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共享雨傘,資本棄兒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629/163855.shtml

共享雨傘,資本棄兒
鉛筆道 鉛筆道

共享雨傘,資本棄兒

吸引10余玩家入局,共享雨傘是一樁多大的生意?

來源 | 鉛筆道(ID:pencilnews)

作者 | 鉛筆道 

記者 | 邱曉雅

導語

共享經濟高潮依舊。繼共享單車之後,共享充電寶、共享籃球等新興共享產品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熱浪。

據艾瑞咨詢統計,截至目前,已有11家共享單車企業披露了融資消息,行業融資額已超60億人民幣。其中,ofo共享單車已完成D輪融資,摩拜單車已完成E輪融資。

共享充電寶也備受資本寵愛。據媒體報道,在兩個月時間里,共享充電寶行業對外宣布的融資總額已超12億元,入局者超22家。

相比之下,共享雨傘卻遭資本冷落。據統計,共享雨傘現有10余個玩家,只有5家獲得過融資,且均為天使輪。鉛筆道記者在報道魔力傘、JJ傘、共享e傘、oto四個玩家之後,特以此文解剖一下共享雨傘行業。

本文將要探討以下幾個問題:1、共享雨傘的市場規模及歷史由來;2、共享雨傘上遊供應鏈剖析;3、各共享雨傘平臺的優勢分析;4、共享雨傘盈利模式探索。

內容主要來自采訪,另根據部分媒體公開報道整理,論據難免偏頗,不存在刻意誤導。

行業較早期 市場規模待驗證

今年59日,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2016年度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共享經濟”市場規模達39450億元,增長率為76.4%。此外,“共享經濟” 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市場規模將逐年增長。

共享雨傘是共享經濟的一種新形態,主要是企業在地鐵或公交站、商業區等提供雨傘共享服務。運營模式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無樁”模式,另一種為“有樁”模式,前者可以隨用隨取,後者則需要找到固定借傘機。

盡管共享雨傘已有10余玩家,但由於行業處於早期,關於其市場規模,沒有相關權威數據。但根據采訪,記者搜集到兩種觀點。

其一、共享e傘創始人趙書平認為,共享雨傘每年的市場規模達200億元,雨天時用戶增速不低於200%,晴天時則不低於30%

其二、在春筍共享雨傘某高層看來,共享雨傘的市場規模是與出行市場掛鉤的。出行市場存在兩個選項,一是需要傘,二是不需要傘。前者同樣存在兩種可能,一是帶了傘,二是沒帶傘。

而用戶在沒帶傘時的所處狀態同樣影響市場規模。比如白領出地鐵一般會需要一把雨傘,但有車一族沒傘可能影響也不大。這是一個存量市場,在滿足存量之後,玩家還需要做一些增量部分。但從存量市場到增量市場,該高層並沒有很成型的結論。

共享雨傘是否是剛需且高頻的需求?關於此問題,唱衰者居多。有人認為,北方整體降雨少,而南方雖雨量多,但當地居民本身已經養成了隨身攜帶雨具的習慣。

國外星星之火未燎原 國內四大因素促誕生

從行業邏輯上看,共享雨傘是從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等衍生而出的。它是一個標準化服務的分時租賃商業形態。

從全球範圍看,其它國家也有一些類似的業態。

一、瑞典、挪威。瑞典受地中海氣候影響,挪威則受溫帶海洋性氣候影響,某些季節下雨頻繁。於是,兩國便誕生了市政工程式共享雨傘,用戶可以通過刷市民卡的方式使用雨傘。

但這只是星星之火,並沒有形成燎原之勢。由於移動支付程度以及信任體系的不成熟,共享雨傘並未被商業挖掘。

二、加拿大。其共享雨傘項目名為UmbraCity,在大學試點運行。它打通了校園卡,用戶刷卡即可借傘,還傘也是通過設備自動歸還。

從國內看,香港也有共享雨傘的業態。不同於內地有樁或無樁式的兩種投放方式,香港的Umbrella Here則是通過與陌生人分享雨傘的機制,聚集陌生人從而擴大社交範圍。用戶只需發出一個信號,就能告訴他人自己願意分享雨傘。

而共享雨傘之所以在國內誕生,或許離不開以下四個因素。

一、經濟水平提高。艾瑞咨詢《中國共享單車行業研究報告 》顯示,2016年國內GDP增長至74.4萬億元,經濟總量呈增長趨勢。

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據艾瑞咨詢統計,整體智能手機保有量穩步提升,2016年智能手機滲透率已達到 75.7%,智能手機成為多數用戶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之一,居民移動支付的習慣也隨之逐步養成。

52.webp

 註:本圖片來自艾瑞咨詢

第三、降雨量。雨傘不像單車隨時隨處可騎,天氣影響其消費頻次。地理國情監測雲平臺結合2000-2010年各地區地面氣象監測站數據,應用氣候數據空間插值軟件Anusplin預測全國年降雨量分布數據成果,得出全國各個省市自治區降雨分布圖。

53.webp

 註:內容來自地理國情監測雲平臺

我國年降水量空間分布的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東南沿海的廣東、廣西東部、福建、江西和浙江大部地區年降水量為2000~3150毫米;長江中下遊地區為1000~1600毫米; 淮河、秦嶺一帶和遼東半島年降水量為800~1 500毫米;黃河下遊、渭河、海河流域以及東北大興安嶺以東大部分地區為700毫米左右;新疆塔里木盆地、吐魯番盆地和柴達木盆地降雨量最少。

而共享雨傘最初誕生於降雨量較多的南方。其降雨天數多超過100天,比如深圳的預計為136天,廣州為143天,珠海為146天。

第四、市場痛點。在oto創始人劉開儉看來,盡管每個家庭都有多把雨傘,但傘到用時方恨無。每到用傘時,手頭上總是缺的。再加上雨傘不方便攜帶,且即便是少雨之城,也有遮擋紫外線的需求。

上遊制傘企業多為OEM模式

54.webp 

共享雨傘產業鏈的逐漸發展離不開上遊供應商,原因是供應商的能力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企業的產品量產能力以及更新叠代速度。據某上市公司財報顯示,我國雨傘制造業存在以下特點:

第一、成品傘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80%,制傘企業超過2000,年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規模的企業有200多家,年銷售收入超億元的制傘企業30多家,主要集中在福建、浙江兩省。

55.webp

 註:圖中信息來源於網絡

第二、從市場競爭的格局來看,目前銷售收入低於500萬元的中小型制傘企業占到國內制傘企業總數量的90%它們主要運用傳統工藝,使用傳統材料生產一般用途的晴雨傘,產品同質化嚴重,品牌效應不明顯,銷售手段普遍為低價傾銷。

第三、我國晴雨傘行業多采取OEM經營模式,少數優勢企業正提高自主品牌在業務格局中的比重,逐步由單純貼牌生產企業向品牌經營商轉變。

根據真格基金合夥人李劍威的說法,共享單車是將自行車從買賣關系變為了服務關系,即把傳統的一次性自行車銷售轉為持續的現金流。這意味著未來傳統的自行車生產商將成為OEM工廠。就像在摩拜、ofo等共享單車出現之前,人們對於自行車的印象在捷安特、永久、鳳凰等品牌商身上。

這一理論或許也適用於共享雨傘。有行業人士稱,未來為數不多的雨傘品牌商將退居幕後,沖在前方的將是共享雨傘等運營平臺。

無樁、有樁運營哪家強?

56.webp

 註:圖中信息來源於網絡

oto外,共享雨傘多以押金+租金方式運營。其中,春筍押金較高,為59元。押金不能用作使用計費,用戶需額外充值。關於收費方式,除了共享e傘,與共享單車類似,根據撐開傘的使用時長收費外,其它為從借到還的時長計費。

以上玩家中,只有共享e傘為無樁投放,其它的多與商城、寫字樓、地鐵等合作設樁投放。無樁投放能省去智能借還設備的成本,也為用戶使用提供了方便。但政府對此的態度並不明朗,6月22日,當5萬把共享e傘現身杭州街頭,卻遭到了城管執法人員集中清理。相關執法人員稱,共享雨傘在戶外公共區域投放時,存在占用公共設施的情況。

僅五玩家融資 且處於天使輪

57.webp

 註:圖中信息來源於網絡

如圖所示,共享雨傘領域已有10余玩家。其中,JJ雨傘、魔力傘、共享e傘、春筍、橙傘等五個玩家獲得過融資,且均處於天使輪階段。

相比於共享單車及共享充電寶的熱情追捧,資本對於共享雨傘相對冷靜。

誰用戶量多 誰使用率高

58.webp

註:圖中信息來源於網絡

衡量幾大玩家做的好壞與否的關鍵指標為:用戶量及使用率。就目前情況來看,共享e傘圈地速度較快,已有超過15萬用戶,並覆蓋超過4座城市。

一方面,這或許得益於資源優勢。就在不久前,本來打算投資JJ傘的大地走紅傘業有限公司,找到共享e傘,了解後表示願意投資,300萬現金,1000萬支雨傘,總價值為3.6億元。有了這樣的資源支持,共享e傘也便少了些後顧之憂,這也給快速複制提供了可能。

另一方面,據共享e傘創始人趙書平介紹,他沒做過任何推廣。這與他投傘看天氣有關。一般他會在下雨的前一天晚上或雨天晚上投放,這樣子第二天一早,共享雨傘的吸引力很大,獲客便成了自然而然。

共享雨傘的盈利模式

如今,雖然合適的盈利模式仍需探索,但就目前形勢來看,共享雨傘行業的盈利模式無非三種。

一、押金。在新華網的報道中,知名IT評論人磐石之心認為,押金是共享經濟企業看中的盈利點之一。“押金帶來的巨大資金沈澱,讓他們不擔心物品損毀、不還等問題。比如共享單車,只要一輛單車有5個人繳納押金,就夠了買車的成本。然後再把這些長期沈澱的押金用作理財,即可獲得盈利。至於共享物品使用的收入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二、租金。以共享e傘為例,租金為半小時0.5元,平均使用時長為1小時,單次消費為1元。

三、廣告。春筍高層覺得未來該行業一定是不收押金的。就像共享單車逐步取消押金一樣,共享雨傘亦然。接入芝麻信用後,用戶即可免押金使用雨傘。

在他看來,雨傘是一個天然的廣告媒介。相較於單車和充電寶,雨傘成本低而不低頻,可覆蓋室內室外雙場景。而廣告收益其實會有三個入口:用戶借傘時的自助設備、傘面或傘內、手機App或服務號頁面。

如今,共享雨傘行業發展還處於早期階段。記者采訪發現,多數入局者對於市場規模有多大仍不明確。他們還在摸索中前行,比如oto創始人劉開儉,他還在嘗試到底是免費好還是付費好。

關於市場上爭議的點:共享雨傘是否是偽需求,還亟待市場驗證。

正如春筍高層所說,共享雨傘是一個無門檻的行業。玩家只有借助資本的力量快速跑馬圈地,才能成就贏家。這會掀起燒錢大戰嗎?

共享雨傘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347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