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攻略:夾心人 8招左右逢源
1 :
GS(14)@2010-12-04 12:23:43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4730881
上司與下屬間的博弈,並非一面倒「大石壓死蟹」,處身其中的辦公室夾心階層,稍一捉錯用神,隨時上下不討好。管理諮詢專業研究學院行政總裁黃昭欽,「修煉」數十年商業管理技巧,成為「職場達人」,秘訣是遇事時冷靜深呼吸,考慮大局,他更提供 8招以助解決衝突。
記者:黃碧珊 攝影:羅君豪
挑戰上司
約 30年前,黃昭欽任職某商業機構經理,與上司一直合作愉快。直至有一天,他希望提拔自己的得力助手升遷,但建議不獲接納。他深信自己眼光,認為上司未有善用人才,遂與上司展開激烈爭拗,但結果未有改寫。事過境遷,黃昭欽說:「當時上司原來另有計劃,為免影響其他部門運作,所以不接納我的建議。」
扶育人才應多觀察
合眾人事顧問總經理蘇偉忠指出,為了第三者的「仕途」,影響上司對本身的印象,極不明智。即使持有力理據,但由於「不在其位」,未能掌握更高層次的局勢,不宜勉強出頭。在客觀條件未有改變下,更不應再次提出相同要求以免「瓜田李下」。
他建議,若真的希望扶持人才,可繼續觀察有關員工,若工作表現更進一步,或有員工離職又找不到適合替代人選時,才向上司提出相同建議。
黃昭欽亦表示,若再次遇上相同情況,會先搜集具說服力的數據資料作佐證,並考慮大局。此外亦會考慮提出意見後的結果,再決定是否堅持個人見解。
怒罵下屬
20年前,黃昭欽轉工,在一家工廠任職廠長。一天,屬下一位主管發現客戶訂購的貨品中,某種顏色數量不足,未能如期付運,於是向黃昭欽滙報。黃昭欽向該主管查問,工序中哪處出現問題,並要求解決問題的建議,豈料那位主管只一味回答:「不知道!」加上若不能按時將貨品付運,將對工廠影響甚巨,「當時我怒火中燒,所以大鬧嗰個主管冇做好本份,唔能夠獨立工作。」
下屬犯錯先要冷靜
蘇偉忠指出,作為上司,面對下屬犯錯,應控制個人情緒。為免影響日後合作,及顧慮下屬自尊心,宜在沒有其他員工的地方處理,解釋錯失的嚴重性,並提醒需謹慎避免相同錯誤。至於下屬觸怒上司後,應「先認衰,同佢講唔會再有同樣事情發生。」
黃昭欽說,那主管被「點醒」後,做事變得積極及有責任感,約年半後升至督導員。他表示,現在會先深呼吸讓腦部充氧,令頭腦冷靜,並以說教方式,具體向下屬解釋問題。他又提醒,作為下屬,在發生突發事件時,應先行分析,並提出方案,才諮詢上司意見,以顯示個人的應變能力。
黨派衝突高人協調
企業是社會的縮影,為爭表現、為求上位,磨擦心病難免。蘇偉忠稱,辦公室衝突主要起因包括權責不清、缺乏跨部門協調、推卸責任、爭奪資源,亦有因工作量分配不勻,引致磨擦及惡性競爭(見下文)。
平息干戈助提升形象
管理階層若能妥善處理衝突事件,除可平息同事間紛爭,免傷和氣,亦有助提升個人形象。黃昭欽指出,一旦衝突發生,可按時間、地點及工作環境作出對策。解決方案包括以靜制動、緩和妥協、加強溝通等 8種方法。
若部門出現黨派,建議找具地位的「和事佬」協調,如由人事部或在權力架構中具威信的管理層出面。不過,若事件需要即時解決,但因衝突阻延決定,宜以強行壓制手段暫時解決事件(見下文)。
出現衝突原因
1.溝通
.表達不當
.觀點與角度不同
2.組織架構
.權責不清
.工作分配不勻
解決衝突方法
.以靜制動:遇事時採取按兵不動策略
.強行壓制:利用群體或權勢迫令屈服
.緩和妥協:以協商、交易方式,消弭衝突狀態
.訂定規則:確立法則及工作流程
.攜手合作:集合意見整理歸納,謀求共識
.加強溝通:增設溝通渠道,增加對話機會
.深入了解:從不同角度探討,以持平態度分析
.粉飾太平:自我抑制,甚至逃避問題
.若因人事問題離職,見工時不論對錯是誰,建議以其他理由解釋。因人際關係問題,有機會在其他公司發生,僱主難免有所避忌。
.「多一個朋友,等如少一個敵人」,若與同事少「牙齒印」,在需要別人幫忙時,可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