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占領下一個交互入口,亮亮視野重新定義AR眼鏡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8/0117/166947.shtml

占領下一個交互入口,亮亮視野重新定義AR眼鏡
zhangxiaojunzhangxiaojun

占領下一個交互入口,亮亮視野重新定義AR眼鏡

人並不會被AI所替代,而是通過實時交互增強認知,達到共贏共處。

深度學習、邊緣計算、大數據……從概念喧囂,到落地產業,AI時代全面到來:

Vansen Bourne今年發布的《AI企業投資報告》顯示,年營業額超過5000萬美金的各類大中型企業中,已有80%在生產、服務中接入AI。據IDC統計,目前全球有90億臺聯網設備;2020年將達到300億;我國數據存儲量將達到約39ZB,其中30%來自物聯網設備的接入。據埃森哲預測,2020年,以人機合作為主的環境將在工廠中普及。

圖片1

2018年1月17日,亮亮視野在北京MeePark發布新一代AR眼鏡與人機協作平臺。

AR眼鏡GLXSS ME(Multi-Edition),為產業AI場景而設計,意在通過第一視角交互,實現多維度的連接、認知與協同。

產品具有強大的AI認知能力,搭載Movidius® Myriad視覺處理器,自主研發神經網絡推理框架,可輕松部署各類算法模型。

GLXSS ME僅重33.4g,直連主流手機與專業終端,即插即用,可滿足各行業需求。

GLXSS Live人機協作平臺,深入產業業務核心,服務於人。

戴上GLXSS ME即可接入平臺,實現人與人、人與數據的實時互通,人與設備、人與業務的多維度協同。

發布會上,行業領軍企業代表、頂尖院校教授、產業咨詢專家濟濟一堂;深入研討AR眼鏡的技術創新,以及人機協作對於產業智能化升級的價值。

圖片2

第一視角交互——AR眼鏡的突破點

亮亮視野CEO吳斐認為,AR 眼鏡行業的競爭一直有兩條線路:國際巨頭偏重於“生態全面”,而創新企業強調“業務專精”。

經過持續深入的需求調研,亮亮視野總結出AR眼鏡必須滿足的三大條件:

首先,要讓人戴起來,必須要輕;

第二,交互核心技術要標準化;

第三,要有完整的應用服務體系支撐。

逼瘋自己,克己至簡

GLXSS ME就是在此基礎上誕生的,充分實踐了克己至簡的設計哲學。

基於亮亮視野《智能眼鏡人體測量學知識體系》,團隊嚴密考量人頭與人眼的尺寸、運動與認知數據,確保佩戴舒適,適應95%亞洲人的瞳距。

33.4g的GLXSS ME,在結構與硬件設計上堪稱大師級工藝水平。

智能眼鏡僅由十幾個零件構成,核心零件均做到多功能複合應用;在小拇指大的電路板上,布置了近400個元器件,走線寬度達到業界極限的70um線寬,比頭發絲還細20%。

經過用戶實地測試,GLXSS ME的佩戴感受與普通眼鏡無異,可以保障用戶在八小時工作中全程舒適佩戴。

圖片3

艱難的核心技術標準化

AR的本質就是數據與現實的融合,而解讀現實的能力就是最核心的技術之一。

亮亮視野認為,作為輔助人的“視——聽——說”三大感官,最重要的視覺接口,它的認知能力就必須像人的眼睛一樣,實時、精確。

第一時間與人同步的認知接口,就是第一視角交互的價值。

基於這樣的初衷,亮亮視野潛心鉆研積極布局,首次將擁有AI能力的Movidius Myriad 2芯片用於GLXSS ME這類智能眼鏡產品中。

這顆只有9.5mm*8mm的VPU擁有超高效能功耗比,相對傳統架構,計算性能提升至10倍,而功耗僅為1/5。

業內皆知,基於Movidius的開發是極具挑戰性的,因為同時需要AI/視覺/嵌入式開發的綜合能力。

為了保障算法模型順利部署,團隊歷經數月磨礪,首先研發出能夠適配主流訓練框架的神經網絡推理框架,解決了部署難題,同時在芯片原有的計算速度上,再獲取到2.25倍的加速。

有了前端AI的加持,GLXSS ME可以勝任很多高精度的前端采集識別工作,包括前端人臉物體的采集和識別。以人臉識別為例:人臉檢測在FDDB庫上,100fp達到92.8%的準確率;人臉識別在LFW準確率達到99.4%。

沖破“最後一公里”瓶頸

一直以來,硬件公司都面臨著一個普遍的挑戰:客戶需要解決方案,而不僅僅是一個硬件。

亮亮視野很早認識到這最後一公里的重要和必要性,幾年來一直堅持第一線用戶調研、持續開發應用以及積極的布局生態合作。

亮亮視野針對工業、醫療、安防分別打造了出相應的第一視角交互平臺,如,基於第一視角的一體化合成作戰平臺。

這類方案確保了第一視角交互實現了從硬件到業務的真正打通。

很有意思的是,在商業應用的探索過程中,往往會找到技術的新突破點。

在亮亮視野開發企業應用平臺時,其中一個很關鍵的技術挑戰來自第一視角的遠程傳輸,因為在這之前,並沒有適合於AR傳輸的協議架構。

為此,亮亮視野投入到可以傳輸AR Streaming的協議開發,將GLXSS Live底層的流媒體平臺架構向AR Streaming的雙流架構升級。在已有的視頻流基礎上,依托AI與CV技術,把特征流和視頻流獨立開來,增加新的數據流傳輸閉環,實現雙向AR互動。

圖片4

此舉重新定義了流媒體與時間、空間的關系:

l 傳統的視頻數據:以幀為單位的、靜態的。

l AR Streaming的數據:以對象為核心的,每個對象都是獨立的、可交互的。

亮亮視野把它定義為:AR流。

最終,流媒體因為第一視角交互而被提升到了新的維度,讓AR交互真正走向智能。

圖片5

人機協作平臺連接產業AI,推動智能升級

目前,亮亮視野已經服務於通訊、制造、醫療、工程、交通等行業的領軍企業:

2017年,企業銷售額比去年增長10倍,平均一天就有1.2個客戶達成合作。世界500強客戶,占客戶總數的58%。跨國業務增長明顯,客戶業務遍及中國、美國、俄羅斯、德國、法國、荷蘭、波蘭、羅馬尼亞、北非、日本、韓國、新加坡、阿聯酋、泰國、孟加拉、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地區。客戶合作逐步加深,推動新業務模式的探索。

亮亮視野與必維國際合作,研發遠程聯合檢驗平臺,把全球6萬多名員工與後臺專家連接;並實現模式創新,建立多點跨國聯合檢驗;2018年,平臺還將融入必維的數字資產管理系統,實現實時監督與優化,邁向預測性運維。

在醫療領域,與宣武醫院合作,融入互聯網醫療診治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麗江基地,連通北京專家—麗江基層醫生—古城居民,服務分級診療業務中的遠程會診、遠程急救場景。

圖片6

在智慧城市領域,亮亮視野與合作夥伴聯合研發一體化合成指揮系統,整合人臉、車牌識別等解決方案,在上海浦東機場等大型交通樞紐管理系統中取得關鍵性作用。

分析產業市場,亮亮視野CEO吳斐認為,客戶衡量是否采用一項新技術的關鍵在於兩點:

一是,將以往用人成本+犯錯成本與新技術成本進行比較;

二是,衡量通過新技術能否帶來新的能力,在更大範圍區解決問題。

以GLXSS Live平臺的遠程指導業務為例,據不完全統計:

2017年,亮亮視野服務的大中型企業達100家以上,國內外業務比例約為2:1,客戶全年共完成遠程指導180,000次,節省成本84億元。

2018年,亮亮視野預計,服務大中型企業將擴展到500家以上,為客戶創造的價值,將從節約成本發展為增強效率與模式創新,客戶獲得的價值將發生指數級增長。

2018年,GLXSS Live人機協作平臺全面升級,以人為本,以AR眼鏡的第一視角交互為基點,深入客戶業務流程與產業AI架構,實現多維度的連接、認知與協同:

人與人:通過富媒體交互,建立連接,增強遠程協作能力。

人與設備:實時識別讀取物聯網傳感器信息,連接邊緣智能,實現人機合作。

人與數據:通過業務的標準化梳理、智能化分析—匹配,建立AR知識庫,導向預測性分析。

人與業務:接入企業業務體系與資源管理系統,優化決策流程,實現管理協同。

圖片7

亮亮視野一直以來強調技術—商業的雙輪驅動,在與客戶的緊密合作中共同進化。面對未來AI在各產業全面落地的大趨勢,我們相信:

AR眼鏡的第一視角交互能力,必將成為人機協作的契合點。

人並不會被AI所替代,而是通過實時交互增強認知,達到共贏共處。

亮亮視野AR眼鏡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3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