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成都談| 矽谷投資人眼中的2018 風口在哪?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1-29/1188117.html

每經記者 謝孟歡 攝影報道

網約車、共享單車、人工智能……風口不斷改變,資本、投資者也不斷“隨風奔跑”,追逐新的創業“風口”。

作為全球創新創業最活躍的地帶,矽谷的投資人、創業者對於新風口的把握堪稱“風向標”。1月29日,2018中美創新青年領袖對話暨北美科技創新項目天府新區行在成都舉行,一批“矽谷人”對國內外的投資方向、互動合作展開了討論。

投資人看好哪些行業?創客需要什麽條件?今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帶你通過矽谷人的“眼”看2018年哪些行業是風口。

矽谷投資人的熱點
20年後,人工智能將成為“大樹”

對於風口上的企業來說,如何飛得更高,離不開資本的加持。在初創企業的生命周期中,天使投資可謂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在矽谷有著一群十分活躍的天使投資人,“美國有著非常有活力的天使生態系統。”哈佛商學院天使基金會主席雅辛明-克里曼介紹,作為參與星巴克、谷歌、Facebook等成功案例的早期投資者,雅辛明-克里曼對於投資有著獨到的眼光。

數據顯示,2016年,美國幾乎多達90%的初期交易都是通過天使投資人提供資金的方式來完成的,總共金額達到240億美元,總共多達7萬名天使投資人參與其中。

活躍的投資市場,自然也有大量的創客企業,如何衡量和評估初創企業?“在完成一次投資之前,我們通常會接觸上百家公司,而那些尋求天使投資的公司中只有很少部分能獲得投資。” 雅辛明-克里曼表示,“是不是資本高效的公司”“是否擁有大而有前景的市場”“是不是有實力的創業團隊”,這些都是衡量一家初創公司的關鍵所在。

具體到行業而言,位於“風口”的行業便是資本所追逐的熱點所在。在GSV資本副總裁蔣犁看來,2018年的投資熱點則將是AI、機器人、區塊鏈等,“人工智能將會是新的‘電力’,所有的行業和企業都要學習如何應對人工智能的使用。”蔣犁說。

他舉例說到,“20年前騰訊、阿里等公司都名不見經傳,但今天卻長成了‘大樹’,成為全球知名企業。”在蔣犁看來,20年後,人工智能也將成長為“大樹”。“20年之後可能50%的所有工種都會被機器取代,對創業家來說代表著機遇。”

矽谷創客談痛點
氛圍是關鍵,“生態閉環”也很重要

“夥伴關系、生態環境、生態系統,這就是人們到北加州投資的驅動力。”在TriNet公司副總裁蒂莫西-漢森看來,對於初創公司發展來講,具備人才、資本配套、夥伴支持、硬件設施的良好生態環境相當重要。

作為在矽谷創業的公司創始人,Nonda公司CEO李佳對於矽谷的創業生態環境深有體會。“矽谷的創新創業氛圍無疑是全球最好的。”他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但對於一些華人創業者來說卻很難進入到矽谷的“生態閉環”之中。
李佳解釋到,整個矽谷幾乎是猶太人、印度人形成的“閉環”,有人做VC,有人做企業高管,有人創業,當創業者做不下去了,企業高管直接就把買回去,創客的風險就小很多。“但華人沒有這樣的生態閉環,因此華人創業者在矽谷的創業更加艱難。”

面對這樣的情況,李佳認為,“回國”創業的環境也很優越,“比如成都政府設立的北美創新中心,為企業提供硬件、資本、政策的支持,創客一下就能使上勁兒了。”

“成都去矽谷拉人回來,其實就相當於形成了跨洋的閉環,就是說科學家可以在海外創業,遇到困難需要資源的時候,以前在矽谷是找不到的,但現在可以回國找資源。”李佳告訴記者,這樣的跨洋“生態閉環”對於初創企業和政府來說是雙贏。

“在支持矽谷企業的同時,也把全球最好的科技人才以一種順暢的方式遷移回了國內,讓高科技人才在外流之後又實現了回流。”李佳解釋。

矽谷項目的標點
“把研發中心放在成都是靠譜的”

20年前,當被問到有機會去矽谷創業還是留在中國創業時?答案肯定是“矽谷”,而20年後,同一個問題,相信不少人的答案會變成“留在中國”。無疑,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無論是從經濟,還是從科技創新方面,中國正被全球投資人、創客看好。

“特別是在人臉識別方面,中國的技術是領先世界的,美國正在跟中國學習,想要跟上。”蔣犁如是表示,在作為創投人的他看來,“中國在未來的重要性和美國是比肩的”。

在當前新四大發明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網購不斷向全球拓展的同時,創客項目、創投資金也不斷向中國匯集,其中,成都便是眾多矽谷項目的目標之一。僅1月29日活動當天,就有9個項目在成都進行了路演。

“Nonda也準備將辦公室從矽谷搬回國內,並且想在中國設立一個幾百人的研發中心。”據李佳透露,當前Nonda在成都和深圳都進行了考察,“把研發中心放在成都是靠譜的。”

在李佳看來,成都的軟件人才環境已經達到了一個新高度。“15年前我在微軟的時候來過成都,當時覺得成都好像不太適合做軟件,這次來的時候就完全改變了。騰訊等好多公司都把研發中心放到了成都,這是翻天覆地的變化。”李佳告訴記者。

如果說,當年深圳所代表的的開放是面向大海,而如今成都所代表的就是以西部為中心,面向全球的新一輪開放。在此背景下,與矽谷投資人、創客的交流合作,也是成都進一步開放發展的體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7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