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研報浩如煙海,投資線索眼花繚亂,第一財經推出《一財研選》產品,挖掘研報精華,每期梳理5條投資線索,便於您短時間內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專業團隊每周日至每周四晚8點準時“上新”,助您投資順利!
2018年4月25日目錄
►收入增速回升,網絡強國支持這個行業長遠發展!(中泰證券)
►產業轉移勢不可擋,國產芯片未來“芯芯”向榮!(川財證券)
►國內航線新一輪調價通道開啟,航空公司直接受益(東方證券)
►醫藥行業景氣度走高,國內發外包市場或將爆發(東興證券)
►光伏分布式政策收緊靴子落地,行業投資機會顯現(中金公司)
1.收入增速回升,網絡強國支持這個行業長遠發展!(中泰證券)
4月24日,全國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工作座談會在廣西南寧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陳肇雄表示,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融合發展呈現新格局,兩化深度融合持續向更高層級躍升,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效益同步提升,為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中泰證券指出,根據工信部最新數據,2017年,中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完成軟件業務收入5.5萬億元,同比增長13.9%,增速同比提高0.8個百分點。從歷史數據變化趨勢來看,2017年軟件行業收入增速出現拐點跡象。從數據看,我國軟件行業下遊需求景氣度持續回升。
2017年,軟件行業實現利潤總額7020億元,同比增長15.8%,比2016年提高2.1個百分點,高出收入增速1.9個百分點。從月度累計利潤來看,2017年月度累計利潤增速也呈現逐步增長趨勢,從2017年年初的9.0%提升至2017年年底的15.8%,提升幅度較為明顯。
中泰證券認為值得關註的是,2017年信息安全軟件產品和工業軟件產品收入增速較快,分別達到14.0%、19.9%,兩者的收入規模均超過1000億元。另外,從2017年全年來看,工業軟件產品增速呈現不斷上升趨勢,下遊需求景氣度比較旺盛。
中泰證券認為,軟件行業收入增速有望繼續保持穩中較快增長。第一,隨著國內宏觀經濟的企穩,軟件需求景氣度也會隨之回升;第二,雲化進程和智能化趨勢有望繼續驅動企業加大新的IT建設,拉動IT產業需求;第三,從最近的上市公司業績預告和部分公司披露的一季報預告來看,行業內一些公司業績在最近的兩三季度出現了一定的邊際向好變化。
中泰證券繼續推薦二線低估值白馬,包括漢得信息(300170.SZ)、華宇軟件(300271.SZ)、東方國信(300166.SZ)、寶信軟件(600845.SH)等。另外,建議關註一季報有望高增長的公司,包括美亞柏科(300188.SZ)、今天國際(300532.SZ)、泛微網絡(603039.SH)等。主題板塊方面,建議關註近期受政策和事件催化的工業互聯網板塊,推薦用友網絡(600588.SH)、東方國信(300166.SZ)、漢得信息(300170.SZ)、鼎捷軟件(300378.SZ)等。
2.產業轉移勢不可擋,國產芯片未來“芯芯”向榮!(川財證券)
根據WSTS的數據,2017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同比增長21.6%,首次突破4000億美元,截至2018年1月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已連續18個月實現環比增長,景氣度依舊高漲。
芯片從上世紀50年代發展至今,大致經歷了三大發展階段:在美國發明起源→在日本加速發展→在韓國、我國臺灣成熟分化。前兩次半導體產業轉移原因分別是:日本在PCDRAM市場獲得美國認可;韓國成為PCDRAM新的主要生產者和我國臺灣在晶圓代工、芯片封測領域成為代工龍頭。川財證券認為如今中國已成為全球半導體最大的市場,在強大的需求和有力的政策推動下,芯片行業正迎來第三次產業轉移,向大陸轉移趨勢不可阻擋。
川財證券指出,集成電路產業鏈主要包括芯片的設計、制造、封裝測試三大環節,除此之外還包括各個環節配套的設備制造、材料生產等相關產業。其中,設計環節由於投資大、風險高,主要被三星、高通、AMD等領先的科技巨頭壟斷。中遊和下遊的制造、封測領域相對來說屬於勞動密集型,我國芯片行業更適合從這兩個方向實現突破,目前已經湧現出像中芯國際、長電科技等優秀本土企業。但整體來看我國芯片行業仍處於發展初期,關鍵領域芯片自給率很低。近期中興通訊被美國商務部制裁事件亦反映出我國在芯片領域的脆弱地位。推動集成電路發展已經上升至國家重中之重,芯片國產化率亟待提高。
隨著PC、手機產品銷量的逐漸放緩,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下遊推動力量已經開始向汽車電子、AI、物聯網等新興需求轉變。此外中國將成為全球新建集成電路產業投資最大的地區,大陸晶圓廠建廠潮有望帶動本土產業鏈實現跨越式發展。在政策方面,國家先後出臺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等鼓勵文件,“大基金”二期也已經在緊鑼密鼓的募集當中,預計籌資規模在1500~2000億元,最終有望撬動上萬億資金。國內芯片行業將在資金、政策、人才和需求的全方位配合下,以燎原之勢迅猛發展,發展前景“芯芯”向榮。
川財證券建議關註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受益邏輯確定性較高的細分行業龍頭,相關標的有:長電科技(600584.SH)、兆易創新(603986.SH)、江豐電子(300666.SZ)、晶盛機電(300316.SZ)、富瀚微(300613.SZ)。
3.國內航線新一輪調價通道開啟,航空股直接受益(東方證券)
4月13日民航局《關於印發實行市場調節價的國內航線目:錄的通知》已經逐步開始實施。東方證券指出,截止本周一(4月23日),有部分航司的部分航線已經開始提價。
截止本周一(4月23日),深圳航空、山東航空等一部分航司開始在部分國內航線執行票價市場化改革,經濟艙全價機票上調10%。其中,深圳航空的合肥-深圳全價經濟艙票價由1240元上調到1360元,深圳-沈陽航線由2490上調到2730元。東方證券預計本輪國內航線票價市場化改革將在5月全面展開。
東方證券指出,根據《通知》規定,本輪調整新實行市場調節價航線總數的15%。據中國民航大學李曉津教授統計,實行市場調節價航線的旅客運輸量接近民航總旅客量的50%。民航局表示,將會同跟發改委不斷推進航空運輸價格的市場化改革,通過市場化的改革,使民航國蹤內運價更加真實、客觀、靈活的反應供求狀況、競爭狀況以及資源稀缺程度,充分發揮價格杠桿作用,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釋放市場潛力,提高企業競爭力。
東方證券認為,本輪改革的執行或將增厚航空公司的利潤。在強監管的供給側改革和優化的市場競爭格局條件下,行業供需結構持續改善。2017年民航客座率達到83.2%,創歷史新高。隨著票價改革政策的逐步釋放,良好的供需格局將會助推民航票價中樞上移,增厚航空公司利潤。有著優質航線和時刻資源,公商務旅客和常旅客較多的中國國航、東方航空和南方航空有望直接獲益。三大航票價上漲後,部分價格敏感型旅客將選擇機票相對便宜的吉祥航空和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和春秋航空的客座率水平有望得到提升,或增厚其利潤。
東方證券認為,鑒於國內航空客運市場良好的供需結構,航空票價市場化改革有望提升票價水平,增厚航空公司的利潤。建議關註有望直接受益本輪航空票價調整的中國國航(601111.SH)、南方航空(600029.SH)、東方航空(600115.SH)以及間接受益的吉祥航空(603885.SH)、春秋航空(601021.SH)。
4.醫藥行業景氣度走高,國內發外包市場或將爆發(東興證券)
作為藥物研發領域社會分工專業化、風險平均化的產物,東興證券指出,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發外包(CRO)的服務範圍基本覆蓋了藥物研發的各個階段與領域,成為全球制藥企業降低藥物研發成本、縮短藥物研發周期、實現藥物快速上市的重要途徑。2017年,全球CRO市場規模431億美元左右,同比增速10.8%左右;國內CRO市場規模559億元左右,同比增速21%左右。
東興證券指出,受益於全球醫藥支出持續增長、藥物研發投入不斷加大和CRO市場占藥物研發費用比重的穩步提升,全球CRO市場以10%左右增速穩定增長,行業景氣度高。與此同時,受益於醫藥內生需求逐步釋放,醫藥創新政策不斷催化、一致性評價快速推進、全球CRO市場向新興市場逐步轉移,國內CRO市場騰飛在即,有望保持20%以上增速高速增長。細分市場,臨床前CRO由於業務分工高度精細化,核心技術與專業人才成為其行業主要壁壘;臨床CRO由於業務同質性較高,客戶資源積累和服務質量口碑成為其核心競爭力。
然而,東興證券同樣發現,不同於全球CRO的成熟市場環境,國內CRO市場規模相對較小,行業集中度相對較低。長期來看,透視全球CRO巨頭的發展路徑,加速國內外公司收購並購,實現縱向業務一體化、橫向業務國際化,是未來國內CRO公司向全球CRO巨頭發起沖擊的必經之路;短期來看,國內CRO市場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國內CRO公司有望通過提高人均單產等方式強化自身實力,提高現有業務核心競爭力,擴大品牌口碑影響力,在即將爆發的國內CRO市場中分享巨額收益。
東興證券認為,受益於CRO板塊整體的高景氣度,目前A股上市的CRO標的表現會普遍向好。基於當下行業背景,重點推薦關註昭衍新藥(603127.SH)、泰格醫藥(300347.SZ)、藥明康德(603259.SH)。
5.光伏分布式政策收緊靴子落地,行業投資機會顯現(中金公司)
4月24日,國家能源局發布2018年一季度能源生產運行情況。2018年的光伏發電建設的安排如下:①組織好領跑者基地建設:2017年組織開展了第三批光伏領跑基地建設,共10個應用和3個技術領跑基地(總計6.5GW)。目前,應用領跑基地企業優選工作已接近尾聲,技術領跑基地優選已啟動。按計劃今年預計投產5GW。下半年將適時啟動新一期建設;②實施好光伏扶貧:2017年12月下達了“十三五”第一批光伏扶貧項目計劃,總規模約4.18GW,全部為村級電站。今年還將適時下達“十三五”第二批光伏扶貧計劃;③推進分布式健康發展:今年擬安排1000萬千瓦規模。
中金公司認為,2018年分布式光伏擬10GW建設規模,短期壓力超預期,但是利好長期發展。2017年全國光伏新增裝機53GW中,分布式貢獻19GW,占比37%,同比大幅提升3.7倍。此次下達的10GW分布式建設指標(即納入補貼範疇)僅是去年的一半,有望降低可再生能源補貼的負擔。預計一季度的安裝指標主要還是來自去年,並且不包含戶用裝機,所以今年的實際分布式安裝量應該還在15GW左右,最終中國新增光伏裝機在40~45GW左右。
雖然對於補貼的項目政府希望嚴控規模,但是對於平價項目,政府也將沒有規模限制,因此利好技術先進,成本更低的企業。另外,中金公司認為光伏行業因為80%的產能在中國,其中一半市場需求在中國,另一半市場需求來自出口。從過去的行業發展看,單個市場的波動往往會隨著產品降價而被其他市場消化,因此預計全球裝機量增長不會減速,但是價格壓力會加大。
中金公司指出,光伏電價退坡速度加快幾成定局,幅度或高於市場預期。自2017年發改委調整價格以來,最近領跑者項目報價屢創新低,吉林0.39/度之後,青海更有0.3/度以下電價。因此看到政府正在加大領跑者應用的支持,將加速評價上網。若要維持相同IRR,預計造價下降給電價帶來10%~20%的下降空間。
隨著分布式光伏政策收緊靴子落地,中金公司認為整個行業上半年最後的利空已經出現,現在不宜過度悲觀,反而是行業的買入機會。看好今年有業績支撐的光伏玻璃板塊,推薦光伏玻璃龍頭信義光能(0968.HK);以及在分布式光伏建設方面具有豐富經驗的林洋能源(601222.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