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蔡東豪專欄:媽媽喜歡的電台

1 : GS(14)@2012-08-13 10:46:2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13/16598483
大班是我的朋友,朋友有事,我當然關心。數碼廣播電台( DBC)由最初股東不和,發展至陷入倒閉危機,我由關心變擔心,心裡十分不舒服。這是一件跟公眾利益有關的事,有可能牽涉打壓言論,我仍覺得很難下筆,因為大班是我的朋友,我甚至視他為好朋友。在專欄為朋友講說話,一定惹來偏頗之批評,但寫朋友寫到中立持平,我自問欠缺這種功力。
[我每週到港台做節目,經過大堂都見到媽媽(右二)的相片,提醒我跟電台廣播的淵源。] 我每週到港台做節目,經過大堂都見到媽媽(右二)的相片,提醒我跟電台廣播的淵源。
大班開咪  DBC起爭拗
特別是寫大班和 DBC。大班其中之「大」,是大聲,這幾年 DBC由構思到籌備到開台,我彷彿都在附近,可能是他聲線太大,我避不開。假如有 DBC之友組織,我是創會會員之一。我對 DBC的廣播科技一直有懷疑,但大班胸有成竹,他說話感染力非同小可,而且我留意到他身邊有一班理智聰明人,同樣相信 DBC模式,我沒特意潑冷水,做朋友本份,從旁支持。
10年前,因緣際會(更貼切形容可能是球迷奇遇),我加入電台管理層。加入之前我是大班節目聽眾,每朝早經過他的聲音看香港,我仍記得大班受襲的一朝早,我憤怒至不能工作。聘請我入電台的過程不太傳統,其中一個我要見的人是大班,我感覺到他在電台的重要性和影響力。電台工作上,大班為我帶來的麻煩遠超過歡樂,我從近——太近!——距離認識大班。
那時候一連串封咪風波中,我非自願地離開電台,箇中原因複雜,差不多10年過去了,細節開始變得模糊,不過我仍清楚記得導火線是我對大班的看法,跟電台其他人有分歧。事後我沒深究誰對誰錯,畢竟發生了,我始終要接受結果,面對將來。假如大班事後所作所為,證明我當時是太天真太儍,對我來說,整件事變成輸上加輸。這幾年我見到的大班,仍是我心中的大班,有著大班一切的好與壞。
DBC近期股東爭拗升溫,我曾經想從經濟角度分析這件事,拆解黃楚標等股東對 DBC經營不善的指控。這方面我做了不少功夫,從公開資料組織時間表,股東在甚麼時候掌握甚麼資料,然後作出甚麼決定。從這方面看,我認為問題重心是, DBC股東在2012年2月仍願意出資5000萬元,沒有甚麼比行動更有說服力,因此可確定黃楚標等股東在今年2月不認為 DBC財政狀況是無底深潭,否則他們不會出資。
2012年5月, DBC董事局通過出資5000萬元決議,這是另一證據,確證股東對 DBC前景仍具信心。我認為爭拗疑點是,3個月時間,黃楚標等股東忽然認為 DBC無可救藥。5月至今, DBC發生最重要事,是大班開咪。
經營不善論點不成立
指摘管理層經營不善是要有一個 Reference Point,否則指控虛無,最有力的 Reference Point是管理層對 DBC董事局的承諾。今年2月, DBC股東出資5000萬元,以及今年5月 DBC股東通過出資5000萬元的時候,管理層必定有一個 Business Plan,裡面一定有對將來的財務預測。把 DBC實際情況跟當時預測比較,便可以查證 DBC是否經營不善,我認為這是最公平的驗證方法。從雙方公開指摘,我看不到 DBC這幾個月業務有大變的可能性。大班在今年5月開咪,廣告明顯多了, DBC有變的話,應該是變好,不是變壞。
DBC股東之爭,公眾沒能力掌握所有事實作判斷,又2月又5月又幾多千萬,公眾無所適從,只知道有一班有錢人不和。各位相信我專業但帶有感情成份的分析,我的判斷是,股東爭拗源自 DBC經營不善這論點,不成立。
傳媒冷待 DBC股東紛爭,跟大班「聲大夾惡」、「得罪人多」的往績有關係,更重要的是,這場是權貴之間互鬥,政商利益糾纏不清,一時間忠奸難辨,局外人貿然插手,恐為人利用,所以大都選擇作旁觀者。有人把這場互鬥追溯到曾蔭權、唐英年……有人指摘大班為求自己政治目的,這一役浪費大量政府資源。有人指黃楚標等人是大班邀請入局,「大班抵 X死!」
DBC是香港20年來,需要政府發牌照的廣播傳媒行業,唯一新經營者。 DBC打破了香港廣播行業的冰封局面,它開台代表香港廣播業久未看見的新氣象。 DBC廣播技術提供多頻道,讓非主流聲音在免費大氣電波接觸廣大公眾,有利社會之發展,鞏固言論自由基礎。在香港人擔心核心價值受損的時候, DBC的前途,是公眾應該關心的事。
牌照交政府 絕不理性
我媽媽行動不便,聽收音機是她主要娛樂。大班早前送一部數碼收音機給我,我給了媽媽, DBC曾有一條粵曲頻道,媽媽很喜歡聽。後來粵曲台停播了,媽媽聽 DBC其他頻道。前幾日媽媽對我說,知道 DBC將要結束,她感可惜:「大班呢個電台做得不錯。」媽媽不隨便讚人,對電台有少許認識,我不知怎樣回應她。
黃楚標等股東有其他方案不揀,樂見 DBC倒閉,把珍貴的數碼廣播牌照交還政府,怎看也不是理性商業決定。對於香港社會和全世界關心 DBC的人,這是不負責任的決定。
我們要為 DBC發聲。
蔡東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9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