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財政部副部長:要創新融資模式,帶動私營部門參與“一帶一路”

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5月17日在北京表示,“一帶一路”建設,根本還是要靠市場的力量,充分發揮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各類企業的主體作用。

史耀斌說,對政府來說,除提供政策對接、法制保障和信用支持外,還應積極做好引導服務工作,為各投資主體特別是私營部門參與創造條件和良好環境。

17日,財政部國際財經中心舉辦“深化夥伴關系,實現聯動發展”國際研討會,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及私營部門就如何充分發揮多邊開發機構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作用,深化政府部門、多邊開發機構、金融機構、機構投資者及私營部門間的夥伴關系,動員更多資源協同推動“互聯互通”建設等議題進行了討論。

史耀斌在研討會的開幕式上表示,全球經濟複蘇乏力,各方普遍認識到應尋找新的增長動力以實現包容增長,而包容增長需要聯動發展,聯動發展的關鍵在於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這既是全球和區域發展的迫切需要,也符合多邊開發機構的宗旨和政策,更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希望實現的重要目標。

“‘一帶一路’沿線直接涉及60多個國家,這些國家發展水平不一,經濟基礎較弱,資金缺口很大,單靠任何一個國家或主體遠不能滿足其發展需要。正如中國財政部肖捷部長前天所講的,融資瓶頸是實現互聯互通的突出挑戰。解決好融資問題,對於促進沿線國家經濟社會包容性發展,對於順利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史耀斌說。

在剛剛結束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資金融通方面取得了多項務實成果。中國財政部與26國財政部共同核準了《“一帶一路”融資指導原則》;與世界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新開發銀行、亞洲開發銀行、歐洲投資銀行、歐洲複興開發銀行六方共同簽署了《關於加強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相關區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史耀斌表示,這兩項重要成果將為今後各方深化融資合作打下良好基礎。此外,國內金融機構還與相關國家簽署了一系列項目融資、合作協議等。這些成果對打造“一帶一路”長期、穩定、可持續、風險可控的多元化融資體系,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本次高峰論壇上財政部與六方共同簽署的諒解備忘錄,將在五大領域開展與“一帶一路”倡議相關的合作,包括:加強對基礎設施和互聯互通項目的支持,建立穩定、多元、可持續的發展融資機制以及改善營商環境,加強協調與能力建設,支持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可持續發展目標及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的落實等。

史耀斌建議,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中投公司、絲路基金等,一方面要積極參與重要領域的重點項目建設,發揮好示範效應和引領作用;另一方面要不斷創新融資模式,與多邊開發機構以及私營部門合作,推動平行融資、三方合作、多方合作等不同合作方式的落地,帶動私營部門和沿線國家的更多投資主體參與進來。

本次研討會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剛剛閉幕後召開,將有力推動落實峰會相關成果,促進資金融通長效機制的形成。多位與會代表表示,融資瓶頸是實現互聯互通的突出挑戰,面對巨大的融資需求,各國政府部門、多邊開發機構、金融機構、私營部門以及機構投資者等各方需加強協作,創新投融資方式,發揮好政府和市場兩種力量,帶動更多資源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中來。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5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