業績有持續惡化跡象,截至2014年3月底止全年錄得2865萬元盈利, 但2015年度已轉盈為虧,蝕1107萬元;2016年度虧損更擴大至1561萬元。世界華文媒體賣掉「蝕錢貨」,可能對本身業績更有利。

戴Sir下周五將與大家繼續「嘮嗑」。

?

#戴孤劃 #財經拆局 #蠱壇辨虛實 - 萬華賣殼不賣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15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