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率說我從來沒有離開過,或者說我自己覺得從來沒有離開過所熱愛的東西,我只是不想重複我已經做過的事情。
來源 | 筆記俠(ID:Notesman)
責編 | 清野
一、人一輩子到底追求點什麽?
我這個人很少往回看。大學里沒有主動給自己拍過一張照片,我的照片都是同學或其他人留下的,出去搞活動時他們拍的。我從小到大沒什麽照片,現在用的也是以前記者拍的那幾張。
很多人喜歡回顧過去,包括回顧我的過去,但我很少回顧。我不看過去,我甚至都不看現在,我只看前面有什麽需要我做的事情。
我一直在想怎樣做一些讓自己很興奮、讓大家很受益的事,但一直還沒有做出來。
別人可能覺得我很成功,但我覺得沒有做出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不算怎麽成功。
我並不是說自己有多麽高尚,就要做對人類有意義的事,但我確實想做一些真正讓自己感到興奮和快樂的事,就像我夫人說的,她覺得我對快樂的定義和別人不一樣。
我以前曾經享受過一件事情,就是做“網絡迪士尼”,但坦率說,最後做出的東西不是我要的東西。
2009年、2010年從業務看其實是盛大的第二個高峰,剛剛把遊戲分拆上市,拿進來十幾億美元,加上自有資金20億美元,財力沒問題。
當時我們遊戲的收入比騰訊還領先不少,因為我們運營能力特別強。
因為有錢,我當時還準備去買360和優酷、迅雷、YY等等,好像又可以再次回到高峰上。但生病後我意識到,就算可以把這些公司都買下來,再成為首富,又怎麽樣呢?
在2014年遊戲私有化、下市過程中,我決定完全賣掉所有股份,而不是趁著A股再賺一把。
你為什麽要重複一次?為什麽又要把2004年幹的事情到2010年、2014年又重新再做一次?好像比較沒勁。我覺得應該去想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
現在回過頭來,我覺得非常幸運。我一直跟同事員工說,如果你對現狀很滿意,你要感謝過去發生的一切,哪怕是挫折。挫折改變了我,最後達到了平衡。
我有時想,你再拿“首富”給我,我願不願意換現在的平衡狀態?不會。我覺得我都經歷過了。
當時受到媒體的聚焦,經常跑電視臺,但這本也不是我的成就感所在,而且這座山也很快就翻過去了。但現在支持腦科學領域的探索,才是真正尋找到了我的第二座山。我甚至覺得它不只是我一輩子的事業,而是一代一代的事業。
我有兒子和女兒,我跟他們說要像愚公移山一樣,這個奮鬥目標不是那麽輕易能實現的,它要充滿挑戰。同時,它一旦成功就會造福無數人類。這就是讓我非常興奮的腦科學。
二、創業者面臨的四種風險
“企業以人為本”,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對每一個企業都是重要課題。
企業作為牟利的商業組織,就是要把員工最本源的需求和最真實的東西進行還原,將工作背後的需求直接體現,在以“利潤最大化”和“財富和幸福最大化”為目的之間尋求到平衡點。
商業模式的本質就是讓人性得到釋放,歸根結底就是怎樣滿足人性需求,無論是對於公司內部的員工,還是對於用戶而言,都是如此。
人性之中的很多東西都是可以被商業所用的,例如根據用戶渴望所以創造了QQ,根據人們想表達渴望自己被認同的特質所以就做成了推特和微博。可以這樣說,偉大的商業基本上都是對人性的合理運營。
總的來說,有四種風險,或許今天的創業者也還在面臨同樣的問題:
1.技術風險。比如黑客攻擊等,這對於任何一個網絡型的公司來說都是不可避免的。
2.惡性競爭的風險。我們的競爭對手曾經舉報盛大偷稅漏稅,還有人舉報我們使用盜版軟件。於是我就得陪著檢查人員,到機房、到倉庫,把我們上百張正版的license(授權書)一張一張地點給他們看。
3.政策風險。網絡是個新興的行業,很多地方還有待國家政策的規範。
4.社會風險,也就是道德的風險。有些青少年玩遊戲上了癮,憤怒的家長和社會輿論也會把板子打到我們頭上來。
盛大專門發行過一張青少年限時卡,希望經銷商賣給十八歲以下的青少年限時卡,到了半夜十二點就把小孩子趕下網。
三、方向是雷達,成功渡過轉型期的關鍵
盛大的幸運和不幸是共通的,網絡遊戲這一新興領域,機會多,雷區也多,很多時候,盛大都處在暗流的中心,稍有不慎,便是全盤皆輸。
而且我的內心是有家國天下的情懷,網遊承載不了我的夢想。我每年上交國家利稅有1個億,如果這是在鋼鐵行業或者汽車業,一定會被當成大企業的典範而大加宣傳,而我卻不得不小心謹慎地收旗放簾,不敢對外多說一句話,所以轉型是早就在計劃之中的事情。
轉型唯一的問題就是方向問題。方向是雷達,越是大企業就越是要小心,無論如何充分地討論方向都不為過。
盛大有三次非常大的轉型:
第一次是2001年,盛大確立的規則是:遊戲按時間收費,在網吧抵達玩家,靠點卡和線上銷售系統實現支付。
第二次是2005年,盛大改變的規則是:遊戲不再只按時間收費,也可以按道具收費。這再一次成為中國網遊業所遵守的規則,按道具收費的方式成為玩家最歡迎的方式。
第三次是2007年,盛大的新規則是:開放自己的運營平臺,歡迎所有第三方遊戲開發商把自己的產品拿給盛大運營。並且,鼓勵創業,把研發者當做夥伴,與其分成。2009年,巨人、金山、騰訊等大公司響應,開放漸成氣候。
通過這些經驗,我發現:雖然轉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但只要方向準確,所有的問題並不是轉型產生的問題,而是轉型不徹底產生的問題。
盛大在商業模式轉型的過程中,遭到同行的反對、輿論的指責,甚至被華爾街認為無藥可救。
但是我們堅持下來,並且實現了在之後的九個季度連續兩位數的增長。只要你有經驗,有數據,有邏輯,同時有義無反顧的決心,充分抓住機會,就一定能夠成功地度過轉型期。
這些嘗試有些未盡人意,比方說以盛大盒子為中心的家庭戰略,其實就是現在企業都想要做的生態,可我們的激進之處在於:盛大在一個錯誤的時間,啟用了一支尚未準備好的團隊,在超前的階段,去執行一個正確的任務。
四、不要回頭看,惋惜自己喪失了多少機遇
盛大這段經歷讓我得以成長,也得以反思,事後我總結了三點:
1.自我實現的需求
熟悉我的人知道,我並不是特別喜歡錢的人。我之所以拼命掙錢,就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
當我們的財務跟我報告說,公司一天的收入超過了100萬,而那個時候我們只有100個人不到。這突然之間就好像是一種刺激,或者是警鈴:我到底想幹什麽?我現在在幹什麽?因為100萬這個數字足以讓我安於現狀了。
當時我只有三十歲左右,所以急需要有一個人來鞭策我,來讓我們每天去反省和思考,就像唐僧西天取經一樣,到了女兒國,有美女有金錢,你是選擇住下來還是選擇繼續往西天?
我們希望有人在邊上不斷督促說:你應該繼續往你取經的地方去,這才是你的理想。
這種誘惑力太強烈,我可以隨時隨地說:你來給我們做CEO吧,那我就變股東了,一句話就能把自己給解脫出來了。
但我的個性不希望在一個轉型過程當中把巨大的挑子往這一扔,然後說:我去享福去了。這種事情不是我會做的。
2.給員工創造空間
對我來說,最不容易的事情,是在現代企業制度管理下,看著別人把自己某下屬企業的經營做差了,而沒有再親自跳進去做CEO。
因為我知道,如果我這麽做了,他們的信心就被抹殺了。我不需要告訴每個人的未來在何處,我只給他們創造一個能夠自己掌握未來的空間。
這其實是更高等級的事情,不但要滿足員工的需求,還要讓他們實現自我價值。
比如,《征途》最初從盛大挖人的時候,我是有意見的。後來一看《征途》做得這麽好,我沒法對史玉柱有意見了。
我對公司的人說,這些人留在盛大能做出一款這麽高在線人數的遊戲嗎?做不到。既然做不到,那人家走就沒錯。
3.圍繞核心優勢進行戰略布局,做長久事業
在中國,十年、二十年仍能保持成功的企業已經很少了。這里最關鍵的就是如何圍繞核心優勢進行戰略布局:
首先,企業的理想是什麽?
其次,圍繞這個理想如何布局?
最後,布局後如何執行,如何利用外部資源加快落實。
在中國做企業應該是幸運的。韓國那麽小的面積都能有三星這樣的大公司,中國應該有更大、更成功的企業。
許多年前,我看到一個記者在報道盛大的時候,引用了一個印第安語,“如果我們走得太快,停一停,讓靈魂跟上來”。
我覺得它不僅適用於盛大,也適用於整個現在快速發展的中國。就是當我們的經濟飛速發展的時候,我們常常會覺得靈魂稍微滯後了一點,但是一個沒有真正靈魂的企業,實際上不能夠維持這樣的一種發展速度。
其實世界上沒有做錯的事情,永遠有時間。不要回頭看,惋惜自己喪失了多少機遇,也不要覺得自己當下尷尬,羨慕下一代的機遇,任何時候都有機會,關鍵是我們能否把握當下。
五、哪里接近我的目標,我就去哪里
至於投資地域,我覺得在我的眼中坦率說我不是那麽區分美國或者中國。在我眼中什麽樣的方式能夠讓我實現自己的目標(更重要)。
我的前40年,當然前20年更多的我是在創造財富,在創造財富的過程中為社會有所貢獻。
但是我一直在問自己,在中國都比我聰明的人很多,比我勤奮的人也很多,為什麽讓我能夠有這樣的財富?
我現在有了這樣的財富,我能做的事情,發自內心的來說是利用現在還年輕、有財富,為社會和人類做點事情。在這個這一點上,哪里能夠讓我更接近我的目標我去哪里。
美國在基礎研究上面比中國要領先。那我就要去美國找到這些優秀的科學家,包括一大批優秀的華人科學家,幫助他們發現我們人類的大腦的秘密。
但是我們中國在所有的這些基礎研究實驗,或者這些基礎研究的快速進步上面也非常快,那樣我也會回到中國來支持中國的科研和科學的進步。
從這點上面沒有美國和中國的區分,只有哪里。就用我以前的一個比喻,哪里離球門最近,哪里能幫助進球,我就應該出現在哪里,這就是我對自己的地理範圍的一個理解。
坦率說我從來沒有離開過,或者說我自己覺得從來沒有離開過所熱愛的東西,我只是不想重複我已經做過的事情。
我30歲就已經做到的事情,如果我40歲還在努力地做,我的個性我會覺得我自己的人生非常失敗。我從來沒有離開過,指的是我從來沒有離開過一直向前看的夢想。
我在做遊戲的過程中,每天看著成百萬的用戶,在這個社區里面忙忙碌碌,有打獵,有戰鬥,有結友。我像一個上帝一樣看著他們,任何一個數據的微調,他們都會發生劇烈的變化。
我就一直很感興趣,什麽讓他們發生了改變。我們的大腦到底是什麽給我們帶來了沖動,是什麽給我們帶來了快樂?
就像我在采訪中說到,我努力去奮鬥,我努力去玩遊戲,讓自己的等級讓自己的刀光下面加了一道美工的白光,這是不是我們人類的一種多巴胺分泌的根本的原因?
我想我會找到這個原因。我找到這個原因之後,一定會創造一種比現在的網絡遊戲更加讓人激動的未來的娛樂方式。
它會從人體的各種感官上來滿足你,不僅僅是視覺、聽覺還有觸覺、嗅覺、味覺。如果是這樣的話,最終只有大腦能回答這個問題,大腦能解決這個問題。
我們的matrix我們的黑客帝國,我們一個真正的我們無法分清虛擬和現實的世界,會被創造出來,呈現在我們面前,並且最終來回答我們的問題:我是誰?我如何認定我自己?
我自己都很難知道我們人類如何評價自己,我會努力,會向前看,會找出答案的。
六、人如何認可自己,如何評價自己?
至於怎麽評價我自己這個問題,坦率說我很少思考這方面的問題,因為我從來就沒有把自己的時間放在評價自己這樣一個我認為不是很有價值的問題。我所有的精力都在思考,怎麽往前看,從來不回頭。
腦神經這個詞翻成中文以後感覺有點神經其實標準是neuroscience。現在我偶爾也會冒一兩句英語,請大家能夠理解。這會是下一個往前看的東西。
如果我真要評價自己,那麽我是一個希望能夠在未來自己的幾十年內,為社會為人類真正做點有價值的事情的那麽一個追求者。
我想這種追求也可以說奮鬥,其實是我們每一位在座的在盛大工作過的,現在哪怕離開仍然向前看奮鬥不止的那些人們的共同點,也是我們共同的價值所在。
如果你轉換一下,把過往後悔變成一種興奮、幸福,變成一種我對人生價值認可,那麽今天我就可以坦然地坐在這里,這麽好的風景和自己的家人孩子一起,能夠生活的怡然自得。
人如何認可自己,如何評價自己?
如果我能夠對社會有貢獻,成為這樣的人,這就是我現在努力想定位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