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上半年亞太貨幣走勢如過山車 美元是主導因素

雖然美元強勢可能在短期內持續,但我們認為美元的長期下行趨勢依然沒有改變。我們維持看多新元/看空美元的頭寸,該頭寸將受益於全球經濟增長動能複蘇,以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今年晚些時候進一步收緊政策。

上半年亞太貨幣走勢如過山車

隨著近期美元走強,衡量亞洲主要貨幣兌美元表現的亞洲美元指數(ADXY)基本已經回落至今年初的水平。上半年亞太貨幣走勢可分為三個截然不同的階段:1月份表現優異,在全球GDP增長動能良好、前景樂觀的背景下,ADXY指數兌美元上漲2%。2月至4月中旬,經濟表現分化(美國與其他經濟體之間)和地緣政治風險上升(貿易爭端和油價上漲)導致亞太貨幣兌美元升勢暫停。4月中下旬以來,在美國國債收益率和油價大幅上漲的背景下,全球增長前景受到重新審視,也導致美元兌10國集團(G10)其他貨幣以及兌亞太區貨幣在過去幾周持續升值。

美元強勢可能在短期內持續,但亞太貨幣所受影響應該不大

從極短期來看,我們認為美元還有上漲的可能。美國經濟增長數據依然穩健,而且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由於基數效應,同比呈現上升趨勢。因此,在美元走強和美國國債收益率走高的背景下,亞太貨幣可能繼續承壓。然而,我們認為其他新興市場貨幣(如土耳其里拉、阿根廷比索和巴西雷亞爾)直線下跌蔓延至亞太貨幣的風險很小。亞洲與這些新興經濟體之間的經濟聯系不高,而且亞洲的外部收支平衡更強健,物價也更穩定。由於外匯儲備充足,且強勁的國內經濟增長使得央行加息無虞,因此即便是經常賬戶呈現赤字國家的貨幣(如印尼盾、印度盧比和菲律賓比索),與其他新興市場貨幣相比,面臨的風險也截然不同。

從中長期來看,我們預計美元強勢將消退

我們預計,未來6至12個月內,美元強勢將消退,原因有二。

首先,近期美元走強與歐元疲軟密切相關(歐元在美元貿易加權指數中的權重為16.6%,僅次於人民幣的21.7%),我們認為下半年這種趨勢將逆轉。今年第一季度歐元區的經濟數據令人失望,主要是由於不利的氣候因素導致通脹預期和歐洲債券收益率受壓,進而使歐元受到拖累。有利的一面是,最近的經濟數據和基於市場的通脹預期指標顯示企穩跡象,印證了我們對歐洲經濟活動將在今年下半年恢複動能的預期。未來幾個季度歐元兌美元有望反彈至1.25-1.30區間,從而為美元兌亞太貨幣全面下跌奠定基礎。

其次,隨著全球經濟增長擺脫第一季度的疲軟態勢,我們預期亞太貨幣將受益於外部需求複蘇。我們認為2018年世界經濟將呈現平穩而溫和增長態勢,亞洲增速有望達到6.3%(2017年為6.2%),全球增長將小幅上升至4.1%(2017年為3.9%)。考慮到亞太區的以增長為導向,有利的全球增長環境必將有利於亞洲貨幣升值。然而,仍有一些風險可能削弱全球增長前景,比如美債收益率或全球能源價格進一步大幅上升等,需要密切關註。

我們在亞洲戰術資產配置(TAA)策略中維持看多新元、看空美元的觀點。雖然美元強勢可能在近期內持續,但我們預期美元/新元匯率將在未來6個月內恢複下行趨勢,原因包括全球經濟增長將重拾升勢,並促使新加坡金管局在今年晚些時候加快新元名義有效匯率(NEER)升值步伐。就亞洲貨幣相對前景而言,我們看好新元兌菲律賓比索、人民幣兌新臺幣以及印度盧比兌印尼盾。

(作者系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外匯分析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1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