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3月的產業周、全球產業交易會,以及法國產業委員會(CNI)在法國經濟部長推動下宣布行業領域新分類之後,我們可以看到,法國所謂的“卓見式”產業戰略其實還是上世紀的一套東西,明顯缺乏21世紀的特征。
CNI劃分的十大類別(汽車、航空航天、鐵路、化學品和原料等)就類似過去的那一套經濟體系。當今的價值在於物盡其用,而不在於產品本身。在今天的體驗經濟中,主體和客體密不可分。21世紀的產業是由創造、生產和經驗交流構成的網絡。
當富有經驗的客戶想到“交通”時,他們的思路並不局限於汽車領域。他們的創新型生態系統將與地方當局、業內人士和普通大眾攜手創造新的智能交通解決方案。集服務、資源管理和城市規劃整合於一體,這足以構成建立新的“城市”行業的充分理由。傳統工業分類已經過時。在21世紀的產業領域中,在數據驅動的經濟環境下,我們對使用流程和虛擬模型的關註遠大於對部件流通的關註。
工業4.0概念最初旨在促進一個國家的產業發展。中國實施的模式並非工業4.0,而是互聯網+和新的中國制造計劃,其目的是將中國從“世界工廠”轉變為世界設計中心。韓國的模式同樣也不是工業4.0,韓國創意經濟戰略的目標是將科學、技術和文化融合在一起。它同樣也不是美國的模式,美國對產業生態系統進行投資,涉及地方和聯邦政府、企業和教育等領域。
以現狀來說,工業4.0就是實現過去產業的數字化,而不是構想未來產業。工業4.0似乎忽視了人和使用情境,更不用說對節約和可持續性的關註了。改變未來格局的領先者並非配備高度自動化的生產系統,而是擁有最完善的知識和專業技術資產,其商業環境使轉包商成為價值創造流程中的成熟合作夥伴。政府本應發揮激勵產業和驅動變革的作用,但現實卻是缺乏願景和相關政策。這令人遺憾,因為法國前經濟部長馬克龍推出的2015年產業未來計劃本來是朝正確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
目前我們正在經歷全球工業複興,無論是在現實環境還是虛擬環境中,了解世界、發明創造、學習、生產和貿易的方式都發生了全新的變化。新興工業企業正在為新客戶打造新型解決方案。特斯拉已經改變了汽車市場的格局,而JobyAviation和BlueOrigin則改變了航空航天市場。新經濟圍繞全球和本地供需市場平衡機制而建立。谷歌和亞馬遜成為商業領域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醫療、工業和城市發展等領域的數字化體驗平臺是21世紀的基礎設施。數字化體驗平臺推動零售、交通運輸和酒店服務業發展變革,也將推動整個行業體系的變革。在推動虛擬體驗、增強現實和逼真仿真發展的同時,數字化技術正在革新我們與知識之間的關系,正如15世紀印刷技術帶來的革命一樣。虛擬模型就是我們的圖書館和工作間,能夠為我們提供已有和合理的知識與專業技術。
利用3D打印技術、生物材料和生物科技,我們可以實現產品、自然和生活的和諧統一。人工智能不會取代人類思維,而是幫助我們獲得知識和專業技術。虛擬輔助技術將幫助我們提高創造解決方案的能力,進而應對人類面臨的挑戰。上世紀80年代,矽谷致力於開發搜索引擎和操作系統。如今,矽谷正在發明自動駕駛汽車和互聯設備,推動人機互動方式的巨變。現實和虛擬之間的界限日益模糊。
人們在職場中不斷學習新知識,那麽我們應該將學校帶到企業中來,而不是反過來。這就是未來產業聯盟(工業和數字化從業者以及學術科研機構組成的聯盟)所提出的“共識區域平臺”背後的思路,讓大型制造商成為樞紐,小企業和學校圍繞在周邊。
職業培訓目前嚴重碎片化,這就導致了其效率低下。職業教育應當是跨學科的,通過學習課程來獲得相應資質,創新驅動型生態系統的合作夥伴應當投入到職業教育中。這有助於確保法國320億歐元的職業培訓預算能夠直接用於提高員工隊伍的技能,進而滿足未來勞動力格局的需求。重點應關註數字化平臺,它能將書本知識和實驗室操作融合在一起,通過強大的虛擬體驗推動學習變革,為正規的資格證書學習賦予真正的競爭力價值。
歡迎來到知識分享和答疑解惑的新時代。歡迎來到21世紀工業複興的時代。
(作者系達索系統董事會副主席兼首席執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