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有意加快輸外勞程序
1 :
GS(14)@2014-01-17 14:18:5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117/news/ec_gca3.htm
【明報專訊】除了強積金對,工商界近年全力推動的輸入外勞問題也是工商及勞工界別另一對壘戰場。據了解,港府正力優化目前的「補充勞工計劃」,近日政府不同工程部門及港鐵陸續往勞顧會匯報工程人力需求情,並有意加快勞顧會審批輸入補充勞工的程序。
梁:有序推工程控制成本
前日的施政報告再提出多項大型建設,民建聯葉國謙昨於特首答問大會上表示,工程造價因人工、機器、材料大幅升,擔心會令港府財政失預算。特首梁振英承認,大型工程造價增加會影響私營公司工程的造價,政府會從從多方面控制成本,包括公共工程的標準,並盡量把公共工程項目有序地推出。
面對勞動人手短缺,商界近年致力倡議輸入外勞,惟前日的施政報告則避而不談。據了解,政府陸續要求發展局、港鐵及相關工程部門「盤點」,為工程及工種的急切性,以及工種勞工短缺情展開評估,而路政署及港鐵月前陸續向勞顧會匯報人力需求。
港鐵人手需求增46%
據悉,港鐵最新評估,至2014年中,沙中線、觀塘線延線、南港島線、高鐵香港段及西港島線等5條新鐵路的土木及機電工程整體人手需求升至18,500名工人,較目前聘用12,700人手升46%。社署上月亦向勞顧會匯報安老院舍護理員人手需求情,指出2012年內離職的護理員達702人,空缺率13.8%,社署近日已停止對「買位院舍」的「非買位部分」輸入護理員的限制。
有勞顧會委員透露,勞顧會暫未有輸入外勞具體議程。有資方代表委員認為,「應該讓勞方明白目前勞工短缺情」,有勞方代表表示,即使輸入外勞,亦不應跳出「補充勞工計劃」框架,強調勞顧會應有審批權。
2 :
GS(14)@2014-01-17 14:21:4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117/news/ec_gmc1.htm
【明報專訊】前行會成員張震遠旗下的香港商品交易所陷財困「爆煲」,續遭各方債主追討。前資訊科技部高層早前入稟勞資審裁處,獲判賠償140萬元欠薪及福利後,他日前入稟高院申請商交所清盤,同時亦有海外公司入稟加入向商交所追討服務費的行列。
呈請人Andrew Charles Loftus Carter曾任商交所資訊科技部總監,入職兩年多,月薪逾16萬元。他指出,商交所拖欠3個月薪金、年假、強積金供款等,去年10月他獲判勝訴。
爭欠薪賠償140萬勝訴
另外,新加坡公司Intuition Publishing PTE Ltd.日前亦入稟區域法院,向商交所追討服務費。入稟狀指出,該公司與商交所在2011年5月21日簽訂合約,向商交所提供服務,商交所卻拖欠服務費,入稟狀沒有列明涉案金額。
商交所去年5月被揭發入不敷支,向證監會交回牌照,自此商交所及張震遠便不時被債主、前員工、生意伙伴等在不同法院入稟「追數」。
而張震遠及由他控制、持有商交所大部分股份的新效控股亦「周身債」,日前被裁定拖欠財務公司佳富達逾3370萬元,另又被新利控股(1240)非執董梁志漢入稟追討4000萬元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