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回顧分為兩篇,分別為失誤篇和回報篇,文章如連結。在寫回顧的時候,講下我的一些透歷。
昨日,我把一些股票提倉,然後轉成實貨。
去稅務局打釐印的時候,我發現登記股票的人很少,反而登記租約的人極多,我想很多人現時都是從事物業投資較多,但投資股票較少。在少數登記股票的人中,發現股票行和銀行很多,像筆者這些人真是少了,那個處理人員看見我反而好像驚奇,問我這些股票是不是自己的?
然後,去某股份登記處的時候,發覺那個在旺市時連人都要等半小時的地方,覺然一個人都沒有,那個職員還要在和其他職員聊天,另外那職員也很細心指導筆者,可見她多麼的有空,但這個時候好像是在我在2006年初第一次去這些股份登記處見過,在2007年左右,人還是很多很多的,可見現在買股票的人真很少。
再去另外一個股份登記處的時候,如果我沒記錯股票名,發現了有一個人受委託香港其中一家中小型資源上市公司把3個人的股票變成轉移至1個人手上,那兒我看到其中兩個人的股票加起來已經是1,250萬股,另外一個我看不到,估計也不會太少的了,我略略計過,那兒大約佔股本約3%有多,請問是誰要做大動作呢?
從上述看來,股市真是好淡,但是是否危中有機,還是繼續危,真是這麼難判斷,但是別忘了,味皇在今年回顧文中的病態賭徒譬喻,也很適合在此,我相信頻繁交易是不對的。
今年實在太多失誤,其中有部分失誤更是決定性,更發現完全還未汲取頻繁交易和起清底細的教訓,故錄得較大虧損,但我認為這完全是自己疏忽之過,年初應該保守是不保守,到年中認知到錯誤的時候已太遲,但應該也不算晚,至少減少了不少損失,其中較大的損失如下,更符合了當初「但通常年初的估計都會錯,所以此預期和最後可能相差頗大」,詳細如下。
(1) 利記(637)
這股在年初的時候還處於1元的水平,其後發出盈警,跌至當初底線85仙,不久反彈回90仙失去知覺,其後陸續容忍,且跌破85仙時還多給藉口自己還不是輸得太多,其後用同樣藉口不斷拖延,股價亦不斷下跌,最後在10月的時候,為取回全部投入股票的成本,以一半的價格49仙全部售出,如果85仙時意識到問題,相信能減少虧損達5%。
(2) 奧普(477)
這股在年初的時候股價是1.28元,我有6個單位的股票,其後在約2月1.17元水平多購2個單位,加大了失誤,在發佈一份較失望的業績後,股價大跌至93仙,已錄得巨大的損失,其後更多在83仙又購入2個單位,但股價再陸陸續續跌至77仙,計及股息,當時估計已為組合造成8.5%的損失。
但其後在7月大股東減持股份,股價在短期內大幅上升至99仙,我因為兩個差價的問題錯失機會,結果在92仙出售2個單位,89仙出售6個單位,其後在8月,再以80仙悉數出售剩餘的2個單位,全數退出這股票的投資,結果造成約6%的損失,但整體上,交易錄得少量盈利。
(3) 東方日報(18)
這股因為他恢復派息時,在7月除淨時以1.06元購入,其後免費報出現,股價開始大跌,更因為市況不就,跌幅更深。在9月底,東方日報登時削價以對抗競爭,我約略計算會變成損益兩平,市場也意識到,使股價在幾日跌跌逾10%,結果在兩三日後以78仙售出,錄得約3%的虧損,其後股價大幅反彈,又派發高股息,如果能忍耐到這時候,損失會少15%。
這是因為忽略研究現時情勢,只注重基本面的失誤,結果短短期間又錄得虧損的一次,教訓值得記存。
(4) 路勁基建(1098)
這股在4月底時因認同其業務模式,加上股息高購入,但一來因為公路股及內房被政府打壓的傳聞,股價陸續下跌,其實跌至5元多時因技術紀律問題應售出,但我因為認為股息良好,結果就犯下錯誤,最終為取回現金,留待更好投資機會,在9月以4.55元售出,錄得約3%的虧損。
(5) 新華文軒(811)
這股我是持續購入,最多的時候一度購入達組合30%以上,8月因想降低風險,賣出一半,因一些失誤,結果沽剩1,000股,詳細可參考近一個星期的買賣及風險評估。結果那部分現時我把它提了倉放在一旁。這交易導致組合錄得接近3%的虧損。
(6) 中國動向(3818)
這股去年買後不久已經持續下跌,已覺不妙,那時因破了技術規則,已決定在3元時售出,但就是因為拖延,結果3月時公佈業績微降時,股價再大跌至2.5元,但因為汲取了以往很多股的教訓後,知道大勢不妙,結果連股息也不要下最終在2.56元售出,使組合錄得逾2%虧損。
(7) 其他小型失誤
a. 售出愛高集團(328)
上年購入此股的目的為收取高息,但最高時帳面錄得超過15%的盈利卻不賣出,在知悉業績倒退時,股價曾一度下跌,終於跌破成本價,錄得虧損,但後來回升,錄得少量利潤,應沽出時,放鬆了戒備,後來再跌破成本價時候,就開始緊張,最終售出全部股票,雖錄得約0.3%的虧損,但其後股價繼續大跌,都算是較適合的抉擇。
a. 購入中國服飾(1146)
這股因一些我認為利好的原因認購新股,最後抽得一點點,但結果令人失望,計及所有交易成本後,較購入時下跌了11.37%。在結算時,對組合造成約0.2%的損失。但因為我認為看好的原因未消失,況且因兩年前小肥羊的失誤,損失了未來幾倍的獲利,所以我忍耐此等損失。
b. 購入世達科技(1282)
這股因為大股東增持及適合我對股票購入的條件買入,雖早期購入曾賺取約4-5%的利潤,計及購入成本後,但現時錄得約6.66%損失,佔組合的資產不多,約2.7%,所以對組合的影響只是0.2%。但和中國服飾同樣原因,我決定容忍。
此外,我容忍組合內部分的大型虧損,雖造成3%的損失,但我未考慮放棄,主因為那種股有龐大的價值,會使組合翻身。
總的來說,如果不犯以上失誤,組合虧損可能少22%,約佔本年虧損約70%,但較3年前的80%略為進步,不過2009年底提過,在熊市上一定要儘量減少持股,只保留少量房地產資金的倉位,暫時也許能做到,不過我相信我拖延的性格還未能成功改掉。雖則我對下年回報沒有太大寄望,但我希望能改進這一點,這使我能提高盈利,減少損失,為下一次的大升市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