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發改委召集專家議人才爭奪戰:盡力而為量力而行

“從工業經濟到數字經濟,搶人大戰是必然結果。怎麽搶的問題,有沒有搶得到的問題,搶到以後能不能留住,留住以後能不能做貢獻,這是一系列要思考的。”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楊偉國在國家發改委政研室主辦的“215經濟茶座”上表示。

針對近期各地持續升級的人才爭奪戰,第二期國家發改委“215經濟茶座”匯集多位專家學者,就高質量發展階段如何更好發揮人才第一資源的作用進行討論。

勞動力市場需要多層次人才

近期,全國多地出臺較之前相對寬松的人才落戶政策:安徽省合肥市將主城區落戶條件放寬為就業滿2年、參加城鎮社保滿1年;重慶市不設落戶指標控制、不搞積分排隊,外來人口達到一定就業年限(最長5年)即可直接辦理落戶;陜西省西安市允許全國在校大學生僅憑學生證和身份證即可完成在線落戶;四川省成都市、湖北省武漢市則將大學生落戶年齡限制從35周歲分別放寬到45、40周歲……

逐漸升級的引才戰背後有哪些深層次的原因?國家發改委就業司就業處處長孫中震表示,多地引才政策是強調高質量發展理念和創新驅動落地生根的重要標誌。一二線城市主要面向國際競爭,而國際競爭越來越強調科技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牛犁認為,提高效率、提高以創新為核心的全要素生產率,對於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的需求具有迫切性。從經濟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過程當中,經濟增長背後的要素結構或者增長的動力就包括勞動力的投入等。從人才資源的角度,要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來推進高質量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都陽表示,我國人口結構的快速變化,使勞動力從無限供給到衰減的這一變化過程非常迅速;高等教育的迅速擴張導致人才供給結構有所變化,壓低了高技能勞動者的價值;此外,戶籍制度對勞動力市場的配置功能也產生一定影響。

都陽同時強調,運轉良好的勞動力市場需要豐富的多層次的人才。

“勞動力市場就像生態結構一樣,需要豐富的、多層次人的需要,包括所謂的農民工、低技能人,也都是對經濟發展有貢獻的,如果低技能工人加入到城市勞動力市場的話,實際上增強了這個城市勞動力市場的專業化程度。

盡力而為量力而行

對於這一輪引才引智政策,多位參會專家肯定了這一對人才重視的做法。

孫中震表示,本輪政策從落戶到住房到創新激勵,從人才的引進到使用有完整的體系;區域定位上有差別化政策導向;社會效果上營造了重視人才的社會氛圍。

“從對就業的影響看,促進效應和擠出效應並存,吸引人才之後對其他人才有擠出;從區域上看虹吸效應和擴散效應並存,二線城市出臺政策從一線城市吸引更多人才的同時,也分流了三四線城市人才,總體上促進了人才的優化配置。從中長期來看人才政策的出臺有利於人才要素更加均衡配置,有利於通過實現高質量發展來實現高質量就業。”孫中震說。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秘書長李震表示,地方政府引進人才之間的競爭,基本出發點體現了對人才的重視。要鼓勵地方政府之間的競爭,通過競爭完善相關政策。加強對政策的總結,對好的做法進行推廣。

都陽認為,“搶人”可以理解為在優化市場環境當中向前邁了一步,終極目標是不希望制度性障礙成為勞動力市場建立的制約。

盡管如此,多位專家提醒,引才引智仍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人才政策要與產業發展相協同。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戰略與規劃研究室主任譚永生表示,不同城市對人才的需求是有梯次的,要做好人才發展和地方城市發展之間的融合。對於人才既不調高胃口,也不做過多承諾。

牛犁表示,要加大產業培育,完善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這樣才能真正把人才留住。而大城市“搶人”對於小城市和縣城的沖擊和影響較突出,這些地區本來就面臨產業結構不足、人口外流的挑戰,怎樣制定規劃應對是應該高度重視的。此外,要避免可能的動機不純,避免導致單一領域扭曲狀況的發展。

孫中震認為,要處理好引進與使用,增量與存量,政府與市場,當前與長遠的關系。“要更多從未來產業定位和發展導向出臺吸引人才政策;要重視引進增量,更要重視盤活存量,通過構建終身學習制度,健全人力資源長效提升的機制;發揮政府作用和市場積極性,把企業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要素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打造人才‘立交橋’,讓不同人才發揮作用,推開產業發展的‘玻璃門’,放開市場準入,讓人才的創新創業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培養創新和敬業精神,提升人力資源的整體素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12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