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Google併購新起點 漠視「不可能」

http://www.21cbh.com/HTML/2011-8-20/yMMDcyXzM1ODcyMA.html

2011年1月,拉里·佩奇(Larry Page)曾經吸引過一次全球的注意。

當時Google公司宣佈,聯合創始人之一的佩奇 從4月4日任公司CEO,時任CEO的埃裡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去職後留任執行董事長,谷歌維繫10年之久的「三巨頭」的權力格局發生質變。此前,公司的決策方式一直沿用三寡頭「共治」的模式:施密 特、佩奇以及另外一位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共同決策。

半年之後,這位38歲的CEO宣佈,13歲的 Google將以約12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老牌的摩托羅拉移動,這宗Google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併購,發生在佩奇正式任職僅僅4個多月後。無論併購的結 果如何,這宗交易佐證了IT業的一個說法,Google真的就快變成佩奇「一個人的公司」了。

集權

相比較東歐移民布林,佩奇的權力慾望更強,他更傾向於由自己領導公司。

Google創立伊始,CEO一職就由佩奇出任,直到2001年,他接受忠告,聘請了職業經理人施密特出任CEO。因為眾多投資人不放心將大筆金錢交給兩個創意男孩,他們當時太年輕了,媒體將此比喻為兩個人需要「成人監管」。

施密特曾在Sun、Novell等IT公司擔任過CEO,擁有讓投資者們感到安心的履歷。據說,在Google於2004年8月上市前,華爾街仍對兩位創始人持懷疑態度,直至與施密特會晤後才打消顧慮。

不過,「看護期」終究會有結束的一天。早在一年多前,外界就盛傳佩奇與施密特的關係相當緊張。

緊 張可能不僅關涉權力分配,更與Google的境況相關——社交網站Facebook迅速串紅,開始分食搜索的廣告市場;蘋果藉著軟硬件集成的時尚產品,創 造了令IT界豔羨的業績,更把握著移動互聯網領域的重要入口;Groupon、Twitter開始成為用戶的新寵,都強烈地表示無意成為Google的一 部分;Google甚至不再是IT專業畢業生的首選——儘管公司的營收還在以24%速度增長,擁有超過1600億美元的市值。

2011年初,谷歌的一紙公告,宣佈平穩運轉了10年的權力格局終結:出任CEO的佩奇掌握了全面負責公司日常運營的大權;施密特主要負責與合作夥伴、政府部門溝通等外部事務;布林則主要負責新產品等戰略項目。

施密特說,這是在長期討論「如何簡化管理結構、加快實施決策步伐」後作出的決定,然而,官方說辭背後只有一個簡單的真相:佩奇將同時負責Google的產品和技術,公司此後他一個人說了算。

此 前,佩奇更多是以一位技術型的IT富豪的面目出現,人們不太習慣於他管理者的形象,何況他有自己的性格弱點。外界盛傳他喜歡分析產品,一向蔑視營銷和公共 關係,不擅長公開演講,不善於與華爾街分析師打交道。當佩奇回到CEO職位上,華爾街對他如何帶領公司前進充滿好奇,於是,在正式任職10天後他露了面, 不過僅僅閃現了3分鐘,說了些「對一切都倍感振奮和激動」之類無關痛癢的話,就把話筒轉給CFO,轉身離開。

但是,人們似乎都很清楚佩奇要做什麼。出任CEO的消息一公佈,分析師們就猜測他會加大谷歌在搜索和移動業務領域的投入力度,同時涉足社交網絡市場,這些都很快就得到了應驗,新的社交服務Google +在6月亮相,並獲得不錯的評價,此外,就是併購摩托羅拉移動。

一連串大事件的迅速決策與實施,初步顯現出佩奇目標明確、行勝於言的領導者氣質。這在併購摩托羅拉移動的案例中尤為突出,他用不著銀行家們開列一堆清單,就很清楚自己要買什麼。

執著

佩奇之所以能獨掌Google,另外一個因素或許在於他的性格。

美 國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最近披露了這樣一件事。2007年,Google宣佈以3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DoubleClick,但公司遭遇了一個棘手問題,它必須找 到DoubleClick旗下公司Performics的方式,Performics與Google有直接利害關係,運營它有可能引發反壟斷調查,高管決 定從DoubleClick分拆出Performics,並將其出售給陽獅集團。

在高管層內部,只有佩奇一個人反對這一做法,他打算保留Performics實驗一下,看看將會有怎樣的發展,而這次冒險的代價是,谷歌可能無法通過反壟斷調查,最終,穩健的高管層否決了他的建議。

穩妥的解決方式可能並不會是佩奇欣賞的風格,他希望以現有的資源,獲得追求更大的成功。

有 傳聞稱,當佩奇於一個月前與摩托羅拉移動CEO桑傑·賈(Sanjay Jha)進行接觸的時候,原本討論事項僅限於收購專利,有人猜測,是佩奇而不是急於脫手虧損業務的桑傑·賈主動提出將這一交易更進一步。如果傳聞得到證 實,這就意味著,佩奇希望獲得硬件業務——顯然他也清楚這對於Android夥伴有潛在影響。

《紐約時報》援引業內人士消息指出,擁有 8000個無線專利、10000個待批准專利的InterDigital公司也準備轉讓,與摩托羅拉擁有約24500萬個專利(其中已有專利約17000 個,正在申請中的專利約為7500個)相比,其實也差不太多,而且目前市值僅有30億美元,沒有虧錢的硬件業務。如果僅僅想吃雞蛋,不一定非得要把下蛋的 母雞買下來。

事實上,佩奇一直對於移動互聯業務青睞有加。

2005年,谷歌以5000萬美元的價格買下Andorid, 曾被譽為公司併購歷史上「最棒的一筆交易」,從完成交易到Android平台的發布不到3年的時間,Android已經成為世界上最流行的智能手機平台。 這一切的幕後推手就是佩奇,他還曾主張谷歌積極競購美國無線頻率資源,谷歌在2008年還曾宣佈投資5億美元用於建設一個全新的、全國性、基於速度更快的 WiMax無線技術的無線網絡。

而佩奇在移動業務策略的分寸拿捏,可以佐證其商業上的一些精明算計。2005年收購Andorid之 後,Google曾一度對於進入手機市場保持低調,據說直到2008年,蘋果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才發現苗頭不對,當喬布斯看到Google手機樣機後, 他稱自己成為「受騙者」。

有意思的是,彼時施密特就是蘋果公司董事,他聲稱Google的一些收購他完全不知情,包括谷歌地球的前身 Keyhole和操作系統Android,並強調自己從沒有誤導過喬布斯。到了2009年,施密特不得不退出蘋果董事會,當時喬布斯直言不諱地解釋了原 因,「隨著谷歌進入蘋果的核心業務,例如推出Android和Chrome系統……由於可能存在利益衝突,施密特將不得不迴避我們很大一部分會議。」

假 設施密特都不清楚佩奇在移動業務上的野心,那麼,可以想像,對於谷歌收購摩托羅拉移動之後究竟會走多遠,佩奇恐怕也不會向外界表露。但是,當他決定了方 向,未必會太顧忌合作夥伴們的想法,要知道,此前谷歌也被認為是蘋果的重要夥伴,更何況,三星或者HTC,也一樣不會把Android平台作為唯一的賭 注。

自信

Business Insider曾羅列了Google的16宗併購,雖然當時在「鐵三角」的決策機制下,很難判斷佩裡在其中承擔了怎樣的角色,但是,至少有個細節需要注 意:過去十年,谷歌最大的併購就是2007年對DoubleClick的交易,價值31億美元,但所有併購加起來不過80多億美元。

而佩奇接管GoogleCEO不到半年,就出價125億美元進行收購,一下子打破了絕大多數業內人士的想像空間。

本 次收購相對摩托羅拉移動之前的股價,收購溢價高達70%。要知道,佩奇是一個對於數字非常敏感的人。《Fast Company》曾記載了他一則軼事,谷歌銷售主管尼克什·阿羅拉(Nikesh Arora)曾向佩奇匯報:「12天內我走遍了9座城市,慕尼黑、哥本哈根、達沃斯、蘇黎世、新德里、孟買、倫敦和舊金山。」佩奇沉默了5秒鐘後說:「只 有8個呀!」

如何判斷收購成敗為時尚早,但是之前收購Android的經驗,也許是激發佩奇內心自信的源泉。

佩奇在博客中如此形容Android的成功,「不僅極大地拓展了用戶的選擇空間,而且還改善了用戶的整個移動體驗。目前,全球有超過1.5億部Android設備被激活,每天激活的設備數量高達55萬部,這些設備遍及全球123個國家和地區的231家運營商的網絡上。」

或 許,需要很久才能知道125億美元的報價是如何出來的。如果這宗收購案順利成行, Google能跳出搜索,跳出電子郵件,嘗試探索新的業務平台。但要知道,摩托羅拉移動業務最近4年從來沒有盈利過,他的業務主要侷限在北美,在智能手機 業務領域也不再是第一梯隊,即便是作為一項獨立業務,如何扭虧為盈,確立其領導地位,也是一個待解的課題。畢竟2008年,摩托羅拉移動豪賭 Android,將Android作為其全部智能手機的唯一操作系統,坦白說,它沒有賭到良好的業績,但賭到了一場不錯的婚姻。

而作為一 家擁有2.5萬名員工的互聯網巨頭,Google在佩奇的領導下,一直在積極利用其廣闊資源拓展新業務,相信這宗併購僅僅是他獨掌大局後的起點。谷歌的項 目單上,還有一些項目投入巨大或不現實曾經遭到投資者的猛烈批評,如自動駕駛汽車和投資50億美元參與建設離岸風力發電站的計劃。

事實 上,早在密歇根大學唸書的時候,佩奇就開始追尋一些瘋狂想法,他曾設想在校園內建造一套個人快速運輸系統以代替公交。「我直到現在還想著很多有關交通的問 題,你不要放任夢想,而要把它當做一種習慣去培育。現在人們花大力氣干的很多事情,如做飯、保潔、開車,今後只會佔用很少的時間。」

他曾在母校的畢業典禮上如是說,並且向他的學弟學妹灌輸這樣的想法,「如果我們『漠視不可能』,就能找到解決方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