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蘋影話:《回憶中的瑪妮》蒼白漂亮的夢與真實

1 : GS(14)@2015-04-09 19:20:02

前數年某一個夏日,獨個兒走在京都的街是因為太早起床而仍然意識矇矓?還是忽然走了神,當時的街道上人不太多,一個又一個男或女的影子,在我的面前飄過。很奇怪,總覺得十多二十年前的日本不是這個樣子,好像有甚麼東西失去了,也許當時剛發生福島事件不久,意識上突然將兩者連繫起來:顏色,日本少了很多的顏色,或者京都是古城,不會有人穿得像東京街頭那些公主病少女那樣鮮艷得虛假。《回憶中的瑪妮》在我心中是一部京都式的動畫電影,你會以如歌的行板的速度來漫步觀看各個身穿簡約服裝的男女,你看到的是沒有閃亮燈光的白日廟宇。我總覺得人頭湧湧的清水寺是京都內的一座繁華孤島,當你離開清水寺步行十分鐘,會發現整個京都不是清水寺那幅景象,而是《回憶中的瑪妮》。大概因為背景是參考北海道的風光,電影散發着沉鬱而明亮;無色而多彩的背景,說不出的優雅和細膩,更加凸顯了宮崎駿式的動畫電影追求的光影效果。改編自外國兒童小說的故事,其實我絕不喜愛,總是描寫一個古老的豪華大宅內,一個孤獨的小女孩,背負着某些破敗了的歷史,然後由一個外來的過客去解開這個謎,而這個過客,最後總能在經歷中找到了自我。太多這類資產階級無病呻吟的作品了。不必爭論這部電影內兩個小女孩:杏奈和瑪妮之間接近脫軌的愛情是同性戀呢?還是普通深厚的友情。看你是站在甚麼樣的立場,而且我總覺得導演米林宏昌也拿不定主意,在杏奈和瑪妮相遇之後,杏奈的打扮漸漸變得中性化,相反,有不同頭髮顏色的瑪妮,活像永遠長不大的漂亮洋娃娃,這段感情無論是同性,或者異性,大概都是愛情吧?當然,最後你會明白這是一段甚麼樣的愛情。孤獨會不會是如今日本女性的心態?不論從任何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杏奈的孤獨性格,都是一種只存在於她自己內心的病態,世上的其他人都沒有拒絕她進入廣大的圈子內,相反,這個圈子很明顯是由她自己建築而成,在我成長的文化中,總是看到日本男人刻意地把女性描寫為一個漂亮的娃娃,除此以外甚麼都不是。杏奈的孤獨到底來自本身還是有社會意義的?我不知道,只知道她們是那麼的被歧視和寂寞。撰文:仰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409/191053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4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