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豐收日的連鎖「成人禮」

http://www.21cbh.com/HTML/2011-9-10/zOMDcyXzM2NDEzOQ.html

「我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富一代,至多算是『一代半』。」戴著一副精緻時尚的眼鏡,斯斯文文還像個大學生似的鄭孟午自嘲著說。

鄭孟午,30歲出頭,豐收日董事總經理,也是董事長吳云的兒子。

儘管才三十多歲,但他已經參與創業近十年。

2002年,還在日本留學的鄭孟午,接到母親吳云的電話,請他回來幫助打理自己的生意。

2001 年,原本在寧波象山開酒店的吳云來到上海發展,繼續開飯店,第一家店在城隍廟附近,在創業的困難期,吳云希望在日本留學的兒子鄭孟午回國幫忙,鄭孟午提 出,要回國有一個前提,就是要把餐飲作為事業來做,發展全國連鎖店,同時,希望自家的酒店能像西方餐飲連鎖企業,建中央廚房。

吳云當然同意,於是僅20多歲的鄭孟午決定回國與媽媽一起創業。十年間,豐收日從一家酒店發展成一個囊括幾個餐飲品牌、20多家分店的餐飲、酒店集團。

用中央廚房解決標準化

但,中餐的標準化這麼容易做嗎?

一位關注食品連鎖企業,卻從來不看餐飲連鎖企業的外資PE合夥人私下告訴記者:「中餐連鎖解決不了口味標準化的問題。火鍋類的像小肥羊還可以,一旦要炒的,就難以做到標準化了。」

如何解決這一難題,是每一個做中餐連鎖,尤其是做正餐而非快餐的企業,都必須回答的問題。

對此,主營浙菜、以小海鮮為特色的豐收日[全稱「上海豐收日(集團)有限公司」]給出的答案是,像快餐連鎖企業一樣,做中央廚房。

豐收日的中央廚房位於上海普陀區長征鎮長征工業園區內。外表看,是一座不起眼的四層小樓。進到裡面,別有洞天。所有工人需要清潔、換裝和消毒後才能進入車間裡面,換裝是指換成統一的白色大褂,白色一次性帽子,外加穿著雨鞋。

車間裡面異常寬敞,和普通人概念中的「廚房」並不太相同。豐收日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韓晉騫介紹:「我們2004年開始建中央廚房,這個是2010年按世博會組委會要求建立的,當時世博會要求提供食物的企業,每一道菜都能追蹤到。建得比較大,我們開到50家門店時都夠用。」

時至今日,豐收日的中央廚房已經做到,冷菜、點心全部由中央廚房做;肉禽類半成品加工在中央廚房;蔬菜和冰凍類小海鮮則由中央廚房處理到淨菜;剩下的程序,才交由門店的小廚房加工。

饒 是如此,鄭孟午仍然表示:「中餐的標準化是一個有別於西式快餐標準化的綜合過程。比如,肯德基和麥當勞能用機器來保證門店的標準化,比如說一塊雞腿放在機 器裡炸4分30秒。我們只能加大對門店廚房員工的培訓力度,保證他們燒出來的口味儘量一樣。但畢竟不同的人,做菜天賦有差異。」

鄭孟午補充道,中央廚房統一加工60%的食物,門店加工其他部分,其背後是原料的集中化採購和ERP(企業資源管理)系統的支持。

有一個指標,或許能佐證豐收日的高度標準化。鄭孟午告訴記者,豐收日70%的銷售收入,來自於會員消費。這一數字表明,某一個特定人群,願意反覆去豐收日消費。反覆消費的前提之一,就是口味的標準化。

連鎖「成人禮」的挑戰

在上海復星創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復星創富」)執行董事白濤看來,體現豐收日標準化的另一個指標是單位面積坪效,「豐收日各店的坪效都差不多,就是營業收入除以單店面積的數額差不多。我們當時看到時有點詫異,畢竟上海各區的消費能力不一樣。」

復星創富2010年底投資了豐收日,佔股將近20%。投豐收日之前,白濤看過很多餐飲企業;鄭孟午也表示從2008年起開始接待各路投資者,這是雙方的雙向選擇。

但白濤並不諱言:「70%銷售收入來自熟客,另一個角度也可以說,豐收日此前拓展新客戶不力。下一步豐收日會加大營銷力度。能有這麼高的回頭率,說明它的口味是受歡迎的,如果能吸引新客戶進店消費,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鄭 孟午則解釋:「熟客高的一個原因是歷史性因素。豐收日以前的店多數建在居民區,主要客戶群是周圍居民的家庭聚會、婚禮生日宴請等,主要是回頭客。這幾年萬 達廣場等城市綜合體興起,我們也開始嘗試在城市綜合體開店,發現單店坪效是居民區店的2-3倍。接下來我們會繼續拓展城市綜合體店,同時會把店面設計得更 時尚些,吸引年輕消費群。」

另一個擴張,就是在異地的擴張。在2010年之前,豐收日一直在上海深耕細作,目前在上海已經有20多家分店。直到2010年9月和今年3月,香港店和北京店分別開業,才不再偏居上海。但截至發稿時,豐收日在北京和香港都只一家分店。

這就是說,豐收日並不能算解決了連鎖企業「跨省」的難題。

今 年7月,在清科集團杭州論壇的消費連鎖專場上,發言的多位PE合夥人都表示,跨省經營是連鎖企業很難解決的問題。天圖創投合夥人指出「中國大部分連鎖企業 『連而不鎖』」;今日資本合夥人溫保馬指出「我們感覺跨區挑戰比想像的大」。跨區域經營的難處,不僅在於保證產品和服務的標準化,也在於還要能控制財務。

比起一般連鎖企業,餐飲連鎖跨省經營的難點,還有不同地域人群口味的差異。豐收日主做浙菜,就算在北京、香港能成功經營一家分店,也並不就說明,當地喜歡這種口味的人,能支撐起5家甚至更多店的運營。

白濤表示:「豐收日主打以小海鮮為特色的浙菜,在口味、營養和健康等方面符合現代人的餐飲偏好,我們看好其產品在異地的擴張發展。」

鄭孟午則說到,韓晉騫是去年加入豐收日的,當時韓晉騫問了他一個問題:「你是想做生意賺錢,還是想成為餐飲行業的標竿企業?」鄭孟午對這個問題至今印象深刻。如果是前者,只在上海做也能做得不錯;如果是後者,那麼跨區域經營、謀求上市,則必須為之。

於是,與PE機構接觸了幾年但一直對融資猶豫不決的豐收日集團,很快與復星創富達成了投資協議。

不過,有了資本的支持,在上海標準化做得也很好的豐收日,能否將這標準化擴張到更廣的區域,乃至是全國?

或許,這將成為豐收日的連鎖「成人禮」。對年輕的經營者鄭孟午來說,也是一大挑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