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開辦企業時限正在與國際接軌,從目前的22.9天,縮減為最短8.5天。
5月4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馬正其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表示,企業開辦涉及的環節多、部門多、時間長,我國將進一步簡化企業從設立到具備一般性經營條件所必須辦理的環節,壓縮辦理時間。2018年年底前,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和省會城市要將企業開辦時間壓縮一半以上,由目前平均20天減至8.5天以內, 2019年上半年,在全國實現8.5天目標。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明確要求“企業開辦時間再減一半”。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市場監管總局會同發展改革委、公安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稅務總局、統計局等多部門聯合起草了《關於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5月2日,《意見》經國務院第7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22.9天到8.5天的嬗變
營商環境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一個國家的經濟活躍度,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有效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依托,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軟實力的重要體現,亦是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內容。世界銀行發布的一項報告表明:良好的營商環境會使投資率增長0.3%,GDP增長率增加0.36%。
2003年以來,世界銀行每年都會通過“開辦企業”“辦理施工許可”“獲得電力”“登記財產”等10個領域指標,對全球190個經濟體的營商環境評分排名,發布《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下稱“世行報告”)。其中,“開辦企業”指標,主要測評企業從註冊到正式運營所需完成的步驟、花費的時間和費用。世行報告顯示,5年來,我國開辦企業便利度排名上升了65位,企業開辦時間從33天壓縮至22.9天。
“這說明我國商事制度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馬正其說。
據悉,世界銀行評價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的企業開辦時間平均水平為8.5天。排名第1的新西蘭,企業開辦僅需1個環節,耗時0.5天。
馬正其介紹,中國目前開辦企業所需的22.9天主要消耗在以下環節:企業名稱預先核準耗時約1天、申請辦理營業執照耗時約7天、申請制作企業公章許可耗時約1-2天、制作企業公章耗時約1-2天、申請購買發票耗時約10天、登記招聘文件耗時約1天、社保登記耗時約1天。
經過過去5年的改革,我國企業開辦環節已經從13個減少到7個。我國實行的“三證合一”“五證合一”以及“多證合一”等舉措得到了世界銀行的充分肯定。下一步,通過對企業開辦流程的再造,特別是通過“一窗受理、並行辦理”模式的不斷推廣、完善和深化,企業開辦環節將進一步簡化。
六項措施為辦企業松綁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16日,我國市場主體突破1億戶,日均新增市場主體4.44萬戶,其中:日均新增企業1.38萬戶,較改革前日均6900戶增長了一倍;每千人企業數達到了22.23戶,較改革前增長了10.87戶。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深入,全社會投資創業熱情持續高漲。馬正其說,《意見》將通過流程再造、優化企業登記程序、公章刻制備案納入“多證合一”、優化新辦企業申領發票程序、完善企業社會保險登記業務流程、強化責任落實統籌推進等六項措施,進一步縮短企業開辦時間。
不過,也有企業主反映,改革後開辦企業變得容易且快捷,但想註銷企業卻不那麽容易。
對於企業註銷難的問題,馬正其在回答第一財經記者提問時表示,有企業開辦,就會有企業消亡,這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現在對於沒有債權債務的、沒有欠稅的企業實施“簡易註銷”,程序並不複雜,只要登錄國家企業信用信息網,沒有異議就可以完成註消手續。但是有債權債務的企業,同時要防止個別企業想逃債而註銷,要把這類企業管住。
企業開辦是世界銀行評價一個經濟體營商環境的重要指標,開展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工作,將帶來極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馬正其說,壓縮企業開辦時間解決了一般性的經營主體問題,對於企業開辦前後需要行政審批的,下一步將通過在全國推開“證照分離”改革,重點是照後減證,各類證能減盡減、能合則合,著力解決市場主體“辦照容易辦證難”“準入不準營”等突出問題,加快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目前,我們正在著手推動這項工作,適當時間將會推出去。”馬正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