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向絲路基金新增資金1000億元人民幣,鼓勵金融機構開展人民幣海外基金業務,規模預計約3000億元人民幣……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4日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引來陣陣掌聲,當習近平宣布中國加大對“一帶一路”建設資金支持的具體內容時,掌聲可能是當天最密集的。
國家主席習近平14日在北京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並發表題為《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主旨演講
中國財政部國際財經中心主任周強武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新資金支持方案,是此次峰會的一大亮點,“新的增資表明絲路基金將在日後承擔更重要的作用。”
當天,“一帶一路”融資機制建設方面還迎來了兩個具體成果:中國財政部與26個國家的財政部門達成共識並共同核準《“一帶一路”融資指導原則》(下稱《指導原則》);中國財政部長肖捷還與世界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六家多邊開發機構就加強“一帶一路”相關領域合作簽署了諒解備忘錄。
“一帶一路”金融合作網絡已經初具規模。
解決錢的問題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召開是中國從規模到質量、從理念到行動都前所未有的“主場外交”,而這一“主場外交”已經遠遠超越了外交層面,覆蓋了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全方位國際合作。
習近平在發表主旨演講時強調,堅持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
年利達律師事務所中國區管理合夥人方健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旨在溝通、交流和達成共識,從而獲得國際社會包括投資國和東道國的理解和支持,這是一帶一路投資和建設的基礎, 有利於中國企業在該地區的投資和貿易。
柬埔寨經濟財政部部長安蓬·莫尼拉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中國是柬埔寨最大的基礎設施投資夥伴之一,柬埔寨十分重視中柬夥伴關系,也很高興能夠參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這能夠深化互聯互通、刺激我們亞洲地區經濟的可持續增長。
巴基斯坦財政部長達爾表示,巴基斯坦非常高興能夠成為支持“一帶一路”倡議的一分子,會繼續與中國和其他倡議的支持者協同合作。這是一個很好的計劃,不僅能夠連接起這個地區,最終還能夠將其與世界連接起來。
出席高峰論壇的代表
有了越來越多的共識後,足夠的資金保障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關鍵點之一。
習近平14日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表示,融資瓶頸是實現互聯互通的突出挑戰。中國同“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和組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金融合作。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已經為“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的9個項目提供17億美元貸款,“絲路基金”投資達40億美元,中國同中東歐“16+1”金融控股公司正式成立。
習近平在演講中介紹,這些新型金融機制同世界銀行等傳統多邊金融機構各有側重、互為補充,形成層次清晰、初具規模的“一帶一路”金融合作網絡。
習近平在演講中表示,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血脈通,增長才有力。我們要建立穩定、可持續、風險可控的金融保障體系,創新投資和融資模式,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建設多元化融資體系和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普惠金融,完善金融服務網絡。
此次峰會開幕式上最吸引眼球可能也是獲得掌聲頗為密集的是,習近平表示,中國將加大對“一帶一路”的建設資金支持。
具體包括,中國向絲路基金新增資金1000億元人民幣,鼓勵金融機構開展人民幣海外基金業務,規模預計約3000億元人民幣。中國還將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下稱“亞投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世界銀行及其他多邊開發機構合作支持“一帶一路”項目,同有關各方共同制定“一帶一路”融資指導原則。
周強武認為:“絲路基金本身就有400億美元的資金,再加1000億人民幣的增資,這是在中國乃至全球層面上唯一一個直接服務於‘一帶一路’的融資平臺。宣布這樣的增資使得其融資的能力得到提升,絲路基金將在日後承擔更重要的作用。”
在演講中,習近平還宣布為中國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將分別提供2500億元和1300億元等值人民幣專項貸款,用於支持“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產能、金融合作。
周強武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中國的政策性銀行即中國進出口銀行和開發性金融機構即國家開發銀行,這兩大銀行將是一帶一路融資機制的生力軍、主導力量,“它們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就有大量的投資,這兩大金融機構過去在基礎設施、能源、交通等大型項目的投資積累了很多經驗。有了這樣一個新的規模,它們發揮的作用會隨之遞增。”
合作趨向緊密
峰會期間,“一帶一路”在融資機制建設方面的一個具體成果就是,中國財政部與柬埔寨、智利、埃塞俄比亞、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瑞士、土耳其、英國等26個國家財政部門達成共識並共同核準了《指導原則》。
《指導原則》是各方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首次就資金融通問題制定的指導性文件,主要目標是本著“平等參與、利益共享、風險分擔”的原則,推動建設長期、穩定、可持續、風險可控的多元化融資體系。參與各國積極支持相關國家政府加強政策協調,完善融資環境,充分發揮市場力量動員多渠道資金,通過推動金融創新和密切金融監管合作,更好服務於相關國家融資體系建設。
柬埔寨就是《指導原則》的首批簽約國之一,柬埔寨還是中國提出倡議籌建成立的亞投行的創始成員國。
莫尼拉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最近與亞投行行長金立群專門就如何共同合作吸引私營部門來投資柬埔寨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提高生產率進行過討論。
方健強調,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倡議的響應國政府認可“一帶一路”倡議,主動對接中國投資,給予政策和法律上支持,非常重要。
習近平同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代表們合影
除了《指導原則》,5月14日,肖捷部長代表中國財政部與世界銀行行長金墉、亞投行行長金立群、新開發銀行行長卡馬特、亞洲開發銀行副行長格羅夫、歐洲投資銀行總局長拉盧、歐洲複興開發銀行秘書長恩佐在北京共同簽署《關於加強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相關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多邊開發銀行是推動國際發展合作的重要力量,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發展夥伴。財政部已與這六家多邊開發銀行達成共識,共同加大對基礎設施和互聯互通項目的支持力度,努力為“一帶一路”構建穩定、多元、可持續的融資機制。為落實上述領域務實合作,財政部還將聯合多邊開發銀行設立多邊開發融資合作中心。
方健也認為,與多邊機構的合作也是建立風險共擔機制的一個重要方面。與多邊機構的合作還解決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動員並充分利用國際資本市場和民間私人資本,共同為建設“一帶一路”提供資金支持。
對於具體可操作的方式,在方健看來,吸引更多國家支持提供融資和投資可以幫助解決資金短缺。
“在商業層面,要積極以市場方式推動項目的投資融資,從而吸引更多商業機構參與。同時積極開發融資渠道和產品,分散具體投資項目的風險,這方面上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可以起一個領頭作用。”方健說。
(第一財經實習記者黃曉婷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