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出口民企:外不堪低價 內不堪成本

http://news.cb.com.cn/html/73/n-546373.html

  在今年的秋季廣交會期間,許多原本未顯現的經濟形勢逐漸明朗,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陷入內外交困的局面。降低稅負,成為了許多中業企業未敢說出口的卻又迫切在即的呼聲。

內憂外困 

寧波市某手電筒生產商崔先生在110屆廣交會第一期參展。這次參展境況是他所參加的歷屆廣交會成果最差的一次,4天下來,接觸的買家中採購意向明確的幾乎沒有。 
在談及企業生存狀況時,崔先生情緒一下子就激動起來:「如果我有機會見到溫家寶總理,我一定會當場請求他減稅,減少對國企、大型企業的扶持,真正實現市場公平。」 
「我們民營企業完全是自生自滅,做製造的尤其辛苦。現在員工工資漲幅超過30%,原材料成本也上漲,有時候還要接待政府工作人員,各種成本累加起來,根本就沒什麼利潤了。」崔先生說,如今在寧波當地許多企業主選擇移民海外,根本無心持續經營。 
儘管成本增幅很大,但是出口的產品卻並不能漲多少。比如一支鋁製手電筒,2007年是10美元,到2011年,同樣的產品12美元的價格,買家都會嫌貴。「你不賣低價,他就找別的賣家,競爭激烈,只能維持微小利潤。」  
生存困難還體現在融資難。「老家有一些企業因為沒有貸款,就找民間借貸,陷入高利貸困境。」崔先生表示,自己也曾為朋友做擔保,結果朋友的企業最終倒閉,他作為擔保人也為此承擔了500萬元的損失。
10月13日,溫家寶總理在廣東主持召開外貿企業負責人座談會。廣東盈浩工藝製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宗佑說,這兩年企業出口額依然保持增長,但盈利能力在下降,主要原因是出口成本不斷攀升,而國外客戶購買力不斷下降。
深圳一家玩具廠老闆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現在是生存的源頭問題,以前是有訂單,看你能不能接、有沒有盈利的問題,現在連源頭都有問題了。 
據中國優質製造商聯盟(GMC)服務機構環球市場集團進行的抽樣調查表明,目前,歐洲市場買家對漲價的承受範圍約在30%以內,美國則低於20%。而印 度、中東等新興市場的買家則對價格非常敏感。因此,當下歐美市場疲軟的情況下,製造業企業在拓展新興市場客戶時,利潤空間亦被大大壓縮。

借稅改之機「減負」 

「果如其言,當下中國企業的營商環境,已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唯一的可行路徑,就是減稅。」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稅系主任林江認為,當下進行稅改,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宜借此機會落實好中小企業減稅。
「當前稅制導致兩個問題:一個是稅負過高,一個是重複徵稅。比如一些一體化經營的企業,對兩個環節徵收營業稅的可能性就很高,改為增值稅後,就避免了重 複徵稅,對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有利。另一方面,由於增值稅佔主導地位,取消營業稅有減稅效果,但對財政影響不大。因此,這次增值稅改革,兼顧了各方面,扶持 了中小企業,又能避免偷稅漏稅。」有業內專家表示。
林江說:「經濟學家、財政專家早就提出了改革稅制的觀點。稅負太重,是因為我們的稅制是流轉稅,不管企業是不是賺錢都徵稅,這種在生產環節就徵稅的體制,對於企業最大的風險就是:產品能不能賣出去都不知道,但稅卻已經繳了。這種稅制結構是不合理的。」 
資料表明,中國企業在流轉環節的稅收最多的接近60%。稅負過重導致企業無法進行轉型升級,很多企業賺到了錢大半拿去繳稅。「正稅加副稅加費,他們哪裡有錢用來搞研發?怎麼談升級轉型?賺錢的企業,也沒有積極性升級轉型。」林江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7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