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影視劇的衍生生意

http://www.nbweekly.com/news/business/201108/27234.aspx

與常見的影視劇衍生品往往只是簡單的人物形象授權印刷不同,動漫出身的陳柏言會進行「二次創造」,在其創作的產品系列裡,人物還是那些人物,卻在不同場景中演繹著全新的劇情。

72_1

文_ 高燕群   攝影_劉浚

最近,陳柏言忙得有些喘不過氣來。

這不,手上的《宮2》、《倩女幽魂2》等十幾部影視劇的生意還未完工,張紀中又帶著新版《西遊記》找上門來,請他為這部正在蘇、滬、滇等地方台熱播的電視劇研發周邊產品。

《西遊記》這部總投資近億元的電視劇,未來計劃還要拍成電影,不過當務之急是,他們要開發衍生產品來配合目前電視劇的宣傳與銷售。之前找的幾個機構 做出的東西,張紀中似乎都不滿意,首先產品種類就不夠豐富。工作人員於是搜索篩選了很多公司,藉著前陣熱播的穿越劇《宮》,他們才找到陳柏言。

其實,陳柏言是在《宮》播映過半時才接手這單生意的。

像其他影視劇在熱播時會趁機推出周邊產品一樣,《宮》這部省級衛視5年來最高收視紀錄的電視劇,也推出了自己的衍生品,不同的是《宮》並沒像其他熱 播劇僅僅是形象授權那樣,簡單地把劇中人物形象賣出去,印在任何可以印的商品上,而是由陳柏言的動漫牽頭,根據《宮》的人物進行二次創造——在陳創作的產 品系列裡,人物還是那些人物,卻在不同場景中演繹著全新的劇情。

工期緊張——要在一個月內完成作品並推向市場,但這輪產品在預售期內就收回了成本,定價99元的畫集賣出了幾千套,抱枕、項鏈、吊墜、明信片、書籤等周邊產品反應也不錯,現在每月仍能有十幾萬的進賬。

「既要會研發,又要能銷售」,這是張紀中的《西遊記》選擇合作夥伴的最基本要求,他覺得陳柏言是個合適的人選。

《宮》緣

其實,即便沒有熱銷的《宮》系列衍生品,陳柏言在中國的動漫界也早已是個人物:他的個人網站「花樣年華」,是第一個年訪問量過千萬的原創動漫網站;過百萬人點擊率的個人博客「炎氏生活」是中國的動漫第一博;在新浪圍脖上,他是動漫界粉絲僅在朱德庸之下的第二人……

不過,當初能與《宮》牽手,陳柏言說還真有點偶然。

今年春節期間,穿越劇《宮》已播映過半,儘管備受爭議,收視勢頭卻一直高漲。陳柏言覺得這部古裝劇的美術設計跟他的漫畫風格有點相像,於是愛玩微博的他,搜索到了該戲的編劇兼製片人於正,對方很快「互粉」,「成了朋友。

交談中,陳柏言答應為這位稱是自己粉絲的「金牌編劇」畫些《宮》劇的插畫。

2月16日,於正的微博轉了一張陳柏言的劇中人物插畫草圖,引來三千條的轉發評論。2月18日,於正大方發帖:「《宮》的全彩漫畫版啟動了,期待!」 原來於正把《宮》漫畫的改編權及產品開發權給了陳柏言,據說是友情價。

雙方合作的幕後推手是陳柏言所在的九一格國際文化有限公司,這家旗下擁有「格子公社」和「藝柏家」13家實體店的公司在創意概念產品化方面目前的月 銷售額過百萬。其中,「格子公社」賣衣服、包、玩偶等創意單品,為一大批獨立設計師提供平台;「藝柏家」則是陳柏言的自主品牌,統一設計、採購、定製,在 網店與實體店聯合售賣。兩者的店面設計都簡單隨意,主打「年輕」牌,百元以下的產品佔了大多數。

九一格之所以推動這件事,是想把《宮》的「招牌」買過來,掛在他們自己的生產線上。事實證明,這算得上是一筆划算的買賣:儘管陳柏言是半路「接手」,工期也很短,但還是在預售期內就收回了成本。

畫集賣出幾千套,小產品每月有十幾萬的收入,於正都看在眼裡,劇組決定將合作延續到《宮2》中,計劃向好萊塢看齊——票房只佔總收入的1/3,2/3靠周邊產品開發,只是這回他們不肯售賣版權了,而是以投資的方式介入,拿分成。

回頭看,陳柏言稱產品研發太滯後,逼得他在一個月內就要匆匆完成作品並推上市場。這次他乾脆直接介入了《宮2》的美術設計,從劇本參與、服裝設計、 道具功能到出場鏡頭,他要為產品研發作方方面面的考量與鋪墊。「像《蝙蝠俠》,你知道要買什麼,他的手套、眼罩、衣服、道具、LOGO,這些產品植入的東 西不能盲目去做。」

陳柏言已經為《宮2》做了一套產品樣冊,包含兩百多種產品,就等製片人於正「出關」後溝通植入細節。畫集中,他融入了更多歷史文化元素,比如故宮的建築、珍寶等,他還想增加一些服裝、箱包品牌的合作,這樣就可以借助對方的營銷渠道。

把影視劇「動漫」起來

《宮》的衍生品,說起來也簡單,一塊是常規的有形產品,比如衣服、包、玩具、禮物等,另一塊則是漫畫,對人物劇情的二次創造,主要以漫畫的形式展現。而這兩塊陳柏言都要抓住一個要點,就是如何把《宮》劇的觀眾變成消費者,做他們需要的東西。

「影視劇是內容,我們是產品。」《宮》的觀眾主要是中小學生,「藝柏家」的目標消費者同樣是年輕人,後者的研發生產線上針對學生的商品很多,比如書籤、明信片、抱枕等等,產品形式是現成的。

但這些常規產品又與市面上那些簡單的人物形象印製有所不同,陳柏言通過自己的畫筆對這些人物形象再加工,他的復古唯美畫風,讓影迷們有點興奮,對美工要求嚴格出了名的於正也讚歎「炎炎不愧是炎炎」(炎炎是陳柏言的筆名)。

因為消費對象主要是學生,所以在保證產品製作質量的同時還要壓低生產成本。「受眾群要的是這個設計以及《宮》的意義,那價格控制在三四十,買起來才不會有壓力,比如抱枕,我就不會用絲綢來做。」

但這些都不是核心價值,真正有技術含量是《宮漫畫》,用漫畫形式演繹了新劇情,這才是最被人期待的部分。

陳柏言曾參與過國產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早期製作。「《喜羊羊》本來就是動漫的東西,很好開發衍生產品,《宮》買什麼呢?你買來的既不是形象,又不是品牌。」那就必須先開發一個可做的形象。

「電視劇是把文字變成視覺,我要做的是如何把視覺實物化。」陳柏言把劇中人物提煉出來,創作了兩個Q版卡通形象,在《宮漫畫》裡演繹全新的故事。對 《宮》迷來說,《宮漫畫》是對電視劇內容的延續,對於陳柏言來說,他借此開發了新的市場。「我們不需要知道這塊蛋糕有多大,只要知道能切哪一塊就可以了。 《宮》有一塊兒,我有一塊兒,這兩塊加起來至少比我隨便切一塊兒要大。」

《宮》劇講穿越、無厘頭,漫畫就可能是小夫妻,小家庭、小輕鬆,這是新的受眾群。在漫畫裡,陳柏言會為從古代「穿越」而來的主人公製造許多現代人的各類問題,比如結婚、生子、買房、買車。

身邊的素材都拿來用。有一次無意中看見樓下收廢品的秤上,居然有個女孩在稱體重,她很淡定地蹲下稱了一下,陳柏言覺得很好玩,於是他漫畫裡的主人公 也這樣犯一次傻。再比如,漫畫裡有個場景是主人公小八和小四打檯球,編劇團隊想到讓兩人打起來的點子,卻沒想到怎麼打起來一個叫「小八」,一個叫「小 四」,那就讓「小八」把四號球打下去,「小四」再把八號球打下去,畫面就好笑起來了。

「很多人說,你跟《宮》聯合炒作,我心想,如果我做一個你完全不知道的東西,你會去看嗎?至少電視劇為漫畫做了一個很大的廣告。我在微博上調研過,他知道有這個劇,可是不一定喜歡,但他會喜歡看這個漫畫,因為這些都是發生在身邊的事。」

一個多月的研發裡,陳柏言邊創作,邊變著花樣更新微博。他直播自己的創作進展,並徵集粉絲投票、競猜,發起抽獎,與劇中主角互動,預售畫集,宣傳 「藝柏家」實體店的銷售。於正偶爾也幫忙轉幾條微博,這幾乎是他能調動的所有宣傳。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一部劇播到尾聲,才半路出家推出畫集,研發與宣傳 都是脫節的。好在劇的熱度夠高,凡是關於《宮》的微博,回覆率都很多,影迷們對於漫畫這種形式似乎充滿新鮮感。

4月9日,漫畫打樣出爐,14日,第一本畫集完成。在此之前,藝柏家裡,抱枕等已經上架。畫集走預售,首批500套訂單保證了盈利。

不支持你,是你的東西做得不好

陳柏言笑稱同時跟劇組、設計師、工廠打交道的自己,有點像娶了比爾·蓋茨女兒、當上世界銀行副總裁的那個小子。「這個笑話,大家一聽就都知道了。但你真的能遊說到這些人嗎?這個小子的資質也很重要,如果他是個庸才,嫁給他也可以離婚的。」

話外音是,動漫要保證質量。「如果按數量,中國動漫已經超英趕美了,但有誰提這個東西?文化東西比的不是量,是質。沒有票房,就沒有意義。現在中國動畫片都是免費給電視台播,還是在政策保護下,如果真的和國際接軌,誰還看中國的動畫片?」

「藝柏家」目前還是《宮》系列產品唯一的銷售渠道,這些開在各種商場或街道里的實體店,可以直接面對消費者,能拿到第一手數據。陳柏言對天逸、義烏 這樣的渠道還很排斥,覺得一旦進入,就沒有回頭的機會了。因為他想做自己的品牌。「中國動漫越來越被其他行業關注、認可,我們從幫它們宣傳,變成一個強勢 的合作。我想做出自己的品牌,不想再為人做嫁衣了。」

在中國動漫界,陳柏言一直很欣賞王卯卯,因為她是國內為數不多把動漫做成自己的品牌的人。這位將「兔斯基」交給華納,隻身赴美CalArts(加州 藝術學院)留學的圈內好友,毫不避諱對陳柏言的欣賞,「那麼多漫畫人,有的吃飽有的飢餓,完全在於誰能適應環境適應生存,不要只吊著一棵樹,終點是最重要 的。」

陳柏言能吃得「太飽」,很大原因就在於他玩跨界。他創作的動漫形象可口可樂酷兒系列、蒙牛超女卡通、全聚德老店文化、大眾汽車、Dior故事、蘋果中國十週年慶典等諸多品牌,與其他動漫創作者相比,他似乎也更瞭解如何把作品跨界「嫁」出去。

他還涉足時尚領域,為模特李丹妮設計形象。「她一旦作為一個品牌,就可跟其他品牌有一個形象合作,這是一個實際的掛接點。就像范冰冰一直在跟固定的 設計師、造型師合作,她的服裝都是原創,她的團隊已經把她打造成了一個品牌,人們會想看她下次戛納亮相穿什麼衣服、用什麼造型。不像其他明星,這次穿 LV,下次穿PRADA,大家沒有期待。」

這也是陳柏言的邏輯:我把我的動漫做成品牌,然後用它演繹你的品牌,而不是我給你定製形象。陳柏言正在收集更多的影視劇及領域的合作,他積累自己的動漫品牌集合。

正在更新著的《宮》漫畫,主人公跟著學生們一起開學、考試、放假。學生們考試很辛苦,漫畫內容就是「考試努力、加油!」。他認為,把學生們喜歡的明星、故事與他們的生活聯繫在一起,會形成一種精神力量,長期就會有對品牌的好感。

把動漫做成品牌,不僅需要自己的努力,也需要給市場一點時間。用一個陳柏言不喜歡,但認可意思的詞是——朝陽產業。「十年前《變形金剛》是小孩看的,可現在買票的全是年輕人,因為那批孩子長大了。動漫也一樣,現在年輕人越來越認可動漫的價值,創作者早晚會被尊重。」

「只要中國人在中國生存著,肯定不可能那麼崇洋媚外,如果兩個東西品質差不多,我幹嗎不支持國貨?不支持你,只能是你的東西做得不好,那是我們自己的問題,不能怪消費者。」

72_2

陳柏言

漫畫師/插畫師/動畫監

主要作品:

插畫:《花樣年華系列》

漫畫:《綠焰》、《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改編)、《time to say goodbye》、《宮漫畫》

動畫:《ray》、《綠焰預告2001》、《12歲夏天的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7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