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進口抗癌藥物降價進入倒計時! 零關稅後將啟動集中采購

抗癌藥物降價進入倒計時。

按照國家相關部門自2018年5月1日起,以暫定稅率方式將包括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堿類藥品及有實際進口的中成藥進口關稅降為零。各個相關部門也展開了緊鑼密鼓的行動。

4月27日,財政部發布《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降低藥品進口關稅的公告》,稱自2018年5月1日起,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生產銷售和批發、零售抗癌藥品,可選擇按照簡易辦法依照3%征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對進口抗癌藥品,減按3%征收進口環節增值稅。同時公布了抗癌藥品清單中,其中涉及抗癌藥品制劑103種、抗癌藥品原料藥51種品類。

“5月1日正式實施進口藥品零關稅後,啟動抗癌藥品國家集中采購、醫保準入談判:對已納入基本醫保藥品目錄的抗癌藥品,3家以上企業生產的品種擬開展專項集中招標;生產企業不滿3家的品種通過談判、撮合等多種方式,鼓勵形成全國統一的采購價格;對尚未納入醫保報銷的抗癌藥品,組織專家評審並開展準入談判,將符合條件的藥品納入醫保藥品目錄範圍”,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曾益新在4月28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和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癌癥已成為威脅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頭號殺手”,發病率和死亡率呈現“雙升”態勢,防控形勢十分嚴峻。

根據全國癌癥統計中心發布的2015年信息可以看出,2015年約有430萬人確診癌癥,另外280萬人因癌癥去世。在癌癥高峰之際,大部分抗癌藥價格昂貴,癌癥患者用藥可選擇性不高、費用負擔偏重,成為影響人民群眾健康和改革獲得感的重要因素。

為了降低抗癌藥物的價格,國家之前啟動了國家藥品談判制度。2016年以來,原國家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分別組織開展了國家藥品價格談判和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39個談判品種平均降價50%以上。其中包括17個抗癌藥品,如治療乳腺癌的曲妥珠單抗(赫賽汀)從1個療程2.45萬元降至7600元,降幅達70%;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硼替佐米(萬珂)從1.36萬元/支降至6116元/支,降幅55%。這些藥品已經全部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各地均已在省級藥品集中采購平臺上公開掛網采購。

經初步統計,截至今年4月18日,兩批談判的17種抗癌藥品因降價節約資金41.7億元,加上納入醫保目錄後報銷的部分,共為患者減輕藥費負擔62.4億元。

今年,李克強總理在“兩會”記者會上進一步提出,要讓抗癌藥品進口稅率力爭降到零稅率。4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又明確了包括降關稅、加快創新藥進口上市、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強化質量監管等綜合措施,讓群眾切實感受到急需抗癌藥品價格有明顯降低等要求,從多環節、多渠道降低抗癌藥品費用。

“在降低稅率的基礎上,綜合運用集中采購、醫保支付、合理用藥、研發創新等聯動措施,完善抗癌藥品供應保障政策,制訂了一系列工作措施。既有近期措施,也有長期考慮,陸續推動落地,形成協同作用,有利於堅持以藥品臨床為中心的價值導向、深化醫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於激發市場活力、完善抗癌藥品供應保障,有利於減輕癌癥患者藥費負擔、放大政策惠民效果。”曾益新表示。

據曾益新介紹,在降價的同時,也提出了推動建立控制抗癌藥費負擔的長效機制,特別是勵研發創新,加大國家科技計劃對抗癌藥品研發的支持力度,建立對於國產抗癌藥品研發的持續穩定支持機制,完善國家新藥研發體系,提升國家新藥創新能力。對於臨床急需的抗癌藥品,優先支持研發,鼓勵抗癌新靶點、新機制藥品的研究和原始創新,鼓勵專利到期或即將到期的急需抗癌藥品的仿制研究,提高藥品選擇性。

其次是加快癌癥防治藥品的審批上市,降低藥品流通成本。嚴厲打擊商業賄賂、價格壟斷等違法違規行為。

“今年內全面推開藥品“兩票制”使流通環節加價更加透明,擠壓價格虛高水分。四是提升診療能力和合理使用抗癌藥品。堅持臨床價值導向,加強對臨床用藥的檢查指導,制定完善癌癥臨床路徑和並加快實施,促進癌癥規範化診療;推廣癌癥臨床用藥指南,落實藥師處方審核及臨床用藥指導工作,提升合理用藥水平。”曾益新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2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