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內地收緊外滙管制 打擊港IPO

1 : GS(14)@2016-03-01 18:50:09

■浙商銀行將押後來港招股。


【本報訊】內地續收緊外滙管制,香港新股市場(IPO)或遭殃。彭博引述消息人士指,原定昨日舉行預路演、準備招股集資78億港元的浙商銀行,因部份內地的潛在基礎投資者(簡稱基投),未能及時取得外滙管理局批出資金來港,而要被迫押後招股。綜合市場消息,近日內地企業或機構資金來港,明顯出現困難,如情況持續,集資額大的民企新股將最受影響。接近浙商銀行承銷團消息人士向本報表示,不能評論該股延遲預路演的傳聞。另有市場消息稱,該股上市進程按計劃進行,未見基礎投資者資金跨境審批遇阻。外滙管理局昨亦於微博否認傳聞,指因外滙管制導致浙商銀行推遲IPO一事「不實」,目前境外證券投資主要渠道包括QDII和滬港通兩種,外管局未調整相關政策。去年不少大型中資新股,靠內地資金或「國家隊」支撐的基礎投資者認購比例高達六成以上,故內地資金外流如持續收緊,勢影響大隻中資新股的招股表現,打擊本港新股市場。有歐資投行董事指出,每筆認購新股資金,技術上都要由外管局批准,而自去年12月起,他們都感受到資本管制趨嚴,特別對民企「未必會咁容易批」,而符合國策的國企則未受影響。上海商業銀行經濟研究部主管林俊泓亦同意,過去數月內地資金套現出境審批明顯困難,影響中資機構投資者投資新股購買力。




傳深港通押後

有中資行企業融資部主管分析,資金渠道受窒礙,依靠內地投資者、集資超過10億元的IPO最受影響,外資機構投資者可趁機「壓價」,若公司堅持以高位定價,會窒礙上市步伐。從事私募基金的領飛資本行政總裁溫兆華相信,本身在境外存有資金的投資者,會盡量保留資金在外使用。博大資本國際行政總裁溫天納指,外資基金對新股市場「唔係全程參與」,難以頂上基投空缺,但相信資金渠道「唔會永久卡住」。昨日《金融時報》引述消息指中國將暫停合資格境內有限合夥人(QDLP)計劃,及押後推出合資格境內個人投資者(QDII2)計劃,以遏制資本外流。另外,《南華早報》昨引述業內人士指,中證監新主席劉士余上場後,首要維持市場穩定,內地新股註冊制及深港通將擱置數個月。港交所(388)發言人則稱技術上已準備就緒,但並不知道時間表,不評論該報道。記者:黃翹恩 周家誠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01/195112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4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