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加長版黃金周旅遊收入破5800億 多元旅遊消費將重塑行業格局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0-09/1152625.html

【編者按】8天長假,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7.05億人次,旅遊收入突破5800億元,在連續多年爆發式增長奠定的高基數之下,依然雙雙保持了超過兩位數的增速……10月1日,全國鐵路單日發送旅客達到驚人的1502.5萬人次,創下歷史新高,而且自9月30日以來,連續9天單日旅客發送量突破千萬人次,依然平穩有序……長假期間600萬出境遊客奔赴88個國家和地區,中國的黃金周正日益演變成世界的黃金周,而支付寶、微信支付等便捷的手段讓“買買買”的節奏在海外也根本挺不下來……在剛剛過去的國慶加中秋“超級黃金周”里,各式各樣的大數據讓我們為國家、民眾的日益富強而無比興奮。盡管也有著“堵在路上3小時挪動兩公里”“景點全部拍的都是集體照”等各種段子和吐槽,但民眾高漲的出遊熱情依然為行業的飛速發展夯實了基礎,而高速公路等路網建設和景區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也為相關部門、機構帶來了各種機遇和挑戰。盤點這個火爆而擁擠的黃金周,雖然不能保證下一個長假就一定能滿足所有遊客高質量的出行需求,但只要堅持不懈地改善各種軟硬件設施與環境,相信未來的黃金周終究會越來越好。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旭

今年國慶“十一”黃金周可謂“雙節喜相逢”,打造出長達8天的“超級假日”。據國家旅遊局統計,2017年國慶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7.0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5836億元,按可比口徑前7天與2016年同比計算,分別增長11.9%和13.9%。

即使在假期進入尾聲階段,全國接待旅遊人次和國內旅遊收入依然實現兩位數增長。據國家旅遊局數據中心綜合測算,10月7日,當天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0.42億人次,同比增長17.6%;實現國內旅遊收入329億元,同比增長14.8%。

中國未來研究會旅遊分會副會長劉思敏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旅遊消費已經成為我國公民消費轉型升級的主要載體和路徑。“今年,旅遊消費‘大爆發’,一方面與假期時間較長有關;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國旅遊消費機會仍然不足,通過黃金周集中爆發的現象明顯。”



連續4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根據國家旅遊局數據測算,2017年,10月1~7日,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逾6.6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達5494億元。加上第8日,接待國內遊客人次累計超過7億,旅遊收入突破5800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國家旅遊局公布的數據進行統計並分析後發現,從2014年以來,我國“十一”黃金周旅遊收入已經連續4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2014年國慶期間,全國共接待遊客4.75億人次,同比增長10.9%,實現旅遊收入2453億元,同比增長15.7%;2015年國慶期間,全國共接待遊客5.26億人次,比2014年增長10.7%,實現旅遊收入4213億元,增長17.9%;2016年國慶期間,全國共接待遊客5.93億人次,同比增長12.8%,累計旅遊收入4822億元,同比增長14.4%。

而到了2017年,如果按照7天長假來計算,今年“十一”黃金周旅遊收入比2016年同比增長13.9%;如果按照旅遊局8天的預測值來計算,增速將超過22%。

劉思敏表示,今年的“十一”黃金周由於有8天假日,不少遊客會選擇中遠程旅遊。“相比於周邊遊,中遠程旅遊需要更高的旅遊消費支出,對於旅遊收入增加會起到較為明顯的影響。”

根據國家旅遊局的統計,10月7日,北京、天津兩個直轄市重點監測的旅遊景區接待遊客的數量均超過100萬人次,上海則達到88萬人次;而各省市當中,浙江省累計接待遊客數量達到780萬人次,成為最受遊客青睞的旅遊省份。

與此同時,國家旅遊局監測,從10月7日開始,中遠程遊客開始返程,旅遊市場平穩回落,但部分地區仍保持較高熱度。市區休閑和郊區旅遊開始成為消費主流。

針對近年來“十一”黃金周旅遊快速增長的現象,劉思敏認為,從1999年10月以來,國家開始實施黃金周制度,就進入到旅遊消費大爆發的時代。而2008年取消“五一”黃金周以後,“十一”黃金周更成為最受青睞的旅遊時間節點。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秘書長瑞法依表示,自2012年以來,中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的旅遊消費市場,也是全球最重要的旅遊目的地之一。“的確,2012~2017這幾年間,中國旅遊業有了飛躍性發展,正以新面貌向世界講述著中國旅遊故事。”

特色旅遊產品成為消費熱點

“紅色旅遊景點在黃金周深受遊客青睞。長假前5天四川紅色景區累計接待遊客104.43萬人次,鄧小平故居、朱德故里、巴山遊擊隊紀念館等紅色景區遊客絡繹不絕。”在介紹長假期間旅遊相關情況時,四川旅發委有關負責人做上述表示。的確,隨著旅遊消費的不斷升級,遊客們不再滿足於單一化的觀光遊覽,更多個性化、有特色的旅遊產品和旅遊項目成為遊客們熱衷的消費對象。

根據中國旅遊報的報道,10月2日上午9時,貴州省銅仁市梵凈山的8000張門票就已經全部售完。而貴州省的山地旅遊資源囊括了山地觀光旅遊、山地文化旅遊、山地鄉村旅遊等多種旅遊業態。

江蘇鹽城則推出綠色濕地生態、紅色“鐵軍”歷史、白色海鹽文化和藍色海洋風光“四色”名片,鹽城大豐區僅假期前三天就接待遊客34.06萬人次。紅色景點遊、山地健康遊、民俗文化遊等均成為“十一”黃金周旅遊消費的熱點。

劉思敏告訴記者,旅遊消費以物質消費為基礎,以精神消費為訴求,總體上更加傾向於精神層面的消費,而旅遊多元化會是未來旅遊消費的一個趨勢。“過去人們旅遊就是單純的走馬觀花,也就是觀光旅遊。如今更加註重體驗式、參與式的旅遊。未來,度假旅遊、以體育旅遊為主要載體的特種旅遊,還有文化旅遊等,會逐步進入人們視野,旅遊消費發展的方向也會更加多元化。”

據統計,當前我國的旅遊結構中,非景點旅遊占比約80%,住賓館飯店的遊客比重越來越少。國家旅遊局的調查顯示,黃金周期間選擇自己組織出遊的受訪者占總受訪人數的54.3%。自然風景、主題公園、名勝古跡等是自由行遊客最感興趣的目的地。

(實習生柳瑤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8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