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管局經過了整整一周的幹預,“港元保衛戰”終於初顯成效。
4月19日,3個月港元HIBOR由1.32071%升至1.33661%,為2008年12月以來新高。同時,港元兌美元升至7.8482,此前其一直逼近7.85的弱方匯兌保證。
截至4月19日,金管局共計出手13次,入市共買入513.3億港元,19日當日早間在紐約匯市出手兩次,最新一次承接101.73億港元,連同在淩晨四點左右買入的31.4億港元,兩次共承接133.13億港元,本周五銀行體系結余將降至1285.2億港元。
不過,多位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場保衛戰還未結束,如今3個月LIBOR在2.33%附近,港元HIBOR與其之間的利差仍然巨大,在這種情況下港元仍然存壓。“金管局預計要持續出手,直到利率進一步上升,使得此前做空港元的國際炒家退卻。”德國商業銀行亞洲高級經濟學家周浩告訴記者。
此外,他也對記者表示,今天之所以港元回升,也有交易方面的因素。“由於今天是周四,即期外匯交易是T+2交割,如果今天做交易,則要下周一才能交割,每天需要繳納3個點的融資成本,總計9個點,而如果這時做空港元,最大的利潤也就只有十多個點,因此對於空頭來說並不劃算,這也是今天港元上漲的原因之一。”
港元、HIBOR回升
4月12日,金管局12年來首度出手幹預。截至4月17日早間,金管局已經累計六天出手了六次,然而港元HIBOR仍不為所動,港元兌美元也牢牢地停在7.85的弱方保證。當時,3個月期HIBOR仍然在1.2%左右,在幾度幹預後也沒有提升,而美元3個月期LIBOR卻已經逼近2.4%,這一利差也使得港元越來越弱。
直到4月19日早間,港元HIBOR和港元終於有了起色。在經過了早間的兩度出手,7天港元HIBOR由0.42286%升至0.42607%,3個月港元HIBOR由1.32071%升至1.33661%,為2008年12月以來新高。
早前,港元兌美元遲遲無法升值的原因就出在HIBOR身上。“港元利率一直起不來,這體現為住房市場收緊後,各界對於港元貸款的需求較弱,而原本香港流動性就泛濫,外加美聯儲持續加息的壓力,HIBOR越來越低,導致港元也無法走強。”周浩告訴記者。
如今,利率起來了,匯率也將獲得一定支撐。此前,由於港元持續低迷,市場上甚至再度擔憂聯系匯率制是否能夠持續,港元對美元脫鉤的論調再度出現,不過金管局多次發聲力挺港元,稱“何懼之有”。
4月15日,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博客中指出,市場對港元流走無需過分擔心,香港擁有足夠財力應付資本流出。他稱,現在港元貨幣基礎約17000億港元,全數有美元資產支持,為資本流出提供極大緩沖。
根據聯系匯率制度,金管局會在7.75港元兌1美元的匯率水平時,從持牌銀行買入美元;當觸及7.85港元的弱方保證時,會賣出美元。因此在觸及7.85前金管局都沒有必要幹預。2005年5月18日,港幣從此前的1美元掛鉤7.80港幣的嚴格匯率固定轉向區間固定,並建立了7.75-7.85港幣浮動區間。此舉本意就是通過增加匯率彈性來增加政策彈性,從而減少幹預的必要。
截至當日午盤,香港恒生指數漲1.37%報30698點。盡管金管局為了支撐港元收緊市場流動性,但短期內港股仍然受到外部風險下降、脫鉤擔憂淡卻等利好因素的影響,不過中期而言仍有分析師擔憂港股可能受到流動性壓力。
流動性料持續收緊
不過,這場“港元保衛戰”可能還沒有結束。隨著油價暴漲、通脹預期回升,美聯儲加息進程料只快不慢,而港元未來“跟隨加息”的壓力並不小,流動性或持續收緊,這對全球各國而言都是如此。
陳茂波也表示,香港市民不應期望超低息環境無止境地持續下去,要慎重考慮能否應付貸款利息開支上升的情況。
某外資行外匯交易員對記者表示,金管局未來壓力仍然不小,因為港元貸款的需求處於低位,暫時利率無法大幅走升,因此需要金管局持續幹預、拉擡利率。
“其實,過去港元利率處於低位多年,但只有最近這段時間港元大幅走弱,這從某種程度也反映了有國際炒家集中沽空港元,導致港元下行壓力加劇,所謂‘墻倒眾人推’,也只有到港元利率大漲、國際炒家退卻後,情況才會有所緩解。”周浩告訴記者。
眼下,3個月期美元LIBOR為2.33%,港元HIBOR仍然存在1%的差距。理論上來說,香港沒有自身獨立的貨幣政策,因此港幣的利率應該無限趨近於美元的利率。
香港也有一個基準利率,其跟隨美聯儲的聯邦基金利率來作調整,此前幾次“跟隨美聯儲加息”其實加的就是這個基準利率,目前這一利率水平為2%。但現實中卻幾乎沒人使用這一利率來進行利率產品的定價,港幣真正的利率是HIBOR,而美元在海外市場真正的市場利率則是LIBOR,所以市場需要用HIBOR和LIBOR的利率走勢來研判市場的流動性。
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香港開始出現持續的資本流入,具體來看,金管局持有的基礎貨幣在2014年年中大約在1.2萬億港幣,而到了2016年年初,已經激增至1.6萬億港幣,而近期則趨近1.7萬億港幣。基礎貨幣的快速增長,表明資金流入香港。而入港的資金據信多數來自於中國大陸,無論出於對樓市股市的看好,還是中國企業出海的需要,香港是大陸資金最為青睞的目的地和中轉地。伴隨著資金的流入,香港樓市和股市持續升溫。但資產價格的上升卻沒有推升港幣的利率,這成為港幣貶值的最直接原因。
各界也預計,未來港元不會大幅升值,因為向來倡導“不幹預”的金管局只會“被動幹預”,將港元維持在弱方保證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