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yicai.com/news/2012/01/1323001.html
團
隊作戰,各個擊破,若非如此,華東師範大學研究生賴貝貝(化名)很難買到一張上海至成都的硬臥車票。
如果她和她的同伴晚點擊鼠標一秒,就會敗給成千上萬名守在電腦前的搶票者。
黃慶紅沒有賴貝貝這樣的高學歷。
這名「不會弄電腦」的農民工在其寫給鐵道部的公開信中感嘆,買車票真像摸彩票。
在這個歸心似箭的時節,12306成為一個繞不開的沿途註腳。
2012年春運,鐵路部門首次全面推行互聯網售票、電話訂票、電子支付票款等新的售票方式。
這一利民之舉在推行之初卻遭遇種種尷尬,購票者對於網上售票的12306網站登錄難、票沒訂錢被扣等方面的抱怨頻現媒體。
作為春運大軍主力,各地農民工和學生的買票跌宕經歷也被注入了新素材。
分工搶票
1月1日下午2點57分,賴貝貝對著電腦上的QQ群發出信息:還有三分鐘,倒計時開始。
今年春運的一大變化是,網絡購票的惠及範圍從動車和高鐵擴展到各類車次。
1月8日是春運的正式啟動時間,由於網絡訂票可以提前12天,因此,「賴貝貝們」早已摩拳擦掌。
他們想買的是上海至成都的硬臥車票,1日下午3點,12306網站開始出售1月12日的相關車次車票。
賴貝貝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為了這次搶購,她和兩名夥伴早已做好分工,分別負責搶一趟車次的票。
「不會已經賣完了吧?」掐表計時的賴貝貝不停地刷新屏幕,但未見售票開始。
她在QQ群上對另兩個夥伴發出詢問信息,收到的是同樣的反饋。
十幾分鐘後,系統開始售票,賴貝貝瞬間打起精神,開始填寫購票所需的信息。
本報記者發現,這個過程頗為費時,系統總是出現各種Bug(運行問題),不是不能增加同行的購票人,就是找不到名為「上海」的始發站、「成都」的終點站。
好不容易填完所有的信息並提交時,卻只看到了一個「系統忙」的頁面。
在一次又一次地重填信息、重新提交之時,他們三人誰都沒有停止撥打地方鐵路局熱線,難以接通。
近一個小時後,QQ群裡彈出一個消息:「我好了。」消息來自賴貝貝的同學廖林(化名)。
他負責搶購另一車次列車,在預計學生票難買的情況下,決定嘗試購買成人票,這要貴出近150元。
三個人,折騰了一個小時,終於買到回家的票。
排隊無果
刷屏、網上支付,學生深諳的這條網絡之道對於一些農民工來說卻是一條走不通的路。
達建輝和妻子來自四川,兩人都在上海打工。
達建輝告訴本報記者,自己和往年一樣先是選擇了去火車站排隊買票,但被告知車票早就通過電話和網絡提前一天賣完了。
次日下午,達建輝開始打電話訂票。好運如他,電話沒響兩聲便接通了,訂到了兩張上海至成都的硬座。
這班車的開行時間達39個小時。
在黃慶紅的眼中,能買到票便「開心得要命」。他在公開信中寫道,自己和工友想通過電話購票,卻幾乎打不進電話。
「大家幹活時一有空就打,下班吃飯時也打,卻總是打不進去。40多個工友只有一個人打了好幾天才打通,買到了一張去江西的票。那個工友開心得要命,我們都很眼紅。買車票真像摸彩票啊。」他說。
談及磨合期內的新購票方式,鐵道部運輸局負責人予以了正面回應。
該負責人表示,春運期間,12306網站每天訪問量比平時增長數十倍,目前正在不斷優化相關程序,完善設備設施,增加網絡帶寬。
據其介紹,網上訂票時,火車票沒訂上,但錢被銀行扣走了,這種現象是極個別的。銀行會在15個工作日內,把錢返還到購票者的賬戶上。
「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網絡購票有一定時限,必須在30分鐘內完成,如果超時,票額就會重新返回售票系統。」該負責人表示,從2011年12月31日起,增加網絡購票支付時限。
打擊「黃牛」
1月2日,各地鐵路部門共發售車票603.7萬張,其中旅客通過網絡和電話訂票160萬張,佔26.5%。
這項創新之舉同時也壓縮了「黃牛」的生存空間。王麗(化名)也是華東師範大學的研究生,她曾通過「黃牛」買到了火車票,今年再次提前一個月撥打了對方的電話訂票。「黃牛」的答案是:今年沒票。
鐵道部門推進春運便利之舉在引來外界肯定的同時,卻仍面臨諸多待改進之處。例如,相比飛機票的多渠道網絡銷售,目前網絡購買火車票的渠道只有12306等網站。
可以肯定的是,鐵路部門將「盡最大努力完善網絡訂票」。
只是,不知道黃慶紅今年春節還有沒有機會抱抱正在學寫字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