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提出,“十三五”期末建設用地總規模不突破3185平方公里。這也就意味著,“十三五”期間,上海建設用地增量只有40平方公里。
5月2日,中國上海門戶網站發布了《上海市土地資源利用和保護“十三五”規劃》(下稱《規劃》),明確表示,到“十三五”期末,上海全市建設用地總規模不突破3185平方公里,其中工業用地比重要從目前的27%,降低到17%左右。
40平方公里怎麽用?
土地是上海當前面臨的一大資源瓶頸。在用地規模上,上海建設用地總量已到“天花板”,2015年上海全市建設用地總規模達到3145平方公里,占上海全市陸域面積比重已達45%,逼近現有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極限。也遠高於很多國際大都市20%-30%的水平。
為此,上海提出“規劃建設用地規模負增長”的要求,並將2020年建設用地總規模確定在不超過3185平方公里。
40平方公里的建設用地增量怎麽用?
《規劃》表示,新增建設用地著力保障基礎設施用地和民生、公益類項目用地,重點加強優化存量建設用地的布局、結構和功能,確保“十三五”期間土地供應流量不減少。
具體而言,40平方公里建設用地增量空間中,預留約25平方公里作為上海市統籌新增建設用地,優先保障三類項目,一是軌道交通、保障性住房等市重大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工程;二是由市級部門共同認定的市級重大產業項目;三是特定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包括臨港、長興、化工區、虹橋商務區和國際旅遊度假區等地區。
此外,還要預留約15平方公里用於保障區級市政公益等民生項目建設。
《規劃》也提出,要加強立體空間開發利用的規劃引導,以軌道交通換乘樞紐、公共活動中心等區域為重點,強化地上地下開發聯動,形成功能適宜、布局合理的地下空間總體結構,積極推進地下空間有效利用。
事實上,在“十二五”期間,上海就在推動“規劃建設用地規模負增長”,通過“總量鎖定、增量遞減、存量優化、流量增效、質量提高”的“五量調控”新思路,新增建設用地規模逐年遞減,從原來的50平方公里以上降至目前的20平方公里以下。其中,工業倉儲用地、市政公用用地和經營性用地占比約為23∶46∶31,新增建設用地計劃進一步向公益民生類項目傾斜。
《規劃》也提出,上海要實施“三掛鉤”土地供應機制,“十三五”期間,按照“以拆定增”的原則,全面實現新增經營性用地和減量化指標掛鉤。建立經營性用地出讓與公共綠地、應急避難場所等基礎設施(各類公共產品)建設的掛鉤機制。堅持新增用地出讓和閑置土地處置的掛鉤機制。
存量土地更新開發成主要方式
在土地資源緊約束形勢日趨嚴峻的背景下,上海要在2020年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基本框架,基本建成“四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土地需求仍然很大。上海如何應對?
更大的潛力來自於存量優化。
根據“規劃建設用地規模負增長”、“以土地利用方式轉變倒逼城市發展轉型”的要求,上海已進入存量土地開發為主的階段,城市更新成為上海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方式。
在總量有限的前提下,上海還存在用地結構不盡合理的問題。
具體表現在生產用地總量偏大,工業倉儲用地占全市建設用地比重達到27%,遠高於同類國際大都市;生活用地結構有待優化,農村宅基地占居住用地總量的比重較高;同時,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占比低於同類國際大都市。
不僅如此,上海的用地績效也存在較大差距。2015年,上海單位建設用地GDP為7.9億元/平方公里,但城郊發展不均衡,中心城區、浦東新區、近郊區、遠郊區單位建設用地GDP相對比例為11.6∶3.2∶1.7∶1。
因此,上海需要改變外延式、粗放型發展模式,走盤活存量、優化發展之路,通過土地利用結構和方式的轉變倒逼城市發展轉型,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規劃》提出,上海要實現土地利用結構布局不斷優化,在“十三五”期末,全市建設用地總規模不突破3185平方公里的前提下,工業用地比重降低到17%左右。
與此同時,優化住房供應結構,增加中小套型商品住房供應,建立完善購租並舉的住房體系;耕地保有量不低於282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不低於249萬畝。
此外,要推進低效建設用地減量化,倒逼城市發展轉型。
“十三五”期間,上海要實現低效建設用地減量50平方公里,其中工業用地40平方公里;土地利用績效水平不斷提高,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1年),每生產萬元GDP所占用的建設用地面積)比“十二五”期末下降20%。
上海的工業用地主要集中於“104”工業區塊、“195”區域和“198”區域。《規劃》提出,到2020年,上海全市工業用地總規模控制在550平方公里左右(占建設用地17%左右)。
其中“104”工業區塊著力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先進制造業支撐、生產性服務業協同的新型工業體系,鞏固提升工業園區產業集聚優勢,增強城市綜合功能。
“195”區域推進存量工業用地整體轉型,轉型方向以研發用地、住宅用地、公共服務用地和公共綠地為主,或開展零星開發試點工作,促進存量工業用地盤活利用。
“198”區域則是大力推進現狀低效工業用地減量化。到2020年減量40平方公里。