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發局:港須加緊發展債市 迎內地商機
1 :
GS(14)@2016-05-08 01:20:06【明報專訊】為了使人民幣加入SDR(特別提款權),內地去年8月11日大幅調低中間價,產生了市場對人民幣的貶值預期,亦令本港的人民幣資金池持續收縮。金發局內地機遇小組召集人秦曉認為人行是為了推動人民幣資本帳開放,做法並無不妥;同時建議本港須加緊發展債券市場,以迎接人民幣加入SDR後的債市發展機會。
稱811匯改無不妥
秦曉昨日向記者表示,「811匯改」是人行為了配合SDR在匯率市場化的要求,是推進人民幣資本帳開放的進程,並無不妥。他又稱,即使人行當時被外界質疑,仍然繼續進行相關工作,顯示出其決心,有望人行可保持,以加快開放的進程。
近期本港的人民幣資金池持續收縮,人民幣亦持續下跌,在岸人民幣(CNY)及離岸人民幣(CNH)昨晚分別跌至6.506及6.517的水平。秦曉認為由於市場出現人民幣的貶值預期,加上經濟環境不佳,資金池有所縮小,亦是非常正常。金發局內地機遇小組成員汪濤亦稱,人民幣匯價短期波動,只是資本帳開放進程的一部分,背後所帶來的機遇十分龐大。
加強與離岸市場合作 「做大個餅」
汪濤建議,人民幣於10月份加入SDR後,人民幣儲備資產在全球的需求將會增加,而從流動性上看,本港是人民幣債券發行地的不二之選;正值市?不佳,本港更應加快債券市場的發展,例如發行更多人民幣產品,同時加強與其他離岸市場的合作,共同「做大個餅」。
不過,汪濤亦強調,香港不能只依賴人民幣開放的商機,因本港亦有其他的獨特優勢,例如融資、資產管理、法律仲裁等,同樣不可忽視。
金發局上周五(4月29日)發表一份關於發揮香港在人民幣資本帳開放進程中的優勢的報告,並提出了11項建議,當中包括爭取發行3個月的短期票據,為SDR計價提供培育離岸市場短期基準利率;加快拓展本港債券市場的深度及廣度,及推動中港兩地的債市「互聯互通」等(見表)。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06/news/ea_eab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