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新華社:市場“炒殼”熱情下降 但市場仍待各方機制完善

A股上市公司2016年年度業績在日前公告完畢,數家企業實現“摘星脫帽”。新華社今日發布文章稱,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監管層對兼並重組、突擊增長等“保殼”手段的監管加強,市場“炒殼”熱情有所下降,但要讓“炒殼”真正成為歷史,市場邏輯回歸價值投資,還有待各方機制的完善。

幾家歡樂幾家愁 “保殼”大戰招數多

年度報告收官後,“披星戴帽”的上市公司進入“清算”期。Wind資訊數據顯示,自2017年1月1日至今,已有38家A股公司通過兼並重組、做強主業等多種方式,成功撤銷*ST或撤銷ST。為了“保殼”,不少上市公司使出渾身解數。

通過賣房、政府補貼扭虧為盈,是“保殼”最直接手段之一。如,亞星化學將廣州、上海、成都等地的房產出售給全資子公司;人人樂將長沙福邸物業項目以總價4.36億元出售給控股股東深圳浩明;中發科技和中原特鋼則獲得千萬元級別的政府補貼,為企業的“脫星摘帽”助了一把力。

另一些公司選擇卸下“包袱”,轉讓部分效益不好、嚴重虧損的資產或股權。如,八一鋼鐵在去年底將全資子公司南疆鋼鐵的100%股權以30.07億元的價格轉讓至控股股東,使凈資產轉為正值;獐子島、恒立實業、神火股份等都在年報中將子公司全部或部分的股權轉讓列示為扭虧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過資產重組輸血實現扭虧是A股常用的“保殼”之法。如,*ST煤氣在去年底完成資產重組,控股股東由太原煤氣化變更為晉煤集團,盈利水平實現大幅提升並扭虧為盈;*ST宏盛也在2016年通過資產重組實現資產的低質換優質,扭虧為盈。

國元集團資本運營部研究員胡流雲認為,通過資產變賣、政府補貼等花樣繁多的方式“保殼”,或許可以使當年不出現虧損,但這始終不是上市公司實現長遠發展的有效方案。

Wind資訊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摘星脫帽”的上市公司中,20家上市公司符合摘帽條件,18家符合摘星條件;同時,有53家A股上市公司被實施退市預警。

監管頻亮劍 嚴查“保殼”中的違法違規

臨近歲末部分上市公司異乎尋常的“保殼”熱情,早已被監管納入視野。據不完全統計,僅2016年12月26日至30日,滬深兩市涉及“保殼”相關事項的問詢函便有39封之多,ST山水、華菱星馬等公司都因涉及多種“保殼”方式被問詢。

梳理問詢函的內容發現,監管層重點關註上市公司通過變更會計處理獲得業績逆轉、通過變賣資產借以扭虧為盈、通過關聯交易進行利益輸送等行為,對年末“突擊創利”也進行了許多關註。如新華龍和ST南化均因為出售資產或債權而被交易所追問等。

除了對上市公司本身嚴格監管,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也成為監管部門緊盯對象。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去年以來,滬深交易所向年審會計師事務所和年審會計師發出的提請關註函超百份,通報相關公司關註的重要會計問題,做到提前“打預防針”。

除了發函問詢關註個案,證監會更通過修訂上市公司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築牢制度底線,這也被視為監管層抑制“炒殼”放出的“大招”。新修訂的管理辦法逐一明確了鎖定期限、配套融資、停牌時間、剛性退市等要求,通過增加時間成本等手段降低“殼資源”炒作空間。

數據顯示,去年證監會共召開103次並購重組委會議,審核275單重組方案,其中有24單重組方案未獲通過。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市場不斷擴容、監管手段趨於務實,“殼資源”貶值將成為大概率事件。

市場邏輯回歸價值投資 仍須完善相關機制

上市資格稀缺、上市周期冗長,決定了“殼”始終是A股市場上的“緊俏資源”,瀕臨退市的上市公司“保殼”意願強烈在所難免。此外,層出不窮的“借殼”故事,以及反複上演的“烏雞變鳳凰”神話,也讓產業資本和投機者對“殼資源”趨之若鶩。

值得註意的是,今年以來A股市場的投資風格已經出現不少轉變。以往受追捧的“殼資源”、概念股遭到不少機構、股民拋售,股價表現也相對較差,大多跑輸大盤,一批業績優良、分紅穩定的“白馬股”開始吸引資金集結。

北京品今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首席顧問仇彥英分析認為,新股發行提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擬上市企業的借殼沖動。在重組新規完善監管的基礎上,監管層重拳出擊“忽悠式重組”,也令“殼資源”的價值大打折扣,市場“炒殼”熱情顯著降溫。

不過在業界看來,僅僅依靠對違法違規、突擊增長等現象的嚴監管、對上市公司兼並重組事項的再規範,並不足以徹底改變市場長期形成的“炒差”習慣。投資邏輯真正向價值投資轉變,仍依賴從發行到退市的“全鏈條”機制完善。

“嚴格執行退市機制,淘汰經營出現嚴重問題或存在違法違規現象的公司,可以使市場有更良性的新陳代謝。”上海一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潘江說,健康機制下,“聰明”資本會選擇有價值的標的,市場會變得更理性。

一些市場人士表示,在新股發行“堰塞湖”完全疏解之前,“殼資源”的價值或會繼續存在。但若能建立起良性的新陳代謝機制,“炒殼”熱終將成為過去式,花式“保殼”現象也將不斷減少,市場邏輯將回歸價值投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8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