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王興的進化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001/165450.shtml

王興的進化
接招 接招

王興的進化

富蘭克林是個很有趣的人,大家知道他放風箏去了解閃電的原理,他也是美國的開國元勛,也是個非常成功的商人,在媒體行業利用科技創新,他掌握印刷機的技術,所以又辦了報紙。

來源 | 接招(ID:itakethat)

作者 | 方浩

9月27日中午開始,關於美團點評新一輪30億美金融資的消息開始刷遍朋友圈。當晚,王興在母校清華大學進行了一場演講,他沒有談及融資的事情,主辦方也沒問。

1997年的那個秋天,當來自福建龍巖的青年王興走進清華校園的時候,他的師兄張朝陽正拿著美國天使投資人給的17萬美元籌備搜狐。20年後,師兄早已成為大佬,師弟的公司估值近300億美元。

演講前,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對王興說,終於見面了,已經入學20周年了,有什麽需要母校支持的嗎?這是下半年以來,王興第二次公開露面,上一次是回家鄉參加「金磚會議」,並做了主旨演講。當王興還是高中生的時候,他的另一位師兄已經在福建擼起袖子開始幹了。20年後,他們都在北京打拼了。這是一個屬於清華校友的秋天。

這次演講,王興沒談怎麽賺錢、怎麽融資、怎麽做成超級獨角獸,總之速效成功學一字沒提。就像這幾天媒體報道的那樣,外界把王興的演講核心歸結為三句話:別不太把自己當回事、別太把自己當回事、別太把別人當回事。表面上看,這是一位成功校友在向學弟學妹們兜售雞湯,但如果聯系著王興的創業經歷及其時代背景,可以說每句話後面都是一片洪水滔天。

王興

別不太把自己當回事。王興跟臺下的學弟學妹們說,你們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學霸,從小學到高中,都是第一,但來到清華發現,第一只能有一個。所以就要有人失去王位,還有人不得不做學渣——在清華里做學渣。有點坐在寶馬車里哭的意思。

上天入地之後,自暴自棄是最有可能的。但王興沒有。開學第一天做自我介紹,他上來就義正言辭地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驚出其他學霸們一身冷汗。後來混創業協會、舞蹈協會等社團,無論是在電線桿子上貼創業大賽小廣告,還是在舞蹈團跳舞,王興一直興致勃勃,充分把自己當回事。盡管他的成績全班倒數第五、他的下鋪兼後來的創業搭檔王慧文倒數第三。

2003年王興回國創業,第一個找的就是正在中科院讀研的王慧文。後者本科畢業時的成績不足以留校保研,又不能出國。王興說咱倆創業吧。這位電子工程系的下鋪問,你會編程嗎?王興說咱們可以學。後來做美團時,王興讓助理做一件事,問他,你會嗎?助理說,不會,但我可以學。這個故事王興在很多場合講過,但很少有人能理解,他是在講助理,還是講自己?

從2003年到2005年,這對清華「學渣」組合搞了十幾個網站,用「不溫不火「形容都過分。但沒有這兩年的試錯,也就沒有後來的校內網。段子里,青年恩格斯問青年馬克思:這事能成嗎?馬克思說:我特麽也不知道,先擼起袖子幹了再說。

那兩年是Copy to China開花結果的第一春:2004年,靠模仿 ICQ起家的騰訊上市了;2005年,靠模仿谷歌起家的百度上市了;此時,模仿C2C鼻祖eBay的淘寶已經把偶像逼到墻角。

如果一上來就認慫,就沒有日後的BAT,也就沒有Copy to China的風光無限,今天都覺得Copy to China模式很Low,但那是中國互聯網進化的唯一路徑,沒有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哪有1949的新中國?

對於年少的王興而言,先邁左腳還是先邁右腳無關美感,重要的是邁出去。邁出去還有可能拿到門票,邁不出去連喝西北風的機會都沒有。已經是倒數墊底了,還能壞到哪里去。

別不太把自己當回事,說白了就是要有【屌絲精神】。BAT三大掌門出身都不賴,但創業都是從一張白紙開始,經歷了從0到1的煎熬。沒有屌絲精神,這個過程走不完。什麽是屌絲精神呢?就是經打耐X。王興被之所以稱為打不死的小強,就是跌倒了爬起來的速度要比別人快。用時間換空間,遇到風口的機會當然要比別人多。重啟對於他來說就是一次簡單的人生操作,富二代出身,但不嬌氣。

屌絲精神的反面是太把自己當回事。往好聽里說這叫專註,說得難聽點叫傲嬌。紅杉第一次打電話過來,王興不知道紅杉是幹什麽的,他只在美國聽說過Sequoia Capital。這叫兩耳不聞窗外事。

紮克伯格

Facebook比校內網上線早一年,紮克伯格也比王興更早去見紅杉。小紮敢穿著拖鞋去,就沒想拿紅杉的錢。王興打車去見沈南鵬,臨時在車上寫一張BP,不是不想拿紅杉的錢,而是他的全部心思都在校內網上了,所以最後會把紙落在出租車上。小紮和王興都沒拿成紅杉的錢,但性質不一樣。中國不是美國,僧多肉少,你沒準備好拿錢,別人就搶走了。太把自己當回事的結果,往往就是別人不把你當回事。

我之前在《王興式宿命》一文中提到,過去十年,中國互聯網創業其實就三個超級大風口:社交、電商和O2O。電商在阿里之外,冒出個京東;O2O風口一起,BAT幹脆隱身了;只有社交幹來幹去還是一家獨大。

社交風口的起點是Web2.0,當時創業者也好,巨頭也罷,都在一個起跑線上,但到最後,王興遇到了陳一舟,程炳皓遇到了新浪微博,新浪微博遇到了微信。機會最終還是巨頭的。

為什麽?因為巨頭那幾年沒把自己當回事,創業者搞個什麽項目,巨頭立馬不知羞恥地跟進,騰訊全民公敵的口碑就是那時形成的。龐升東一度想幹掉QQ,沒想到51死的比開心網還快;王興想通過飯否實現王者歸來,他遇到的對手不再是陳一舟。當太把自己當回事的創業者遇上不太把自己當回事的巨頭,結局也就註定了。

04np-fyhfxph4211991

千團大戰最激烈的時候,我當時想做一個社交的選題,就聯系美團的PR朋友看能否和采訪一下興哥,畢竟他趟過很多坑,全身都是傷疤。沒想到王興一口答應了,和我聊了兩個多小時,關於團購一字沒提。最後我也沒出稿。

後來美團從千團大戰中活下來了。王興焦慮嗎?我覺得只要人心是肉長的,誰也不能夠免俗。當年友商瘋狂挖人,長三角團隊不穩。王興自己訂票只帶手機和錢包打飛的就過去了。晚上安撫玩上海團隊,又連夜跑到南京。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還是沒用,上海團隊還是被人家連鍋端。

之前做社交,純線上,自己做好產品能決定90%的成功。但O2O不一樣,需要線下線上都強,甚至線下要強於線上。你不僅要跟自己比,還要跟別人比。「當時的壓力很大,連軸轉,對於未來就是未知。「王興說。

一家團購行業最初排名五、六的公司,看著前面的友商一家家倒下,成為行業第一,是別人做錯了,還是王興做對了?當時有人喊出半年內赴美IPO的口號,融資快、砸錢猛,太把自己當回事。經歷過幾次失敗的王興,開始學會不把別人當回事,按照自己的節奏走。太把自己當回事的友商遇上不把別人當回事的友商,結局有了新的劇本。

從團購到外賣到酒店到影票再到出行,王興一直沿著O2O這條賽道走,這可能是唯一一條巨頭曾參與過但很快就失敗的賽道,最後只能躲在後面。為什麽?因為O2O不是Copy to China,沒有前車之鑒。團購也好,出行也罷,走來走去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O2O之路。巨頭想玩,但玩不轉,高朋倒下了,口碑也沒做起來,都是因為太把自己當回事。

演講結束,有人讓王興推薦一本書,他提到了《富蘭克林自傳》。「富蘭克林是個很有趣的人,大家知道他放風箏去了解閃電的原理,他也是美國的開國元勛,也是個非常成功的商人,在媒體行業利用科技創新,他掌握印刷機的技術,所以又辦了報紙。「王興說。

如果把富蘭克林看成一家公司,它一定是多元化的。那麽,是富蘭克林成就了自己的多元化,還是多元化成就了富蘭克林?

王興 美團點評 張濤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9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