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毒魚橫行 嚴選四大「正」魚

2011-6-30  NM




港人愛吃魚,除了因其新鮮美味,更貪其夠健康,有研究更指港人每人每年平均食逾六十公斤魚,食量居全球第六。惟近日毒魚再度攻港,亂食魚隨時令身體出事。本刊今期為讀者嚴選四大「正」魚,更有註冊營養師教健康食魚之道。

香港食用魚品質一向令人擔心,含孔雀石綠、雪卡毒等毒魚禍延多年,浸會大學生物系近日有研究更發現,本港八成食用魚內含常用於傢俬或皮革製品的工業用原料 PFOS,過量攝取會影響生育,甚至窒礙兒童腦部發展。不過,報告同時指出有四種魚無事,包括鯪魚、木綿魚、烏頭和金錩魚,而食物安全中心的報告中亦同樣 證實該四種魚水銀含量較低,故是安心食用的四大「正」魚。有份參與該研究的浸大研究員溫衍婷解釋,此四種魚多於香港飼養,故環境和水質都較好,較少出事。

桂花魚最毒

浸大報告中PFOS含量最高的桂花魚,含多種化學物質,如二噁英、阻燃劑等,可說是毒魚之首。除桂花魚外,深水的珊瑚魚,如星斑等亦易有雪卡毒,本港多次 有人進食後出事。至於曾被百佳當作鱈魚賣的油魚同樣毒性極強,內含蠟酯,容易引致腹瀉。而吞拿魚則被多次驗出有過量水銀和重金屬,會影響神經系統,孕婦多 吃,更有可能影響胎兒發展。中文大學營養研究中心註冊營養師駱月雲指出,魚內含豐富蛋白質及奧米加三脂肪酸, 避吃魚如同「斬腳趾避沙蟲」,令體內營養失衡。故縱使毒魚襲港,只要識揀識食,食魚同樣可以食得健康。

貼士一:避吃魚頭魚皮

魚頭、魚皮、魚內臟和魚卵等部位多含較高毒素,而且脂肪和卡路里亦較多,故宜儘量少吃,「好似鯇魚膽咁,無論你點樣煮,佢內含嘅毒素都難以消除,所以唔好食咁多。」她又補充,三斤以上的大海魚亦較易有毒素,不宜多吃,故「全魚宴」亦可免則免。

貼士二:蒸魚最健康

魚要吃得健康,最好用清蒸手法烹調,一來最原汁原味,亦減少營養流失,「煎魚同炸魚落多咗油,變相高脂肪同高卡路里,肥上加肥。」

貼士三:每星期吃二百八十克魚

成人及十二歲以上小童平均每星期吃魚量標準為二百八十克,約兩個拳頭般大小。當中最好有一半分量為含油量較多的魚,如三文魚和鯖魚等,以達致均衡吸收奧米 加三脂肪酸的效果。孕婦更要切忌超過此標準,「孕婦抵抗力較弱,食得太多魚會增加中毒風險,容易影響胎兒,劍魚、吞拿魚呢類水銀含量高嘅魚最好少食。」

貼士四:核桃可代魚

如果怕吃魚出事,又或討厭吃魚,駱月雲建議,核桃、油菜籽、亞麻籽和豆油均含豐富奧米加三脂肪酸,可當作魚的代替品。此外,亦可以多吃牛奶、芝士和蛋等高 蛋白質食品,補回失去的營養。至於市面上流行的魚油丸,由於曾有報告指內含重金屬、鉛等雜質,故她認為少吃為妙,「始終都係加工食品,冇新鮮食物咁好。」 (馬梓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