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所得差距擴大公平嗎?

2011-11-14  TCW




Q:所得差距擴大,社會越來越M 型化,這種不公平該怎麼辦?

A:所得差距擴大,其實是整個經濟運作過程的一部分。

一個念哲學和一個念工程的大學生,日後的收入可能有極大差異。若念工程的人收入更高了,或念哲學的人收入降低了,使得兩者收入差距擴大,這反映出社會更需 要有人去念工程,因此市場才會給予這些人較高的評價,這會讓更多學生投入工程、退出哲學,這種調節會讓人力資源配置到能滿足社會最需要的用途,因此,這種 所得差距的擴大是有正面意義的。

如果硬把念工程的人收入拉低,或刻意抬高念哲學的人的收入,讓兩者所得差距縮小,就阻礙了這種調節過程,最後結果是工程師的人數不能充分滿足社會的需要, 反而培養出過多社會不需要的哲學家,這就浪費了人力資源。

另外,所得差距往往反映了從事不同職業的辛苦程度。某甲冒生命危險修電塔,所得較高;某乙安坐辦公室打電腦,但他的所得則較低。事實上,大部分觀察到所得 差距,都是屬於這種類型。硬要不同職業的收入一致,這才是真正的不公平。

而且,現行的所得差距統計,由於沒有計算「家務」的價值,往往誇大了所得差距。例如,張三月收入六萬,李四月入三萬,前者收入是後者兩倍。張三的太太在家 洗衣打掃帶孩子,這部分勞務在市場上請專人代做值兩萬元,李四太太同樣是家庭主婦,其勞務內容和張三太太沒有太大差異,同樣也值兩萬元,因此張三的家計收 入共八萬元,李四的家計收入五萬元,兩者收入差距其實只有一.六倍。換句話說,若計算「家務」的價值,以家庭為單位的收入差距並沒有數據顯示的那麼大。

然而,有一派人士卻主張,所得差距來自先天機會,例如,城市孩子含著金湯匙出世,將來可以上好大學,比鄉下孩子更容易賺到高所得,這種先天機會不平等,讓 社會越來越不公平,因此需要矯正。

但是,人們先天機會的差異不只這些:有人天生麗質靠走秀月入數十萬,有人長相平庸只能領死薪水,這種先天的差距,和「城鄉差距」一樣,同樣是父母傳給子女 的。如果要矯正城鄉差距,同樣也該要彌平人們外表、身高、聰明才智、運動神經的差距,畢竟我們干涉了一種先天機會的差距,有什麼理由不能干涉其他種先天差 距呢?

每個人的機會或能力都不同,所得當然不一樣。痛批所得不均惡化的人士,其主張無非是希望「結果的平等」,因此每個人所得越一致越好。但這種主張若實現,只 會讓社會變得更窮。當然,我一窮二白,你二白一窮,每個人結果都一樣,自然就公平了。問題是誰想要這種公平呢?

經濟達人歡迎讀者提問:http://www.bwnet.com.tw/Dr.A/E-mail:[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