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目標基金終於拿到“準生證”。
8月6日晚間,證監會最新公布的消息顯示,首批14只養老目標基金已經獲批,代表著基金業歷史上首批養老目標基金出爐。按照慣例,這14只基金最晚將於6個月內完成募集。
自今年3月2日證監會正式發布《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以來,養老目標基金備受市場關註,各家基金公司已經上報了超過50只養老目標基金產品,產品策略方式主要分為目標風險策略和目標日期策略。
業內人士指出,此次養老目標基金的獲批是基金行業服務個人養老金的里程碑。養老目標基金根據投資者的目標日期和風險水平動態調整基金的資產配置,能夠滿足養老金投資需求,讓參與人減少選擇困難,提高積極性。
公募助力第三支柱
在海外,養老目標基金因為很好地貼合了個人養老金投資需求得以快速發展壯大。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而社會養老體系仍面臨不均衡、不充分等問題,養老目標基金采用多元資產配置策略、嚴格控制回撤、規範投資運作,能夠為個人養老投資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可有效滿足居民養老資金保值增值的需求。
我國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隨著老齡化的加劇,養老已經成為全社會關註的熱點和難題。破解養老難題,需要全社會群策群力。
其中,業內人士也認為,作為運作最規範的財富管理機構,公募基金契合了養老金運營安全性的要求;公募基金擁有豐富的產品類型,還培育了一大批專業的投資管理人才,能匹配養老金多方面需求。
多家基金公司旗下的養老目標基金獲批,意味著公募基金助力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正式拉開帷幕。據了解,上述基金在完成必要程序和準備後,將在不久後進入正式發行階段。養老目標基金的獲批,將有望給市場帶來長線的增量資金。
養老目標基金是以追求養老資產的長期穩健增值為目的,鼓勵投資人長期持有,采用成熟的資產配置策略,合理控制投資組合波動風險。
博時基金相關人士則認為,要理解“養老”的質,就要把握住對其“長期性、資產配置性、權益性、適當性”四個關鍵點的理解,針對養老性質資金“追求長期穩健回報”的特點,公募基金要更加註重和追求長期回報、投資穩健和風險收益匹配,更加重視大類資產配置的方法,低成本高效率運行。關鍵是提升投資能力,為投資人創造長期穩定回報。
之前有數據顯示,已有28家基金公司申報了57只養老目標基金。已有29只率先完成受理階段,進入審查階段,也就是說,這次首次獲批的養老目標基金皆由這29只產品中選出。
控制波動風險
自從3月證監會發布實施指引以來,市場已經上報了超過50只養老目標基金產品,產品策略方式主要分為目標風險策略和目標日期策略,兩者區別在於,目標風險基金主要讓投資者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選擇適合自己的目標風險基金投資,而目標日期基金是根據既定的退休日期動態調整資產配置比例的基金,隨著投資者年齡的增大逐步降低權益類資產比例,增加固定收益類資產比例,動態調整投資組合以降低資產損失概率。
比如此次獲批的博時頤澤養老目標風險穩健策略12個月定期開放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基金采用目標風險策略投資,通過控制各類資產的投資比例及基準配置比例將風險等級限制在穩健級,並力爭在此約束下取得最大收益回報,實現養老資產的長期穩健增值。
另一只獲批的目標風險策略FOF旨在控制下行風險的基礎上,追求基金資產的長期穩健增值。
“該基金采取開放式運作,不過,為了滿足《指引》中關於長期投資的要求,避免基金規模大幅波動,獲得更穩健的收益,該基金采用單筆鎖定模式,投資者買入的每筆資金,均需鎖定一年。”熟悉該FOF基金的基金公司人士稱。
他進一步表示,從投資策略來看,該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在不同類別的基金中遴選出風格清晰、業績穩定、風險可控的基金品種,構建初選基金庫和核心基金庫。
值得一提的是,該基金公司對核心基金庫制定了嚴格的準入標準,要通過收益分析、持倉分析、交易分析等定量指標以及調研分析的定性確認,綜合各項分析設定指標權重,進行加權排序,評分排名前30%的基金才能進入核心基金庫。
“FOF最核心的一點還是避免了業績的大幅度波動風險。投資FOF的時候,可能會錯過50%、60%的收益,但是FOF根據基金選擇的模型以及各種指標來優選基金,爭取戰勝平均數。雖然一定不會是最高數收益,第三至少避免個人選擇的時候尾部風險。因為公募基金產品這麽多,每年都有好的和壞的,但是不能保證每次都選擇好的不選擇壞的,FOF至少平均代表了一個公募專業機構投資者的真實水平,這是它最大的意義之一。”上海一家公募基金公司高管也對記者表示。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