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arrons.blog.caixin.cn/archives/27220
創 新是一件極為不確定的事。做這樣一件成功的幾率很小,失敗的可能很大的事情,需要一種精神而不是理性的計算。凱恩斯說「我們積極行為的很大一部分依賴心血 來潮式的樂觀而不是數學計算,無論是道德,享樂,還是經濟方面。」如果沒有這種樂觀的精神,沒有強烈的好奇心,沒有對新生事物的熱愛,沒有人會只因為對金 錢的渴望而進行創造活動。
一 個原創的想法,就如同孩子。經歷了長時間的孕育,痛苦的過程,可能中途夭折,但卻從無到有,逐漸成熟長大。雖然在外人眼裡可能不算什麼,但在父母眼裡,自 己的孩子總是最好的。如果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被拐走,被摧殘,被傷害,被迫向別人叫爸媽,然後被賣掉牟利,這是一種什麼心情?相信天下任何父母都會不顧一 切解救自己的孩子。抄襲者,就如同拐賣兒童的人販子。其初衷不是愛而是利益,無償佔有他人的成果,或直接拷貝,或改頭換面,然後轉賣牟利。人們對人販子深 惡痛絕,但對抄襲者卻總是很寬容。中國有「天下文章一大抄」的說法。似乎在人文社科領域根本不存在真正的創新,也就沒有抄襲一說。更有甚者,認為組成創新 的各種基本元素早就存在,對這些元素的創新組合根本算不上創新。抄襲者理直氣壯,不以盜版為恥,反以山寨為豪,這就是中國的現實。但是,如果人販子猖獗, 孩子不受保護,隨時可能被拐走,誰還願意辛辛苦苦做父母呢?
什 麼是真正的創新?貝多芬的歡樂頌,其主要旋律由5個簡單的音符構成。這5個音符都不是貝多芬的專利,但組合在一起,卻構成了優美的旋律,體現了永恆的音樂 之美。這樣的偉大創新,讓貝多芬的名字在兩百年後仍然讓人們敬仰。孩子,是父母基因的延續。而偉大的創新讓原創者影響世界,流芳百世。如果沒有了創新的精 神,只有不顧道德的利益計算,這個世界上只會有利慾熏心的人販子而不會有充滿了愛與關懷的父母。
不懂得尊重原創的中國人不配享受真正的原創!
附錄: 我的三張報表關係圖 vs 教科書圖 (K.R.Subramanyam的《財務報表分析》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