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季度互聯網財險結束持續負增長,仍未走出規模低谷

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下稱“中保協”)統計,2018年第一季度,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實現累計保費收入144.56億元,同比增長30.90%,結束自2016年第一季度形成的持續負增長狀態,發展回暖。

近日,中保協發布《2018年第一季度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數據通報》(下稱《通報》),進入2018年,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扭轉持續負增長狀態,但仍未走出規模低谷。同時,一季度四大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保費收入31.74億元,同比增長86.38%。

專業互聯網保險市場占有率上升

雖然2018年第一季度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發展回暖,較產險公司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期增長率17.27%(銀保監會網站數據)高出13.63個百分點。但總體上,仍處於規模低谷期,僅占產險公司一季度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3090.39億元(銀保監會網站數據)的4.68%。

其中,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市場占有率平穩上升,互聯網財產保險市場集中度略有提高。

具體體現為,2018年第一季度,眾安保險、泰康在線、安心保險、易安保險4家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實現累計保費收入31.74億元,同比增長86.38%;占整體互聯網財險業務的比重為21.96%,同比增長6.54個百分點。其他64家保險機構包括平安產險、人保財險、太保產險等共實現累計保費收入112.82億元,占78.04%。

2018年第一季度,保費規模位居前八位的公司累計保費收入105.43億元,CR8(指8個最大的企業占有該市場的份額)為72.93%,較2017年提高1.67個百分點。保費規模位居前三位的為平安產險、眾安保險和人保財險,累計保費收入為77.93億元,CR3為53.91%,較2017年提高3.55個百分點。

在互聯網車險市場中,保費規模位居前三位的是平安產險、人保財險和中華聯合,一季度累計保費收入為51.66億元,占61.45%,較2017年增加0.92個百分點;在互聯網非車險市場中,保費規模位居前三位的是眾安保險、國泰保險和平安產險,一季度累計保費收入為30.37億元,占50.20%,較2017年增加2.62個百分點。

車險業務占有率持續下滑

隨著商車費改的持續推進,以及《中國保監會關於整治機動車輛保險市場亂象的通知》等監管制度的落地,互聯網車險近兩年在業務規模上出現了大幅縮水。

中保協表示,主要原因是商車費改後網銷渠道的車險產品失去了價格優惠的優勢,同時,互聯網車險全流程信息公開透明,與傳統銷售模式相比,這種銷售模式限制了其營銷方式。

根據《通報》顯示,2018年一季度互聯網車險保費收入84.07億元,同期增長13.17%,保持連續3月正增長,扭轉了2016年至2017年連續24個月負增長狀態。但值得註意的是,一季度互聯網車險業務占58.16%,同期下降9.11個百分點。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興起,特別是互聯網理財平臺的發展,為有資金需要的企業和個人搭建了便捷的橋梁,也因此衍生出互聯網金融對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的強烈需求。根據《通報》數據,一季度信用保證險9.04億元,占6.25%,同期增長4.59個百分點,增長較快。

應加大對自營平臺業務的支持和鼓勵

目前缺乏針對不同銷售渠道的差異化定價機制,導致各公司的PC官網等自營平臺無法根據銷售渠道的費用差異靈活定價,無法體現直銷渠道的低成本優勢。

從一季度渠道發展情況來看,總體上,保險公司PC官網業務明顯萎縮,移動端和第三方業務平穩增長。

2018年第一季度,通過公司PC官網累計實現保費收入為7.22億元,占4.99%,同期下降15.45個百分點。在官網業務通過移動終端(APP、WAP和微信等方式)實現累計保費收入57.99億元,占40.11%,同期增長5.70個百分點。通過第三方(包括專業中介機構和第三方網絡平臺)實現累計保費收入71.47億元,占49.44%,同期增長6.27個百分點。

而在移動終端的渠道中,呈現出APP業務規模較大,微信業務較快上升的特點。根據中保協數據,2018年第一季度通過微信平臺實現保費22.71億元,占15.71%,同期增長10.19個百分點。

中保協建議,監管部門應加大對自營平臺業務的支持和鼓勵。例如,在車險等互聯網產品的渠道差異化定價和營銷方式上給予差異化政策,鼓勵保險公司直營業務和創新模式的發展等。同時,增強行業互聯網非車險產品和服務創新能力。伴隨著互聯網的創新和發展,場景化保險業務一直保持增長和持續創新,成為互聯網保險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增長速度回落的情況下,行業要思考如何進一步融入互聯網場景,以創新的產品和服務解決場景的痛點,創造新的業務增長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5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