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成大生物提供A股子公司上市新玩法,市場期待“新三板+H”兩地掛牌細則推出

5月4日,成大生物(831550.OC)公告稱,擬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 股) 並申請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下稱“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成大生物成為“3+H”兩地掛牌機制落地,第一家正式宣布要登陸港交所的新三板公司。

4月21日,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和全國股轉公司在北京簽約合作,邁出了企業在新三板、港交所兩地同時掛牌上市的第一步。作為A股上市公司遼寧成大(600739.SH)的控股子公司,成大生物在公告中表示,本次發行並上市符合中國境內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文件的要求和條件。

與此同時,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成大生物自身的市值和盈利已經達到在港股上市的標準,對於新三板里數量較多的達不到港股上市標準的中小型企業不具有普遍意義,市場仍期待針對這部分企業兩地掛牌的細則能盡快出來。

A股子公司上市新玩法

成大生物是是A股上市公司遼寧成大的控股子公司,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遼寧成大持有其60.54%股權,而成大生物此次通過3+H政策赴港上市,也為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提供了上市的新玩法。

此前國內暫無上市公司直接分拆控股子公司成功境內上市的案例,僅有少數上市公司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逐漸減持後出讓實際控制權,將控股子公司變成參股子公司,實現“參股子公司分拆”境內上市。佐力藥業就是首個通過母公司康恩貝轉持股份降為第二大股東後成功登陸創業板的案例。

遼寧成大系遼寧老牌國企,實際控制人為遼寧省國資委,公司所有業務均在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經營,三大主營業務商貿流通、能源開發,生物制藥與投資收益共同構成公司主要利潤來源。遼寧成大2017年公司營收入40億元,歸母凈利潤14.5億元,公司市值達263億元。

中科沃土基金董事長朱為繹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如果成大生物不登陸新三板的話,也沒有登陸港股的機會,單純的上市公司子公司不能分拆到A股上市,分拆到港股原來也沒有過,但是登陸新三板實現過渡,剛好可以借助3+H股的政策多一個國際市場出來。

朱為繹認為,在試點初期,“新三板+H股”兩地掛牌的政策對暫時無法A股上市的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具有積極的意義,未來成大生物的方法會成為很多上市公司子公司的流行玩法,母公司在A股上市,子公司還可以在港股上市。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公司股東中A股上市公司持股比例超過50%的新三板企業共有超過130家,盡管數量超過百家,但並不是所有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都能采用成大生物的新玩法登陸港股,因為成大生物一樣處在創新行業且市值高有盈利的企業數量不多。

杉杉能源(835930.OC)是創新行業中的一家高盈利公司,2017年杉杉能源營收42.6億元,凈利潤達6億元,公司實控人鄭永剛是上市公司杉杉股份(600884)實控人,盡管杉杉能源的業績頗為亮眼,但受限於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的身份,公司暫時無法獨立IPO上市。同樣中國寶安集團(000009)旗下的控股子公司貝特瑞(835185.OC)也是一家盈利過億、市值達50億元的新能源企業。

朱為繹分析道,能在港股上市的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目前還是少數,港股也是有條款的,處在互聯網、生物科技等創新行業,而且在市值、盈利等財務要求方面表現優異的的企業才是港交所青睞的。”

公開資料顯示,成大生物是全球人用狂犬疫苗龍頭,國內市場占有率達50%。2014年12月,成大生物掛牌新三板,並入選創新層,公司自掛牌以來還完成了一筆2.66億元的融資,目前市值62.29億元。2017年成大生物實現收入12.7億,同比增長23%,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6億,同比增長21%。

“3+H”兩地掛牌細則仍待推出

4月21日,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和全國股轉公司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為企業兩地掛牌建立了基礎性的合作框架。兩周後,成大生物目前成為“3+H”機制落地第一家宣布要赴港上市的新三板公司。盡管成大生物已經率先嘗鮮,但目前兩地掛牌上市細則還有待確定,簽署備忘錄只是第一步。

對於成大生物本次赴港上市,聯訊證券新三板研究負責人彭海認為,成大生物實際上是模仿“A+H”模式,公司本身已經符合了去港股上市的標準,為經營相對成熟的新三板公司樹立了一個“3+H”的標桿,但像成大生物這樣市值達50億元的企業數量很少,成大生物案例不具備普遍性。

知名生物科技企業君實生物(833330.OC)是此前市場熱議的有望通過3+H赴港股上市的新三板企業,君實生物的公司代表還參加了港交所與股轉的簽約儀式。君實生物自掛牌新三板來頗受投資人追捧,融資規模高達18億,公司市值達133.5億元,但目前公司尚未盈利,2017年公司虧損3.17億元。

彭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針對這類在新三板中未有盈利的獨角獸企業的兩地掛牌細則可能沒那麽快出來,目前H股還是有一定規模要求的,所以短期“3+H”能實行實質進展將會是規模比較大的企業。

成大生物在赴港上市公告中表達了公司渴望推進國際化戰略的願景,對於這類企業,朱為繹認為,在新三板市場能認識成大生物的投資人還是較少的,到了香港市場可以接觸更多投資人,包括國際投資人,對整體估值是有幫助的,未來國際的長期基金也會很看好成大生物這類每年高分紅的藍籌股。

港股的低估值向來被人詬病,關於企業“3+H”上市後的估值,彭海認為,港股的估值低是因為A股,里面主要是有匯率的風險,另外國內的經濟增速實際上也比較高的,所以A股願意給國內的企業一個比較高的估值。

“‘3+H‘“解決了一部分企業的流動性問題,流動性能帶來的估值是高於匯率、經濟增速的影響的,因而享受的估值溢價是明顯能高於整個目前在新三板的企業的估值。”彭海指出。

他舉例,目前來說,香港創業板的整體估值是明顯是高於新三板的,創業板到目前為止估值在二十三倍到二十五倍左右,新三板當中創新層的估值,大概是在二十倍到二十一倍,所以對於能實行“3+H“的企業來說,估值是能改善的。

H股給企業帶來了流動性的改善,也帶來了新三板投資者如何實現退出的問題,彭海認為,短期內“3+H“很難實現全流通,外匯短期不會實現全面放開,這事關三板投資者能不能通過港股退出,如果不能流通,還是退不出的,僅僅是對新三板估值有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57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