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更名後的龍湖集團(0960.HK,下稱“龍湖”),除住宅外投資性物業也開始發力。
龍湖集團8月21日發布中期業績報告,上半年合同銷售額同比增長4.8%至971.0億元,營業額同比增長45.9%至271.2億元。
其中,銷售總建築面積629.1萬平方米,較上年同期增長5.7%。銷售單價15,435元/平方米,較上年同期降0.8%。
環渤海、長三角、西部、華南及華中片區合同銷售額分別為305.5億元、279.4億元、246.5億元、113.4億元、26.2億元,分別占該集團合同銷售額的31.4%、28.8%、25.4%、11.7%及2.7%。
利潤表現看,龍湖中期歸屬於股東的溢利為54.3億元,減除少數股東權益、評估增值等影響後的核心溢利同比增長31.4%至37.3億元。
毛利同比增長48.2%至100.7億元,毛利率為37.1%,核心權益後凈利潤率為13.8%。
從數據看,龍湖的銷售增幅較為緩慢,利潤則繼續保持不錯的表現。
“從今年來看,我們的供貨夠了,2000億這是沒有任何懸念的,大量的推盤會在下半年,主要是拿預售證比較難。”龍湖CEO邵明曉在業績會上說。
目前,龍湖的四大主航道分別是住宅、商業、長租公寓、智慧服務,從目前的趨勢看,通過多年發展,龍湖商業開始為集團貢獻收入。
根據中報,龍湖物業投資業務收入18.5億元,同比增長62.8%。其中,商場、長租公寓、其他收入的占比分別為90.7%、7.5%和1.8%。
截至2018年6月30日,龍湖集團已開業商場的建築面積為258萬平方米(含車位總建築面積為337萬平方米),整體出租率為97.0%;已開業長租公寓整體出租率為76.2%,其中,開業超過六個月的項目平均出租率為90.1%。
最近幾年,龍湖一直在商業地產領域跑馬圈地,希望獲得穩定的資金回報。根據龍湖規劃,計劃在2020年l累計開業商場50座,租金收入60億,商場主要集中布局在一二線城市。以上海為例,上海龍湖目前已有6個商業項目。
“我們平均每年把住宅回款的10%用於投資性物業。”邵明曉說。
從中報數據看,商業的貢獻慢慢增加,按照推算,未來將成為龍湖的重要業務中貢獻之一。
從土地端看,龍湖正在不斷進入更多城市。截至今年上半年,龍湖集團的土地儲備合計6363萬平方米,權益面積為4552萬平方米。土地儲備的平均成本為每平方米5142元。期內新增收購土地儲備總建築面積為1298萬平方米,權益面積為898萬平方米,平均權益收購成本為每平方米4849元。
從項目數量看,龍湖獲取42幅土地,拓展南昌、南通、鄭州、石家莊、貴陽5個新城市。
邵明曉表示,未來龍湖將保持住宅規模TOP10,商業規模TOP3水平。
負債方面,龍湖繼續保持平穩水平。於2018年上半年末,龍湖集團凈負債率為54.6%,在手現金為421.3億元。
目前,龍湖綜合借貸總額為1079.3億元,平均借貸成本為年利率4.5%;平均貸款年限5.82年。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