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3月一財首席調研:中國將加大對外開放力度

23位經濟學家對2018年第一季度GDP預測均值為6.79%,基本持平於2007年第四季度水平。具體指標預測方面,3月新增貸款、社融數據將較上月有所上升,M2增速保持平穩。消費將穩中有升,CPI同比增速將有所下降,PPI同比增速繼續收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所下降;春節因素仍然影響3月進出口數據,貿易順差較上月收窄。

經濟學家們對中國未來一個月經濟發展保持樂觀態度,2018年4月“第一財經首席經濟學家信心指數”為50.64,該數值已經連續二十個月位於50線上方。

3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0.743%,經濟學家們預計4月底人民幣對美元將由3月底數據(3月30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為6.288)貶值至6.3。

近期中美貿易關系不斷緊張,64%的經濟學家認為一旦貿易爭端升級為真正的貿易戰,將對國內相關行業帶來直接影響,經濟學家給出的建議主要為加大對外開放力度,推進包括服務業在內的市場開放。

信心指數:高於上月,維持50線上方

2018年4月“第一財經首席經濟學家信心指數”為50.64,較上月有所上升,該數值已經連續二十個月位於50線上方,表明經濟學家們對中國經濟發展持續保持樂觀態度。本月參與該項指標預測的經濟學家中僅有兩位給出了低於50線的回答,其余經濟學家都給出了大於50的預測,他們認為未來一個月中國經濟將處於景氣狀態。其中,德商銀行周浩給出了最樂觀的預估值51.2,興業證券王涵給出本次信心指數預測值的最低值49.5。

工銀國際程實認為,十九大至2018年“兩會”期間,圍繞高質量發展的總要求,新一輪改革大潮方興未艾。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途徑,亦是構建本輪改革框架的主要脈絡。從這一視角看改革全局,本輪改革綜合運用經濟金融體系改革、監管體制改革、政府機構改革等多重工具,在全要素生產率的每一個關鍵發力點均進行了針對性部署,形成齊頭並進、相互支撐的“全體系改革”。其改革範圍之廣、層次之多、力度之大、破立之深,已達到四十年一遇之量級,並在全球供給側改革競跑中占據領先位置。有鑒於此,本輪“全體系改革”將奠定中國經濟長周期反彈的堅實基礎。

GDP:2018年預期較2017年下調

2017年度GDP同比增速為6.9%,經濟學家們預計2018年中國經濟發展將面臨壓力,全年GDP同比增速將由去年的6.9%降至6.68%,其中,除了工銀國際程實和申萬宏源李慧勇以外,其他經濟學家都認為2018年GDP同比增速將較2017年度有所放緩,最低可能會降至6.4%。

經濟學家對2018年第一季度GDP增速也進行了預測,給出預測值的23位經濟學家中,有17位預計這一數據將較2017年第四季度的GDP增速保持穩定或略有上升,還有6位經濟學家認為第一季度GDP增速將放緩至6.7%。

瑞穗證券沈建光認為,3月經濟數據或延續1~2月動能,保持良好態勢使得一季度保持6.7%左右的增長。但展望下半年,他維持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判斷。首先,除了進出口上的高基數效應,貿易戰陰影下不論是戰是和都會導致凈出口縮小,凈出口對GDP的貢獻將比去年降低。其次,在政策收緊的背景下,投資預計將進一步放緩。

物價:3月CPI漲幅下滑,PPI增幅繼續收窄

3月CPI同比增速與PPI同比增速將於本周公布,調研結果顯示,受季節因素影響,經濟學家們對CPI同比增速的預測均值為2.55%,較統計局公布的2月值(2.9%)下降0.35個百分點。參與調研的23位經濟學家中,朝陽財富劉海影給出了最大的預測值,為3%,而最小值2.4%來自民生銀行黃劍輝、海通證券姜超、交通銀行連平、新時代證券潘向東和瑞銀集團汪濤。

3月PPI同比增速將連續五個月下降,經濟學家們的預測均值為3.19%,漲幅較統計局公布的上月值(3.7%)下降了0.51個百分點。其中預測最高值3.6%來自摩根大通朱海斌,而最低值2.7%則來自海通證券姜超和德商銀行周浩。

新時代證券潘向東表示,1~2月CPI累計同比上漲2.2%,屬於溫和上漲水平。進入3月,隨著春節效應退去,需求回落,主要農產品價格持續下跌。

2月最佳預測經濟學家3月預測(CPI):

王涵:2.6%

沈建光:2.5%

2月最佳預測經濟學家3月預測(PPI):

丁安華:3.2%

丁爽:3.2%

李慧勇:3.4%

潘向東:3.4%

徐洪才:3.1%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月消費穩中有升

調研結果顯示,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預測均值為9.85%,高於上月公布的1~2月數據(9.7%)。其中,10.2%的最大值來自渣打銀行丁爽和申萬宏源李慧勇,海通證券姜超給出了最小值8.5%。

海通證券姜超表示,從3月前三周的銷量來看,乘用車零售增速8.5%,較1~2月有所反彈,但是乘用車銷量增速回升主因是去年同期基數偏低,實際需求複蘇情況平平。受到限購和貸款利率上行的影響,房地產銷售增速持續回落,帶動地產相關消費下滑。由於前期居民加杠桿導致債務規模擴張,今年居民消費增速整體將上行乏力,預計3月份居民消費同比增速將回落至8.5%。

2月最佳預測經濟學家3月預測(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程實:10%

王涵:10%

工業增加值:較1~2月有所下降

調研結果顯示,3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預測均值為6.3%,較統計局公布的1~2月值(7.2%)下降0.9個百分點。其中,摩根大通朱海斌給出了最小值5.6%,朝陽財富劉海影和瑞穗證券沈建光給出了最大值7.1%。

申萬宏源李慧勇表示,從高頻數據來看,截至3月28日,六大電廠耗煤同比下跌2.7%,弱於1~2月的12.2%。高爐開工率降至62.6%。從主要的工業生產指標來看,3月工業生產較1~2月有比較明顯的降溫,預計與兩會期間限產以及元宵節落在3月、企業複工較慢等因素有關。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較1~2月有所下降

經濟學家們預計,3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均值為7.6%,較統計局公布的1~2月值(7.9%)下降0.3個百分點。其中,招商證券謝亞軒給出了最高值8.3%,海通證券姜超給出了最低值7%。

興業銀行魯政委認為,2月土地購置費用增速的跳升推高了房地產投資增速,但房屋施工面積增速出現了回落。展望3月,土地購置費對投資增速的影響將有所減弱。同時,3月偏高的螺紋鋼庫存數據反映建築開工不及預期,預計3月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可能下降至7.7%。

房地產開發投資:低於1~2月數據

調研結果顯示,3月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增速的預測均值為8.88%,較統計局公布的1~2月值(9.9%)下降1.02個百分點。參與調研的經濟學家中,招商證券謝亞軒給出了最高值10.2%,申萬宏源李慧勇給出了最低值7.5%。

交通銀行連平表示,前兩個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超預期反彈,但3月鋼材和水泥指數不支撐房地產投資繼續走高。隨著年初土地購置款影響因素減弱,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預計可能放緩至8.5%左右。

外貿:3月貿易順差較上月收窄

經濟學家們預計,受季節因素擾動,3月進口數據將高於2月公布數據(6.3%),預計將升至9.66%,出口數值預期為8.15%,較2月數據(官方公布的2月數據為44.5%)大幅回落。貿易順差將會由2月的337.4億美元收窄至222.85億美元,這一預測將在本周得到確認。

招商證券謝亞軒預計,3月出口負增長的可能性很高,春節因素仍然是主導因素:春節的滯後效應導致3月出口受影響,而去年同期由於春節較早,3月受影響很小。一方面較低增速可能與市場對“中美貿易戰”的擔憂形成共振,但另一方面,不排除企業對貿易戰的擔憂使其提前對美出口更多商品,對3月增速可能有邊際推升。隨著經濟活動的恢複,預計3月進口增速小幅回升,進出口節奏差異導致貿易差額大幅收窄。

2月最佳預測經濟學家3月預測(貿易順差):

謝亞軒:-50億美元

新增貸款:3月新增貸款較上月上升

經濟學家們預計,本周將會公布的3月新增貸款數據都將較上月有所上升,由2月數據(官方數據為8398億元)上升至11407.77億元。

海通證券姜超認為,在經歷了1月份季節性高增後,2月新增信貸量明顯回落。今年非標融資規模大幅縮減,表外轉表內可能帶動信貸規模小幅擴張,但是隨著房貸利率持續上升,居民的舉債行為將面臨巨大的挑戰,預計3月信貸規模小幅上升至12000億。

2月最佳預測經濟學家3月預測(新增貸款):

徐洪才:9000億元

社會融資總量:3月社融總量較2月上升

調研結果顯示,3月社會融資總量預測均值為1.61萬億元,較央行公布的2月數據(1.17萬億元)有所上升。其中,德商銀行周浩給出了最大值2.3萬億元,國經交流中心徐洪才給出了最小值1.1萬億元。

申萬宏源李慧勇預計3月社融將季節性回升,但社融仍將主要依賴信貸。由於監管對表外社融的限制,3月社融或難以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2月最佳預測經濟學家3月預測(社會融資總量):

祝寶良:1.5萬億元

朱海斌:2萬億元

M2:3月增速維持穩定

經濟學家們預計,3月M2同比增速將與央行公布的2月水平(8.8%)保持一致。其中,渣打銀行丁爽給出了最大值9.2%,興業證券王涵給出了最小值8%。

招商證券謝亞軒表示,M2是央行衡量宏觀杠桿率的重要指標,M2維持低增速仍有重要的宏觀意義,但之前快速下滑的股權及其他投資在今年前兩月同比降幅趨弱,因此預計M2同比或延續弱反彈的趨勢。

2月最佳預測經濟學家3月預測(M2):

黃劍輝:8.8%

謝亞軒:8.9%

利率&存款準備金率:4月調整可能性極小

給出存貸款基準利率預測的21位首席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到2018年4月末,存貸款基準利率以及存款準備金均不會發生變化。

交通銀行連平認為,基準利率保持不變,市場流動性總體保持穩定。未來一個月,貨幣政策的基調應該仍保持穩健中性。雖然中美貿易給未來國內經濟產生一些不確定性,但其沖擊程度尚未達到貨幣政策基調改變的程度。此外,由於金融去杠桿已經取得一定成效,相比近兩年同期市場所受流動性沖擊明顯減小。目前國債利率短期仍在利率回落軌道上,但10年期國債在3.70%附近應有較大阻力。綜合預計,國內基準利率會保持不變,未來一個月市場流動性整體適度。

匯率:人民幣月內將貶值

3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0.743%,經濟學家們預計4月底人民幣對美元將由3月底數據(3月30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為6.288)貶值至6.3,對年底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的預期則從上月底的6.47上調至6.39。

招商銀行丁安華表示,匯率方面,2016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與美元指數的相關系數超過90%;美元指數怎麽走,主要取決於美元/歐元匯率怎麽走,美元/歐元匯率又取決於美歐GDP增速差異。2017年歐元大幅升值,主要是歐元區GDP增速超預期,甚至高於美國(而之前以IMF為代表的國際市場都認為歐元區經濟增速要低於美國)。2018年,美元可能在開年下跌後,重拾升勢。因此,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年初下探6.2後,大概率要逐漸貶值,年末可能達到6.5左右。

官方外匯儲備:較上月回升

剛剛公布的3月官方外匯儲備較上月底數據(公布值為31344.8億美元)增加至31428億美元,稍低於經濟學家們的預測。

民生銀行黃劍輝認為,匯率因素方面,3月美元指數小幅下跌0.8%,主要因為非美元貨幣除日元外升值,其中日元對美元下跌0.4%,歐元、英鎊對美元分別升值1.1%、1.8%,將導致我國外匯儲備估值小幅上升;利率因素方面,貿易戰風險升溫整體有利於債市,3月,美國、日本、歐洲、英國國債收益率以下降為主,我國持有的各國國債價格上升;結售匯方面,3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震蕩升值1.0%,銀行結售匯有望順差。

政策: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將延續

王涵認為,經濟在二三季度可能面臨下行壓力。首先,中美貿易戰是最大的不確定性,但我們認為中美大概率會達成一致,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可能開放更大市場;其次,金融去杠桿對實體經濟的拖累作用或逐漸體現,地產、基建投資等都面臨資金來源問題。貨幣政策在整體上還將是穩健中性的格局,全年或體現出“緊貨幣緊信用”的情況,當然,具體節奏會受中美貿易戰發展的影響。

宏觀經濟熱點問題預測與判斷——中美貿易爭端

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3月22日簽署總統備忘錄,依據“301調查”結果,將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大規模征收關稅,並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並購,中美貿易摩擦升級。清明節前後,中美雙方繼續交鋒,分別公布擬加征關稅的商品清單。關於不斷升級的貿易摩擦將給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有11位經濟學家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們的判斷有一定分歧,有7位經濟學家認為雖然貿易戰一旦開打,將對國內相關行業帶來直接影響,但從中長期角度來看,對中國整體經濟的影響相對有限,另外4位經濟學家認為一旦貿易戰開打,中國經濟將受到顯著影響。

祝寶良認為,中美貿易問題是2018年中國面臨的主要問題。2017年,我國對美貨物出口占出口的19%,相當於我國GDP的3.5%左右。從美國進口占總進口量的8.4%,相當於GDP的1.3%左右,對美貿易順差為GDP的2.2%。如果加上轉口貿易,對美貿易順差占GDP的2.8%。我國對美國出口的價格彈性為0.70,進口價格彈性為0.45,如果美國對我國商品征收25%的關稅,我國對美出口額將下降16%左右,相當於700億美元。從最壞情況看,如果中美貿易實現基本平衡,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會降低約2.5個百分點,影響非農就業約1400萬人。對此,中國應按照“兩會”的部署,加快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和降低關稅政策的落實,適度擴大進口。立足於以打促談,對進口的美國大豆、汽車、飛機、電子元器件等威脅或征收關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9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