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點子源自生活小困難 解決問題 變出一盤生意
1 :
GS(14)@2014-09-29 23:33:00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db_edba1.htm
【明報專訊】創業最重要的一環是生意點子,但不一定要天馬行空或者是創意爆燈,是次訪問兩個年輕創業團隊的故事,慈善眾籌平台「LIKEfunding」及鄰舍社交網絡「Myflat.hk」,兩者的創業歷程不盡相同,但最初均是在生活上遇上難題,在市場上找不到合適的辦法,最後只有親自動手「解決問題」,因而啟發創業意念。
按「Like」結合籌款
相信不少人都在facebook上遇到不少以慈善名義作推廣、呼籲大家去Like它的Page或者活動。本港眾籌平台「LIKEfunding」則更進一步將like結合籌款,不過並非要求用家直接捐錢。而是該慈善活動的內容及照片每吸引一個「讚」,隨即有贊助企業相應付出1至2元資金去贊助活動。
在這樣的模式下,慈善機構除了可以將其信息傳播開去,更可得到實際的資金援助;至於贊助企業亦有多一個途徑實踐企業社會責任(CSR),達至雙贏局面;至於LIKEfunding平台則會在最終籌得款項中收取一定百分比的費用。
總善款中抽一定比例作費用
LIKEfunding的創辦人嚴幸華(Kelly)表示,整個意念起源於要解決自己遇上的資金及推廣難題。原來她早年曾聯同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公司,希望利用資訊科技去達成社會使命,之前曾研發有關圖像語義的跨平台項目,冀可幫助到自閉症兒童學習。「我們發覺最困難仍是錢以及市場推廣,搞LIKEfunding其實是想解決自己的問題,希望更多有夢想的人可以找到起動資金,亦可借助一些企業的贊助,將好事傳出去。」
捐款模式將申專利
由於每個「Like」涉及實際金錢損款,對每個慈善項目、以及每個Like的審查及核實很重要。Kelly表示,每接收到一個籌款請求都會花時間研究活動發起人背景以及宗旨,究竟是NGO、是社企、還是一些學生籌款活動等。另外平台背後亦有電腦演算法可以防範「假Like」,網站條款亦寫明一旦證實有「假Like」,整個籌款都會作廢。她又表示,已申請將這個按like配對捐款的模式申請專利。
明報記者 葉浩霖
攝影 劉焌陶
[葉浩霖 新經濟新天地]
2 :
GS(14)@2014-09-29 23:33:15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db_edba2.htm
欲藉微博 打入內地市場
2014年9月29日
【明報專訊】早前有調查發現,本地創投較少支持本地創業公司,皆因一般創業者大多只覑眼香港市場,發展潛力有限。還在創業初期的LIKEfunding就已覓得來自內地的拍檔部署進入中國市場,希望將LIKEfunding打入微博市場。
LIKEfunding基於facebook「讚」數目配對捐款金額,不過該模式實際上可以運用在其他的社交平台。創辦人Kelly坦言,在香港創業有天生弱勢的地方,包括籌集資金較少,人口不多,相對市場潛力受限制,所以正計劃打入內地的市場,目前已找來來自內地的拍檔王堯幫手。
合作伙伴﹕內地缺具公信平台
據王堯表示,早些年微博經常可見到要求轉發慈善活動信息,例如每轉發就捐一元人民幣至失學孩子之類,不過因為質素參差不齊,甚至有發起人刪除帳戶「走數」,所以新浪開始打擊這些虛假轉發情。「內地不缺有願意捐錢幫助人的企業,也有急需人幫助的對象,問題是欠缺一個具公信力的平台。」Kelly續稱,目前希望先主力發展到微博,之後才考慮微信等其他平台。
除了部署進入中國市場之外,在香港本土市場亦主動出擊聯絡公關公司商討合作。她指出,不少大企業每年有預留一定資金履行CSR(企業社會責任)或者贊助公開活動,公關公司本身時常要「度橋」,LIKEfunding平台正好可以幫助他們配對合適慈善活動。
Kelly表示,LIKEfunding目前已向部份新的項目收取費用,長遠希望可以5%至10%款項作手續費,現時還在摸索整個經營模式及研究打入中國市場,希望在2年內做到收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