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帶一路”多數國家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發展是最大公約數

“一帶一路”倡議尋求的是與沿線各國的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但要做到這些,首先需要摸清“脈博”。

這個“脈博”就是沿線各國目前處在什麽樣的發展階段,如何有效地推進合作共贏。

“把握準‘一帶一路’國家的經濟發展需要,在充分了解‘一帶一路’國家經濟發展所面臨的主要挑戰的基礎上,有效地推進合作共贏,無疑是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5月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其仔說。

中方貨車正在從越南老街口岸返回。攝影/章軻

中方貨車正在從越南老街口岸返回。攝影/章軻

44個國家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張其仔所帶領的課題組剛剛完成了“一帶一路”國家產業競爭力分析課題,第一次系統地對“一帶一路”64國的產業競爭力進行了分析。他對記者說,刻劃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所處階段的最簡潔方法,就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 或人均國民總收入(GNI)水平。“世界銀行在實施貸款計劃時,就是以人均GNI為標準的。”

以人均GNI為標準,世界銀行將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劃分為四種類型:低收入國家、中等偏下收入國家、中等偏上收入國家、高收入國家。

張其仔介紹,世界銀行對國家按人均GNI進行分類,其標準是動態調整的。按2015年的標準,人均GNI少於或等於1025美元的國家屬低收入國家;人均GNI為1026~4035美元的國家屬於中等偏下收入國家;中等偏上收入國家的人均GNI為4036~12475美元;人均GNI高於12475美元的國家,屬於高收入國家行列。

張其仔告訴記者,課題組在分析“一帶一路”國家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時,沿用世界銀行的做法,用人均GNI指標來考察“一帶一路”國家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

研究發現,按2015年世界銀行的標準,“一帶一路”國家中的絕大多數屬於中等收入國家行列,極少數屬於低收入國家,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的也為數不多。

所列64個國家(包括中國)中,只有18個國家已經邁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只有2個國家屬於低收入國家,其他44個國家屬於中等收入國家,其中,22個屬於中等偏下收入國家,22個屬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

“對於中等收入國家來說,其所要完成的任務就是,從中等收入國家變為高收入國家,但這個過程並不容易。”張其仔說。

世界銀行在2007年出版的《東亞複興:關於經濟增長的觀點》中指出,比起富裕或較窮的國家來,中等收入國家的增長會相對較慢。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很多中等收入國家在較快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之後,並沒有輕而易舉地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就像有些國家或地區長期陷於貧困陷阱一樣,中等收入國家確實面臨著難以進入高收入國家的風險。

張其仔對記者說,就“一帶一路”國家的發展歷程看,一些國家早已邁入中等收入國家之列,但一直沒有邁過高收入國家的門檻,進而從中等收入國家行列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等就十分典型。

“‘一帶一路’的多數國家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張其仔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發展水平雖然有所差異,但都面臨著共同繁榮發展的任務,面臨著收入邁向新水平、產業邁向新高度的挑戰。

上述課題組認為,為了實現這一共同目標,應對這一共同的挑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應以創新為根本,共議創新發展藍圖,協同推進創新戰略。過往的全球化推動者都是發達國家。

張其仔說,“一帶一路”倡議的最大特點就是中國需與一批與自身同處於中等收入水平的發展中國家共謀發展。這一特點決定了,“一帶一路”倡議不僅將引領中國的新一輪改革開放,而且將在引領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轉型上發揮重要作用。

東南亞仍處全球分工體系中低端

中國自發布“一帶一路”倡議以來,與“一帶一路”國家的經濟與貿易聯系出現了可喜變化。

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62517億元,比上年增長0.5%,其中,出口增長0.5%,進口增長0.4%;2016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145億美元;中國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新設立企業2905家,增長34.1%,直接投資金額458億元;中國對沿線國家承包工程業務完成營業額760億美元,增長9.7%,占同期中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完成營業額的47.7%。

“一帶一路”沿線的東南亞各國與中國聯系密切。但課題組研究也發現,在全球分工體系中,東南亞仍處於中低端。

東南亞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也是對外開放較早、開放程度較高和工業基礎設施較完善的發展中國家聚集區。

新加坡是“亞洲四小龍”之一,人均國民收入在全球排名進入前十位;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是“亞洲四小虎”,在20世紀90年代經濟發展突飛猛進。

進入21世紀,越南、緬甸、老撾等國家開始實施更加開放的經濟政策,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的軌道。2008年以來,雖然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東南亞地區仍然保持增長態勢,到2015年,大多數東南亞國家經濟增速基本恢複到金融危機之前的水平。

“總體上看,東南亞是全球經濟活躍地區,也是我國對外貿易和‘一帶一路’的重要目標地區。”課題組稱。

研究發現,從東南亞各國主要貿易產品和貿易對象的變化情況看,近年來各國產業競爭力有所提高,但除新加坡,東南亞國家在全球市場具有競爭優勢的產品和產業集中於農產品、礦產品等低端領域,在全球分工體系中,東南亞處於中低端位勢。

課題組介紹,東南亞地區整體開放程度較高,外向性特征明顯,日本、歐洲和美國對該地區經濟發展和主導產業形成有深遠的影響,東南亞國家高端產品進口對這些國家和地區的依賴較大,產品出口也受這些國家跨國公司全球布局戰略的影響。

中國與東南亞的經貿關系雖然持續升溫,但經貿聯系主要還是以產品進出口為主,深層次的合作開發、產業轉移還比較少,中國企業在東南亞地區直接投資,參與東南亞國家重點和重大工程建設還不足。

課題組認為,從中國與東南亞各國的資源稟賦、產業結構和發展水平出發,我國與東南亞各國貿易拓展潛力巨大,應利用“一帶一路”進一步提高與東南亞國家的貿易規模,以及開展更深層次的產業合作。

例如,東南亞地區水果、水產品、橡膠、稀有礦產是我國人民生活和工業生產急需的;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工業基礎設施相對較好,在勞動密集型加工行業上具有優勢;而新加坡在技術研發、企業管理、產業促進政策上的經驗值得我國借鑒和學習。

“一帶一路”上的投資重點路線圖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上述課題組在具體的國別和地區研究上,也對“一帶一路”國家產業競爭力問題進行了研究和分析。

張其仔對記者表示,對南亞地區,中國可將投資重點放在農業現代化、能源、電信、公路鐵路、隧道建設等基礎設施領域,由此可大大拓展中國與南亞諸國的合作空間。

近年來,南亞地區已成長為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研究發現,從產業競爭力來看,南亞8國中,印度商品產業競爭力相對較強,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尼泊爾、馬爾代夫、阿富汗和不丹的產業競爭力較弱。

從與中國的整體貿易結合度來看,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與中國的整體貿易結合度相對較強,印度、尼泊爾、馬爾代夫、阿富汗和不丹與中國的整體貿易結合度相對較弱。

從與中國的貿易競爭強度來看,印度與中國產品的貿易競爭強度相對較強,南亞其它7國與中國的貿易競爭強度相對較弱。

從與中國的貿易互補性來看,阿富汗、孟加拉國、斯里蘭卡和尼泊爾四國與中國的貿易互補性相對較高,印度、巴基斯坦、馬爾代夫與中國的貿易互補性相對較低。

調查發現,中國與南亞地區存在較好的歷史合作基礎,雙方經貿產品主要是以低附加值的大米、面粉、黃麻、棉、茶等農業產品和紡織服裝、有機色料和天然染料等勞動密集型初級工業商品為主。目前,中國已成為南亞各國的主要貿易夥伴,中國既是南亞地區前十大產品出口目的地國家,也是南亞地區前十大產品進口來源地國家,中國還是南亞地區主要的外資來源國。

課題組認為,中國和南亞地區應著重政府和民間上的經貿合作機制,優化貿易方式和貿易結構,實現雙邊貿易均衡發展。加大對南亞地區投資,特別是工業園區的投資,平衡國際收支,可將投資重點放在農業現代化,能源,電信,公路鐵路(包括高速列車、老舊鐵路改造),隧道建設等基礎設施領域,大大拓展中國與南亞諸國的雙邊合作空間。

“一帶一路”上,中印兩國的關系比較特殊。張其仔介紹,中印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個人口超過10億的國家,也是市場潛力最大的兩個鄰國,兩國產業貿易結構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巨大。但目前,中印仍需共同化解諸多難題。

總體上看,目前西亞與中東地區國家,產業國際競爭力整體較弱。課題組介紹,但由於該地區石油資源較為豐富,因而石油業在國民生產總值、國民收入和出口值中的比重都居絕對優勢,石油石化產業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此外,土耳其則在食品及活動物、非食用原料、主要按原料分類的制成品和雜類制成品等資源和勞動密集型商品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以色列則在化學品和相關產品與機械及運輸設備等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格魯吉亞則在有色金屬、黃金、生鐵等礦產資源類產品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目前,中亞國家產業發展的主要任務是改變經濟增長過度依賴自然資源形成單一要素比較優勢的現狀,加大吸引外資力度,發展本地區制造業。

課題組分析認為,中國在推動中亞地區發展上,可通過關鍵通道、能源基礎設施、跨境光纜和國際運輸便利化建設,推動雙邊貿易規模,擴大中亞國家優勢產業的出口規模,拉動中亞國家產業與經濟發展。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和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帶動中亞國家產業發展。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截至2015年底,中國對中亞投資存量80.9億美元,約是中國對俄投資存量的58%。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是促進一帶一路國家產業發展的重要產業載體,目前我國在中亞國家已建立兩個國家級境外經貿合作區,分別是吉爾吉斯斯坦亞洲之星農業產業合作區和烏茲別克斯坦“鵬盛”工業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3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