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高鐵利益共同體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85588&time=2011-07-30&cl=115&page=all

通號集團為何能夠壟斷高鐵信號系統市場?高鐵產業食物鏈上的分食者如何求存
財新《新世紀》 記者 劉衛 於寧

 

  如果「7·23動車追尾事故」沒有發生,通號集團的神話應該這樣撰寫:

北京全路通信信號設計研究院核心技術包括CTCS-3級列控系統,號稱擁有自主知識產權。showtac/CFP


  通過與外資合資,消化引進吸收國外先進技術,推出自主知識產權產品,進而壟斷中國高鐵信號系統市場,集設計、生產、工程為一體的通號集團,過去 五年間伴隨高鐵的大規模上馬高歌猛進,收入和利潤分別增長了2倍和3倍,2010年成為收入120.5億元、利潤12.6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2011年 其股份公司在北京舉行掛牌儀式,順利的話,2012年初,通號股份將登陸A股市場。

  這是一個中國高鐵飛速發展孕育出的典型成功故事。在中國高鐵產業鏈上,國企——特別是脫胎於鐵道部的國企往往是第一層受益者。在其之上,是過去血脈相連、2000年從中剝離出來的鐵道部,在其之下,則是形形色色賴之生存、分食高鐵訂單的各種小公司。

  不過,通號的上市美夢在脫軌的高鐵列車中已近破滅。作為甬溫鐵路信號系統的總承包商,此次事故暴露出來的信號系統問題使得這家全稱為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下稱通號集團)的公司,一夜之間聲名狼藉。

  他們傳奇般的自主知識產權產品沒有經受住雷雨和市場的考驗。事發後,其總工當晚就飛赴溫州被封閉起來開會。在其他相關公司紛紛發出澄清公告時,只有通號集團一直保持沉默,直至7月28日才發出致歉聲明。

通號溯源

  通號集團成立於1984年1月,原隸屬鐵道部,2000年,通號集團與鐵道部脫鉤,劃至國資委,系國資委直管的大型央企,和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並稱中國鐵路建設三大輔業公司。據國家工商總局資料顯示,該公司註冊資本為14.82億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馬騁。

  2006年是中國高鐵建設的啟動年,當時通號集團利潤僅為3億元,營業收入42億元。兩年後其營業收入已增至62.1億元,利潤為5.6億元, 由於規模較小,國資委曾有意將其與中國鐵通合併。但這家險被合併的企業,由於搭上了高鐵投資和建設的快車,很快開始了奇蹟般的發展。

  從2008年開始,中國高鐵的年投資額較前一年翻番,一舉增至3376億元,次年更增至6000億元量級,2010年達到7091億元。而列車自動控制系統,堪稱「鐵路運行的中樞神經」,在高鐵建設的總投資中約佔10%的比例,被通號集團牢牢掌握。

  由於具有通信、信號工程的總承包資質,通號集團參與了眾多高鐵項目,形成了設計、生產、工程為一體的產業鏈,並於1986年與阿爾斯通成立了合資公司卡斯柯信號有限公司,註冊資金1億元,這是中國鐵路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

  北京全路通信信號設計研究院(下稱通號院)是集團的設計單位,其核心技術包括CTCS-3級列控系統,號稱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該系統是基於 GSM-R無線通信實現車-地信息雙向傳輸、由無線閉塞中心(RBC)生成行車許可的列控系統。公司稱,「系統採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對高速運行下的列車進行 運行速度、運行間隔等實時監控和超速防護,以目標距離連續速度控制模式、設備制動優先的方式監控列車安全運行」。

  中國通號擁有的信號系統技術還包括:自動閉塞系統、計算機聯鎖系統、列車調度指揮系統(TDCS)、調度集中系統(CTC)、國產化列車自動防護ATP系統、車站列控中心和應答器系統、駝峰自動控制系統、道岔轉換安全保障系統等。

  從2006年開始,隨著國內鐵路建設的躍進,通號集團逐步走出困境。僅僅在2008年,通號集團就相繼完成溫福、甬台溫、武廣等客運專線建設項 目,先後開展海南東環、滬寧、滬杭、哈大、向莆、杭甬等客運專線建設項目。簽約承擔京滬高速鐵路通信信號工程項目。2009年集團共簽訂合同7257項, 合同總額190億元。

  2010年至今,通號集團同時為京滬、哈大、廣珠、廣深港、向莆、杭甬、合蚌、廈深、南廣、成綿樂、武黃等高鐵建設項目提供通信信號系統集成及 列控核心技術。在海外業務方面,通號集團獲得了巴基斯坦鐵路項目、沙特高鐵項目以及伊朗德黑蘭地鐵1號線、2號線、4號線等工程訂單。

  2010年,通號集團的業績躍升,其營業收入和利潤分別增至120.5億元和12.6億元,是2006年三倍和四倍。2010年12月29日, 其股份公司——中國鐵路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通號股份)在北京創立,引入了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國新控股有限 責任公司和中金佳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股東,註冊資本45億元。

  通號股份承繼通號的全部骨幹企業、資質、主營業務,重組後進入股份公司的資產和人員超過集團總資產和人員的98%,具有鐵路、城市軌道交通通信信號系統集成、研發設計、設備製造、施工運維完整產業鏈。

佔據食物鏈高端的奧秘

  通號集團站在高鐵食物鏈的最上游,總承包信號系統項目,然後或者指定旗下企業生產,或者通過招標形式將部分業務分包。

  2008年5月9日,通號集團與中鐵電化局聯合體共同與沿海鐵路浙江有限公司簽訂了新建鐵路甬台溫線四電系統集成工程合同。甬台溫線從原有的寧 波東站至新建溫州南站,線路全長274.106公里,最高行車速度為每小時200公里。通號集團承接該合同的通信信號系統,合同價約5億元。通號北京工程 分公司整體負責通信、信號工程,信號施工任務也全部由他們承擔。

  此前,通號集團與電氣化局已幾次聯手承攬中國鐵路京津、廣珠城際,武廣客專等線「四電」建設項目。

  2008年8月18日,甬台溫四電(通信、信號、牽引供電及電力供電系統)系統集成工程開工。當時,通號集團還中標了溫福線和福廈引入福州樞紐通信、信號系統工程。其中信號系統包括CTC系統、聯鎖系統、閉塞系統、列控系統地面系統;信號計算機監測系統。

  查閱公開信息後,財新《新世紀》記者發現,通號集團承接了多數近年來新建鐵路的通信信號系統工程。在拿到項目之後,通號集團將設計、生產和工程合同分包招標,通號集團內的數家公司最終成為供應商。

  在查詢甬台溫鐵路的通信、信號物資招標情況時,財新《新世紀》記者找到了兩份招標公告,卻無法查到隨後的中標情況。而據《經濟觀察報》報導,通 號集團在獲得該項目之後,立即將工程分拆招標,包括上海鐵大電信設備有限公司、北京中鐵通電務技術開發中心、烽火通信(600498.SH)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等都是其中標企業。

  在甬溫台線通信信號系統中,ZPW2000型自動閉塞系統由通號集團提供,由其廣州分公司施工完成。甬台溫客專通信、信號工程將由通號集團北京工程分公司整體負責,信號施工任務也全部由該公司承擔。

  通信信號系統集成,由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提供,也為通號集團子公司。甬溫線上的鐵路信號集中監測系統(原鐵路信號微機監測系統)裝備由中小板上市公司輝煌科技(002296.SZ)提供。

  創業板上市公司北京世紀瑞爾技術股份有限公司(300150.SZ,下稱世紀瑞爾)為甬台溫客運專線提供鐵路通信監控系統和鐵路綜合視頻監控系 統兩個產品。鐵路通信監控系統主要監控鐵路通信機房內設備運行情況,鐵路綜合視頻監控系統主要為鐵路部門提供視頻圖像監控服務。

  防災安全監控系統工程則由今創安達提供,今創安達是江蘇常州今創集團的子公司,據財新《新世紀》記者此前瞭解,今創集團與落馬的鐵道部運輸局長張曙光關係十分密切。

  而甬溫台線的運輸調度指揮系統和列控系統中心(FZk-CTC系統工程),由通號集團與法國阿爾斯通公司的合資企業卡斯柯信號有限公司提供。卡斯柯還中標了京滬高鐵的信號系統。佳訊飛鴻(300213.SZ)則為甬台溫專線提供了「MDS多媒體指揮調度系統」。

  據通號院研究人員李嘉的一篇題為《甬台溫鐵路通信信號系統集成簡介》論文介紹,甬台溫線採用CTCS-2提醒構建列控系統,地面設備由列控中 心、站間列控安全信息網絡、ZPW-2000A軌道電路、LEU、點式應答設備組成。全線各站均配備相應的地面列控設備,以保證在CTCS-2級運行區段 地面列控消息的完整性。運行於此線的動車組應裝備CTCS-2級列控車載設備(簡稱ATP)和運控器,運行於此線的客運列車及貨物列車裝備機車信號和運控 器。主導CTCS-2的設計者正是通號集團下的通號設計院。

  另外,和利時公司(Nasdaq: HOLI) 是兩列列車車載ATP系統的供應商。

  2009年8月,甬台溫線通信信號工程完工,通號集團在甬台溫、溫福鐵路聯調聯試總結會上受到表彰。當時,該鐵路線的動車組創下了292公里的最高運行時速。通號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繆偉忠是該項目的負責人。

  通號集團能夠壟斷列車自動控制市場,概因它脫胎於鐵道部,被視為「路內企業」,每逢春節,鐵道部領導仍按慣例到通號集團慰問。

  而像華為、中興通信這樣的通訊企業,雖然已在國際通信領域打敗了包括西門子、北電在內的很多跨國電信公司,在高鐵客專數據網項目中也屢屢中標,但其通信信號系統卻至今未能獲得鐵道部的准入。

  一位業內人士稱,進入鐵路行業,取得鐵道部的認證至關重要。按照鐵道部對聯合體投標的要求(即必須與外商合資),即使一些路外企業具備相應技術、已有類似產品,如果沒有業績,也很難成為鐵路合格供應商,一般只能與國外企業聯合才有可能曲線入市。

  而真正「入圍」的未必是好企業。「採購目錄分為一級和二級,前幾年剛推出的時候主要靠關係進去,很多是業內不知名的企業;這幾年慢慢調整,現在至少都是做過項目的企業。」

利益分食者特徵

  至於在通號集團之下處於食物鏈下游的公司,則林林總總,情況不一,有些毫無技術,只是通號集團用來「走過場」的通道,比如中國電氣進出口有限公司;有些則半靠關係,半靠技術,從通號下面分羹,輝煌科技、特銳德、佳訊飛鴻、世紀瑞爾均在此列。

  在鐵路系統,按規定上規模的產品採購和工程承包都必須通過招投標進行,但從鐵道部到總包商,招標往往流於形式。

  2000年8月,中電全資子公司「上海電氣進出口公司」中標了貴陽-婁底西線的自動閉塞系統。時任中電董事長裴志鵬稱:「當時是典型的圍標。參 加投標的只有中電和其全資子公司上海電氣進出口公司(下稱上海中電),結果後者中標,具體執行仍是中電。」另一位中電人士也透露,當時有兩個包,原本準備 中電總公司和上海中電分,結果報價時出了問題,都讓上海中電中標了。

  不過,與其說中電中了標,不如說它是通號集團放在前台的道具。2000年12月,也是在合同開始執行後,上海中電與北京通號院簽訂協議,將該項 目產生的977萬元利潤中的921萬元,以諮詢投標文件編制費、外貿合同及內貿合同技術條款編制及審定費、所供產品的技術服務費、技術轉讓費等名義轉至通 號院,中電僅獲利56萬元。

  據裴志鵬稱,該項目的招標實際上是由通號院先行設計方案,包括設備選型、確定廠家等,他們又幫助中電製作投標文件,再向中電「推薦」供貨商,也就是說,整個過程設計單位一手操辦。其「推薦」的廠家即為通號集團在北京與上海的鐵路信號工廠。

  後一類公司較之中電較有競爭力,且近年已陸續上市,但對投資者而言,最大的風險就是對鐵路的高度依賴。除輝煌科技上市較早、掛牌中小板外,其餘四家帶著高科技、高成長等光環在創業板上市。2008年,和利時公司選擇美國納斯達克市場上市。

  這些「寄生」公司,分別在高鐵信號、監測、列控、調度、防災系統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們具有一些共同的特點。

  其一,成立時間短,規模小,業績在近五六間迅速增長;其二,訂單高度集中、主營業務單一,主要靠分食高鐵蛋糕生存和發展。其三,創始人和高管多出身鐵路。

  輝煌科技的招股書顯示,公司為鐵道部指定企業、高鐵信號監測系統和防災安全系統的主承包商,其鐵路信號微機監測系統、防災系統和無線調車系統在 高鐵中都佔據很高份額。在上市前三年來自於國家鐵路市場的營收佔主營收入比例分別為76.35%、66.80%、77.42%。截至2010年年報,公司 鐵路通信信號行業的收入達2.44億元,佔主營收入2.50億比例高達98%。

  同樣,佳訊飛鴻的主營業務為包括常規調度系列產品、應急指揮系列產品和鐵路防災安全監控系統產品三個大類,這些產品幾乎囊括了公司100%的主營收入。和利時主營業務之一是鐵路信號與運輸自動化,該業務2011年第一季度收入1450萬美元,佔營業收入的27.7%。

  佳訊飛鴻主營產品為指揮調度產品的研發和銷售。招股書顯示,公司產品包括常規調度系列產品、應急指揮系列產品和鐵路防災安全監控系統三大產品。 目前,全國鐵路系統共有近6000個站(段),其中超過4000個站(段)正在使用公司的產品,其中,FH98系列調度產品在鐵路同類產品市場的佔有率超 過60%,FH-V088系列應急指揮產品的市場份額高達80%。換而言之,全國鐵路系統75%的路段都有佳訊飛鴻的產品。

  由於關係到生命財產安全,鐵路部門對涉及運輸安全的調度通信產品採購實行必要的行政許可,通過行政許可或者專項招標的方式設置較高的產品准入門 檻,以達到保證運輸安全的目的。由此,作為國內少數幾家擁有《鐵路運輸安全設備生產企業認定證書》准入證書的通信信息企業,佳訊飛鴻在鐵路市場競爭方面極 具壟斷優勢,2007年到2009年,鐵路市場佔有率分別為47%、47%和48%,連續三年位居第一。

  而世紀瑞爾1999年由畢業於北方交大的牛俊傑、王鐵兩位自然人出資300萬元創立,如今在鐵路安全監控系統市場以20%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累計做過400多個鐵路安全監控項目,去年底上市募資11億元,收入2.34億元。

  世紀瑞爾的招股書顯示,公司主營業務為向鐵路用戶提供行車安全監控系統軟件產品及相關服務。

  2010年1-9月、2009年度、2008年度、2007年度公司來自鐵路行車安全監控系統軟件產品及相關服務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595億 元、1.4億元、8543萬元和7918萬元,佔公司同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7.09%、92.89%、93.74%和95.97%。

  這些公司通過種種方式與鐵路系統捆綁在一起。輝煌科技2010年10月聘任鄭予君為總經理。鄭予君於1980 年 12 月開始在鄭州鐵路局工作,2001 年12 月至 2005 年 9 月間擔任鄭州鐵路局辦公室主任、副局長,2005年起擔任中國鐵通集團公司黨委委員、董事、副總經理並兼任中國鐵通工程建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輝煌科技的獨立董事唐濤,則是北京交通大學教授,曾擔任多個國家和鐵道部科研項目的負責人,包括鐵道部重點實驗室「鐵路運輸自動化與控制實驗 室」主任,中國自動學會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鐵道學會自動化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改委地鐵設備國產化專家組成員、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專家委員會成員 等。

  佳訊飛鴻的測試技術總監呂志東曾供職於鐵道部科學研究院通號所,而公司綜合產品線總監楊勇則曾供職於中國通號總公司成都廠科研所,任助理工程師。

  世紀瑞爾的董事、技術總監、副總經理尉劍剛,曾任鐵道部瀋陽信號廠工程師、鐵道部通信信號總公司軟件中心工程師;副總經理張諾愚也曾任中國鐵道建築工程總公司鐵路運輸處工程師職務。

  在中國鐵路壟斷體制之下形成的這條產業鏈,競爭規則不透明,幾乎已經到沒有關係開道就很難生存的程度。但這種靠著各種裙帶關係繁殖起來的體系,也面臨著很高的風險——風險或來自貪腐案,或來自政策變動,或來自灰色的招投標與投資變更過程。

  金漢德即為一例。金漢德的實際控制人為丁書苗,依靠丁的特殊關係,2006年9月才成立的金漢德近年來壟斷了高鐵聲屏障市場,其主要依靠從德國 旭普林工程公司引進的聲屏障技術,改進後在國內申請專利。之後,便連續中標京津城際、武廣、鄭西、廣深港高鐵等項目。但在丁書苗被捲入劉志軍案之後,這家 公司本已在進行中的融資告吹,上市計劃戛然而止,現在風雨飄搖,正在苦尋買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